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懷舊60年代中國老郵票(1)

作者:圖遊華夏網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在10月8日發行了第一套新中國的郵票,除了成為寄遞信件的郵資憑證,郵票更承載着時代的印記,我們将60年代的郵票,以每期10套依序解讀,與讀者朋友們再憶六十年代的難忘歲月。
懷舊60年代中國老郵票(1)

1、1960年1月25日發行的紀74《遵義會議二十五周年》紀念郵票,由吳建坤設計,一套3枚,圖一是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子尹路96号的遵義會議會址外景,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是在這裡召開了決定中國命運的重要會議;圖二是毛主席在紅旗下揮手的畫面;圖三是畫家張漾兮、莊子曼創作的《強渡金沙江》油畫。

懷舊60年代中國老郵票(1)

2、1960年3月10日發行的紀75《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十周年》紀念郵票,由盧天驕設計,一套3枚,圖一為中蘇兩國勞工肩并肩的畫面,左邊的中國勞工手裡拿着圖紙,右側的蘇聯勞工舉着鮮花,預示着兩國在工業建設上的緊密合作;圖二是金色鮮花的上方,中蘇的國旗形象相連,在1950年2月14日中蘇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圖三是天安門和克裡姆林宮的剪影在一起,兩位中蘇戰士并肩,和平鴿飛起,象征着捍衛世界和平。

懷舊60年代中國老郵票(1)

3、1960年3月8日發行的紀76《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五十周年》紀念郵票,由萬維生設計,一套4枚,圖一是老年的克拉拉·蔡特金,她是德國共産黨的創始人,1921年9月莫斯科舉行的第二屆國際共産主義婦女代表會議,确定了每年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而她被譽為“國際婦女運動之母”;圖二是一位中國母親同時抱着孩子與和平鴿;圖三是一位中國婦女開着拖拉機參加建設;圖四是黑、黃、白的婦女形象,象征着世界婦女大團結。

懷舊60年代中國老郵票(1)

4、1960年4月22日發行的紀77《弗·伊·列甯誕生九十周年》紀念郵票,由盧天驕設計,一套3枚,圖一是列甯站在台前對着群衆演講;圖二是列甯的肖像,他1870年4月22日出生于俄國伏爾加河畔的辛比爾斯克市,是蘇聯的締造者;圖三是列甯與幾位近衛軍談話的場景。

懷舊60年代中國老郵票(1)

5、1960年4月4日發行的紀78《慶祝匈牙利解放十五周年》紀念郵票,由鐘靈設計,一套2枚,圖一是兩國國旗相連,其中左下是布達佩斯的自由雕像,右下是天安門城樓,象征了中匈兩國友好團結;圖二是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國民議會大廈,屹立在多瑙河畔。

懷舊60年代中國老郵票(1)

6、1960年6月1日發行的特38《金魚》特種郵票,由孫傳哲、劉碩仁(第9枚)設計,一套12枚,圖案分别為翻腮絨球、黑背龍睛、水泡眼、紅虎頭、珍珠魚、藍龍睛、望天魚、紅帽子、紫帽子、紅頭、花龍睛、紅龍睛共12種不同的金魚形象,此套郵票的發行,讓當時的人們喜歡上了養金魚。

懷舊60年代中國老郵票(1)

7、1960年4月30日發行的特39《蘇聯月球火箭及行星際站》特種郵票,由吳建坤設計,一套2枚,圖一是蘇聯發射月球火箭的圖案,1959年9月,蘇聯成功發射宇宙火箭,将蘇聯國徽标記送入月球;圖二是蘇聯行星際站的圖案,1959年10月,蘇聯成功将自動行星際站發射到預定軌道,成為人類送進星際空間的首個實驗室。

懷舊60年代中國老郵票(1)

8、1960年6月15日發行的特40《養豬》特種郵票,由劉碩仁設計,一套5枚,圖一為豬的繁殖;圖二為豬的防疫;圖三為肥豬滿圈;圖四為豬食堂;圖五為豬肥倉滿。

懷舊60年代中國老郵票(1)

9、1960年10月1日發行的特41《人民大會堂》特種郵票,由萬維生設計,一套2枚,圖一是人民大會堂前景,作為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築,人民大會堂于1958年10月26日打基礎,1959年8月便竣工。圖二是人民大會堂的大禮堂。

懷舊60年代中國老郵票(1)

10、1960年8月30日發行的特42《北京鐵路車站》特種郵票,由劉碩仁設計,一套2枚,圖一是車站正面全景,北京鐵路車站自1959年1月20日開工興建,9月10日便順利竣工。圖二是北京鐵路車站的站台,一輛火車冒着蒸汽駛過。

懷舊50年代中國老郵票(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