天天看點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嚴鳳英是黃梅戲的傳承者,是使黃梅戲發展成有名劇種的開拓人。

1930年,在安徽省的一個縣城裡,嚴家迎來了第一個孩子。

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她的到來并不使家人感到高興,反而氣惱她是個女孩,沒法為家裡傳宗接代。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爸爸是以對她感到不滿,甚至名字都沒給她起,連她的母親也厭煩起來。

結婚多年沒有孩子,一生還生個女娃,這讓盼子心切的父親頓時火氣發作,整天和母親拌嘴吵架,母親受不了,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再也沒回來,這時孩子才三歲。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四五歲時,祖父心疼這個孫女沒有母親照料,就把她接回了老家,因她在家族的孩子裡排行老六,是以起名為嚴鴻六(後藝名為嚴鳳英)。

祖父倒沒有那麼迂腐,女娃怎麼了,照樣也是他的故親。

祖父和祖母可憐鴻六,對她格外疼愛,經常哼唱民歌哄她,被歌聲吸引後她就纏着爺爺奶奶教她唱。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不久抗日戰争爆發,外面局勢動蕩不安,她的父親也回到了家鄉。

看着長大的女兒,多年缺少的陪伴化成一抹愧疚,現在有了時間,他就盡量多和女兒待在一起。

知道女兒愛唱山歌,但總覺得這個不入流,未免太小家子氣,難成氣候。

于是他開始教女兒洪六唱平劇,這也是嚴鳳英第一次接觸戲劇文化。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平劇作為中國國粹,是戲劇舞台的第一劇種,清末以來深受全國觀衆喜愛。無論是城裡還是鄉下男女老少都會哼唱幾段。

父親也不是專業戲劇演員,他能教嚴鳳英的着實有限,不久她就把父親肚子裡的平劇搜刮了個幹淨,伶俐稚嫩的聲音唱得有模有樣。

在她十三歲時,家族中有個在戲班唱過戲的伯父嚴雲高回來了,他最擅長黃梅戲。

為了謀生,嚴雲高開了個小鋪子,倒騰賣點小東西。閑暇時就收徒弟教他們唱黃梅戲。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有個師父教導着,自然學得更體統些。嚴鳳英聽說了就跟家裡商量想找嚴雲高拜師學藝。

經常在外漂蕩的嚴雲高覺得沒什麼,藝術有人傳承他自然高興,但這遭到嚴鳳英父親和祖父反對:

女孩子家家的,學唱戲這種抛頭露面的事可不能做,在家哼唱幾句就得了,要是拜師學藝傳出去還不被人恥笑,女子不能唱戲這是整個村的族規,違反者會被處死的!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雖然那個年代人們最多的娛樂活動就是看戲,但戲子在當代是很低賤的職業,就算你有着很高的成就也會被人看不起。一般把孩子送去戲班的都是家裡揭不開鍋,為孩子讨口飯吃。

嚴鳳英家在村子裡也是有一定聲望的,他們雖然不想遭人閑話,可拗不過嚴鳳英學戲的決心,家裡也可憐這個沒娘的孩子,于是她開始偷偷學起了黃梅戲。師父嚴雲高給她起藝名嚴鳳英,這也是她與黃梅戲結緣的開始。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從唱民歌,到學平劇,再到承師學黃梅戲,嚴鳳英癡迷上戲劇,每天都刻苦練習、琢磨戲本台詞,她期待着有一天能登台展示她心中的戲劇藝術。

1945年,年僅十五歲的嚴鳳英打起了來鄰村演出的一個戲班主意,她找到班主想登台演個小角色,哪怕不出聲也可以。當時戲班也的确缺人,男扮女裝的也不少。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在她展示自己的唱腔和表演身段後,班主同意她演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嚴鳳英第一次上台,她很高興。雖然是偷偷地化了妝,但還是被人認了出來。

回家後被族中老人商議按族規處置,浸豬籠處死。祖父、父親和師父求情力保,死刑難免,但可以晚一兩天執行。

為了保命,祖父連夜把嚴鳳英送走,15歲的女子哪裡放心她獨自一人流浪,祖父陪着她随着戲班走一路唱一路。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1947年,在秋浦沿河兩岸她唱了百餘天的黃梅戲。在路上時她又拜程積善為師,這時随着師父固定在一個戲班祖父才放下心來,獨自傳回家鄉。

和她同在一個戲班的有不少功夫深厚的老藝人,嚴鳳英喜歡觀摩他人表演再融合自身對戲曲故事的了解進行二次創作,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

她婉轉悠揚的唱腔和輕盈有形的舞姿吸引了不少戲客,好多人都為了一睹她的精彩表演慕名而來。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在秋浦河三個多月的時間,她和河兩岸的居民打成一片,人美嘴甜的她嬸子大娘地叫着,讓大家對這個在外打拼的女孩子格外喜歡,家裡做好吃的有喜事了都會叫她,有需要幫忙的嚴鳳英也積極熱心跑個不停。

