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000萬桶伊朗原油等待亞洲買家,外媒:中國或做到别國沒做成的事

作者:BWC中文網

據路透社在5月20日報道稱,自今年3月以來,伊朗對亞洲市場的原油出口大幅下降,因中國等亞洲國家更青睐大打折扣的國際市場中的原油,這導緻總計載有近4000萬桶伊朗原油的油輪停在新加坡海面上等待尋找亞洲買家。

4000萬桶伊朗原油等待亞洲買家,外媒:中國或做到别國沒做成的事

伊朗油輪

全球能源市場資料分析公司Kpler表示,據估計,截至5月中旬,新加坡附近浮動存儲設施中的伊朗石油儲存量從4月初的2200萬桶增至近4000萬桶,約有20艘裝載着伊朗石油的船隻停泊在新加坡附近,目前,亞洲海面上的伊朗油輪數量正在迅速攀升,因為國際市場上更多的廉價石油駛往東方。

正是以,據研究機構Middleeasteye在5月16日公布的報告顯示,自2月份以來,伊朗石油也開始以較低的價格吸引國際買家,第一季度日均石油出口量約為150萬桶,但拒絕透露更多細節。

根據Kpler的說法,伊朗石油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出口增速超過其他中東國家,但從4月開始出現下降,據咨詢公司FGE表示,4月份,伊朗石油的日出口量估計下降了20萬至25萬桶,因伊朗原油的品質和價格相較目前國際市場中有較大折扣價的優質原油來說,伊朗石油必須以12-15美元的折讓才能競争的過。

4000萬桶伊朗原油等待亞洲買家,外媒:中國或做到别國沒做成的事

根據航運公司計算,3月份伊朗對中國的出口量估計每天在70萬至90萬桶。據路透社援引标普全球資料和全球船舶行業專家Vortexa Analytics監測到的綜合資料顯示,截止4月的24個月中,伊朗向中國買家銷售了2200多萬噸石油,分析顯示,這裡面有一些交易量是用人民币進行結算的。伊朗石油自從因被美元限制結算而縮減全球市場佔有率後,長期以來一直依賴亞洲能源買家購買石油。

據彭博社在5月20日報道,中國能源買家正在尋求用廉價的國際石油以補充其戰略原油儲備,據英國金融時報5月12日披露的資料表明,5月以來,中國買家對部分國家的原油和石油産品的購買量比去年同期的平均水準高出約86000桶。

4000萬桶伊朗原油等待亞洲買家,外媒:中國或做到别國沒做成的事

珠海某港口的一個石油倉庫

據中國海關在5月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國4月份原油進口量比去年同月增長近7%,這是三個月來的首次增長,進口了4303萬噸原油,相當于每天1050萬桶(bpd),相比之下,2021年4月為982萬桶/日,今年3月為1006萬桶/日,這也使得中國在今年1-4月的原油總進口量達到1.7089億噸,約合1040萬桶/日。

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油消費國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44%。根據《國家石油儲備中長期規劃》,中國要形成相當于100天的戰略石油儲備規模,,在目前全球油市處在敏感的環境下,中國的石油企業将有能力確定成品油的供應。

4000萬桶伊朗原油等待亞洲買家,外媒:中國或做到别國沒做成的事

BWC中文網财經研究團隊在5月10日發表的文章提到,中國每月戰略石油儲備的變量可以通過從進口原油加上國内生産的原油總量再減去中國煉油廠加工的原油數量來進行統計,按此方法,我們得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能源企業往其商業或戰略庫存每天增加約61萬桶的原油儲備。

4000萬桶伊朗原油等待亞洲買家,外媒:中國或做到别國沒做成的事

我們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海關公布的資料綜合統計,按照上述方法統計顯示,去年中國的戰略原油儲備能力約為每天增加17萬桶,2020年約為每天增加126萬桶,這代表着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來,中國又開始恢複增加石油儲備。

而在石油交易結算領域,人民币計價的原油期貨橫空出世後日成交量表現強勁,也已經開始帶動歐美等市場夜盤的活躍度,甚至一些參與調查的美國交易員告訴BWC中文網記者稱,他們現在也要開始頻繁的盯夜盤了,很明顯,人民币原油期貨填補了亞太原油市場中的空白,并完善了國際原油市場中的價格和時區關聯機制。

