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連線 | 再也不擔心雞蛋碎了!這條“雞蛋路”造福非洲島國

視訊加載中...

新華社塔那那利佛5月24日電在距馬拉加西首都塔那那利佛50公裡的馬哈紮紮鎮,29歲的安雅和妻子賽赫諾經營着一家養雞場,至今已有5年。養雞場目前共有存欄蛋雞約4萬隻,農場每星期都會向首都集市運送上萬枚雞蛋。

如今,養雞場的飼養規模相較于初創時期已經翻了一番。指着面前的一長排平房,安雅驕傲地對新華社記者說:“這是今年新蓋的雞舍,是為未來飼養更多蛋雞準備的。這得感謝中國人饋贈給我們的珍貴禮物!”

全球連線 | 再也不擔心雞蛋碎了!這條“雞蛋路”造福非洲島國

5月3日,馬拉加西馬哈紮紮鎮的養殖戶安雅在自家養雞場勞作。新華社發(西塔卡·拉喬納裡松攝)

安雅口中的“珍貴禮物”是一條全長19公裡的公路。這條連接配接馬哈紮紮鎮和塔那那利佛的公路由中國政府無償援建,并由江西中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已于今年1月正式完工。這條路被當地人親切地稱作“雞蛋路”。

馬哈紮紮鎮是名副其實的“雞蛋村”,與安雅一樣從事蛋雞養殖的大小農戶有200到250戶。據鎮長菲爾曼介紹,該鎮目前的雞蛋産量約占馬拉加西全國總産量的三至四成,這裡的雞蛋大多運往首都集市銷售。

菲爾曼說,在中國人來修路之前,鎮上的蛋農都為運送雞蛋叫苦不疊。“土路坑坑窪窪,一到雨季到處都是泥巴,對于蛋農來說簡直是噩夢。”據安雅介紹,“雞蛋路”建好前,運送一車雞蛋去首都,破損率高達10%到20%。而且,從鎮上到首都短短50公裡的距離,因為路況原因要開三、四個小時。安雅與家人需要淩晨一點從家裡出發,才能保證雞蛋在早上5點送到首都貨攤上。

“雞蛋路”項目常務副經理、江西中煤馬拉加西辦事處主任吳勇介紹說,中國援建的“雞蛋路”建成後,颠簸的土路變成了平整的瀝青混凝土路,原來狹窄的路面也被拓寬,主路段寬8.5米,城鎮段最寬處達12米,原本地處偏僻的馬哈紮紮鎮也已與國家四号公路直接相連。

全球連線 | 再也不擔心雞蛋碎了!這條“雞蛋路”造福非洲島國

5月3日,在馬拉加西首都塔那那利佛郊區,當地人走在由中國政府無償援建的“雞蛋路”上。新華社發(西塔卡·拉喬納裡松攝)

“這條路真正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安雅說,現在他與妻子可以早上4點才從家裡出發運送雞蛋。“雞蛋破損的比例非常低,仔細包裝好,在路上小心駕駛,雞蛋基本不會破。”

目前,馬哈紮紮鎮的日均雞蛋産量在30萬到40萬枚。據菲爾曼介紹,2021年,馬哈紮紮鎮因當地雞蛋銷售獲得的财政收入達1900萬阿利亞裡(約合3.2萬元人民币)。“我們期待今年的雞蛋産量進一步增長,預計可為本鎮創收3000萬阿利亞裡(約合5萬元人民币)。”

安雅發現,馬哈紮紮鎮也在變化。“現在,你在鎮上能找到幾乎所有自己需要的東西,而不是像過去那樣,想買東西,就要去臨近的鎮子。”

全球連線 | 再也不擔心雞蛋碎了!這條“雞蛋路”造福非洲島國

5月3日,馬拉加西馬哈紮紮鎮的養殖戶在裝卸雞蛋。新華社發(西塔卡·拉喬納裡松攝)

菲爾曼說,鎮政府正考慮在鎮上建個大型雞蛋市場。有了這條“雞蛋路”,人們能很友善地從全國各地來到馬哈紮紮鎮買雞蛋,本地蛋農則可以節省雞蛋運輸成本。

“我們不隻有雞蛋,還有牛奶、洋蔥、大蒜……”菲爾曼如數家珍,“這兒的生活将迎來巨大改變,我們感謝中國人的慷慨饋贈。”

紅白相間的安全防護樁鑲嵌在灰黑色的柏油路兩邊,簇新的道路在馬拉加西中央高原的青山和稻田間蜿蜒遊走。“有很多人專程來這兒,就是為了看看這條路,有人說這是馬拉加西最漂亮的路之一。”菲爾曼說,“這也是馬拉加西人的驕傲。”(記者:淩馨、崔可欣;剪輯:崔可欣;編輯:王娅楠、金正、王豐豐)

新華社國際部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