幾年的舞台演出經驗,再加上她自身對戲曲動作唱腔的恰到好處的改動,嚴鳳英逐漸打開了她在舞台上的知名度。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時局不定,戲班也被迫解散。1948年嚴鳳英流落在上海,生活所迫進舞廳伴舞,工作之餘又輾轉戲台串場表演。

一次在戲院結識了甘家少爺甘律之,因兩人共同對藝術的愛好,相知相戀,但沒有公開。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甘家是南京有名的大族,戲曲界名家梅蘭芳和他是好友,常常登台為甘家演出。此時嚴鳳英一個舞女的身份自然不能讓甘律之帶回家。

甘律之家教極好,對人謙遜有禮,常常見人便鞠躬作揖,他待嚴鳳英也如妻子一般照料。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之後嚴鳳英以學戲的由頭來拜訪甘律之的父親,甘貢三不僅愛聽戲,在戲劇上也是造詣頗深,還好為人師教長徒弟。

嚴鳳英本來就有戲劇的底子,再經甘老地點撥她的表演更上一樓,對這個悟性極高的女子甘老甚是高興,要她經常來家做客。

這時甘律之和父親坦白他和嚴鳳英相戀,苦于對方身份才沒有告知,甘老倒是豪爽不拘,當即同意兩人交往,還讓嚴鳳英住進了甘家。

在甘家的幫助下她重新走上了戲台。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1951年,國家開始振興藝術,嚴鳳英作為黃梅戲知名演員被家鄉戲劇團召回,請她回到家鄉弘揚黃梅戲。

她辭别甘家,與甘律之分手:我們終究不是一路的人,我要回家鄉去發展事業。

時代發展,老舊觀念逐漸被人摒棄。回到老家後,她受到極大的尊重。在她的努力帶領下,黃梅戲逐漸火了起來,她的演出場場座無虛席,嚴鳳英名氣大震,安徽黃梅戲也出了名,她成了家鄉的驕傲。

在一次交際會上,她認識了王兆乾,一個特别有文采的男人,曾改編過不少的黃梅劇,兩人墜入愛河,不久便結婚了。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1953年,嚴鳳英來到南京演出,她想和丈夫一同去拜訪甘老,王兆乾聽妻子提起過和甘家的往事,不想去。

嚴鳳英不是個扭捏的人,就帶着許多禮物前往,拜謝甘老這位師父。

一次嚴鳳英和甘律之在交談戲劇,恰好被王兆乾撞見。嚴鳳英很自然地介紹兩人認識,甘律之依舊彬彬有禮,王兆乾卻小家子氣無視甘伸過來的手,轉身甩了嚴鳳英一巴掌便走了。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嚴鳳英生性要強,哪肯受這侮辱,兩人火速離婚。

這時嚴鳳英發現自己已經懷孕,于是寫信給王兆乾求和複婚,對方不肯。

孩子要生時他也不來,她承受當時社會無婚有子的風言風語,獨自把孩子生了下來。這時候陪伴她的是甘律之,

他願意給嚴鳳英和孩子一個家,再加上之前有感情基礎,兩人結婚了。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時局變化,甘家大宅子被收,家族沒落,成了普通平民。

嚴鳳英反而在機關深受上司重視,他們做工作讓她和丈夫劃清界限,避免事業受影響。

她于心不忍,擱不住上級威逼利誘,她也放不下自己的身份成就,1956年狠心與甘律之離了婚。

同時在這一年,她很快遇到了自己的幸福。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在一次排練節目時,她和這個節目的導演王冠亞熟悉起來。對方老實敦厚,對嚴鳳英照顧有加,一來二去兩人結婚了,婚後兩人過了十幾年甜蜜溫馨的日子。

妻子在視窗望着等丈夫下班回家吃飯,丈夫體恤妻子的不易,家務全包,時不時來個小驚喜,羨煞衆人。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本以為漂泊無依的嚴鳳英從此能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可當時的局勢卻使她草草結束了生命。

正值動蕩時期,勢頭正紅的嚴鳳英被批為歌唱封建迷信和靠攏資本的分子,再加上她三段婚姻,生活作風被質疑,還被污蔑為特務,她成了被批鬥的對象。

1968年,生性剛烈的她不堪身心折磨,服藥而死,享年38歲。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這一時期結束後,安徽省委為她平冤,真相公之于衆。

同年,她的骨灰被安放在黃梅閣内,由于她發揚黃梅戲,使其從一個不出名的小劇種而名揚四海,嚴鳳英被尊為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她去世後,丈夫王冠亞深深懷念妻子嚴鳳英,四十多歲便不再婚,化悲痛為力量為嚴鳳英寫生平傳記,編拍電視劇,以此作為他之後的終生事業。

一代宗師嚴鳳英:幼時險被溺死,唱黃梅戲成名,38歲絕望離世

嚴鳳英這一生雖短,卻起伏跌宕,失去過美好童年和家人庇佑,也收獲了事業成就和情比金堅的愛情。隻能說時代成就了她也毀滅了她,黃梅戲的一代宗師走好,藝術後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