4000萬桶伊朗原油等待亞洲買家,外媒:中國或做到别國沒做成的事

路透社也在5月10日稱,自2018年3月,人民币原油期貨合約上市發行以來,在國際上的存在感不斷上升,同時,石油美元的市場佔有率也出現下降,該外媒進一步稱,接下去,中國買家拟開始向更多的參與方用人民币結算購買石油,至此,意味着原油貨币新星“石油人民币”正在升起。

據上期所在一周前提供給BWC中文網記者的最新資料顯示,截至4月30日的15個月内,原油期貨累計成交量同比增長2.97%至高達5700萬手,成交金額同比增長約55%。市場規模僅次于美國原油期貨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Brent,在國際期貨業協會(FIA)最新公布的全球能源類商品期貨期權交易量排名上升至第13位。

4000萬桶伊朗原油等待亞洲買家,外媒:中國或做到别國沒做成的事

目前,已經覆寫了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共有68個國際經紀公司推出人民币原油交易服務,備案境外中介機構達75家,更是吸引了包括英國、瑞士、新加坡、阿聯酋等國家和地區的參與者,這展現人民币對于國際原油市場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這将意味着,今後會有更多的國際機構投資者進入到上海原油期貨市場,支援中國的實體經濟,并有望成為亞洲原油定價基準,目前在亞太地區的原油交易中,人民币原油定價市場功能已經顯現(據中國社科院等機構聯合釋出的世界能源藍皮書)。

是以,按路透社的分析稱,以人民币計價的原油期貨不但取得了原油期貨交易量全球前三的成績,而且,中國的石油巨頭已經簽署了首筆以人民币計價的中東原油進口協定,并且計劃接下去簽署更多此類協定,并擴大試點計劃,進而為國際能源參與者再提供一個石油貨币的選擇,也可為繞開石油美元需求的投資者提供友善,這種情況将會改變全球的原油市場。

4000萬桶伊朗原油等待亞洲買家,外媒:中國或做到别國沒做成的事

是以,按該外媒的分析稱,接下去,包括伊朗、印尼、安哥拉等在内的國際參與方将會更多使用人民币和中國買家進行交易結算,按日經亞洲評論的解釋就是,亞洲市場最好用人民币和日元進行結算和交易石油,而這個新變化就為更多的石油交易和儲備提供了便利。

摩根大通期貨首席執行官Rochelle Wei進一步表示,随着中國繼續開放期貨市場并推出新品種,人民币期貨市場将在全球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将會有更多海外投資者加入,按盛寶銀行的最新預測,接下去,許多産油國非常樂意以人民币作為石油交易貨币進行結算,由于中國維持了人民币的價值。

一些市場參與者估計,如果有更多的國際原油市場參與方加入,每月可以增加價值約6000億美元至1萬億美元的石油人民币交易量,且随着一些國際原油賣家考慮到分散美元風險,使用人民币進行國際支付的數量和範圍可能會增加。

4000萬桶伊朗原油等待亞洲買家,外媒:中國或做到别國沒做成的事

特别是,中國的原油商品零售和期貨市場采用數字貨币的時機也已經成熟,很明顯,中國版的數字貨币将會提升服務全球經濟的廣度和深度,并可以在國際結算體系轉型中發揮替代性的作用。

對此,路透社更是直言不諱地稱,此前,不論是俄羅斯、日本、印度還是阿聯酋推出的原油期貨類産品,在削弱石油美元市場佔有率上挑戰都失敗了,但中國版的人民币原油期貨卻成功做到了迄今為止别人徒勞嘗試,沒有做到的事情。

當然,朋友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石油美元并不會馬上就會失去主導地位,将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畢竟全球80%的石油是以美元交易的,另外,選擇哪個石油貨币更是由市場來決定的。

4000萬桶伊朗原油等待亞洲買家,外媒:中國或做到别國沒做成的事

上海洋山港油庫的石油儲罐

然而更重要的是,中國能源買家用人民币大規模購買和結算進口石油後,也将幫助加快戰略石油儲備的儲存速度,并直接有助于對沖美元匯率大幅波動後所帶來的能源進口及石油價格溢價成本,不過,以上這些對誕生才四年時間的石油人民币來說卻将任重道遠。(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