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坐着四輪車,親自外出開展撫民工作,結果被一名探子發現了。當探子把這件事情禀報給司馬懿,想以此邀功時,卻被司馬懿的回複吓了一跳:“把此人推下去斬首。”
探子不明是以,據理力争:“你為何要殺我呀?”
司馬懿淡淡的說道:“因為你謊報軍情。”
探子哪還敢在司馬懿面前說謊,随即一五一十地把所見所聞詳細地描繪了出來,這才讓老狐狸司馬懿對他有了另眼相看:“不錯,你非但沒有說謊,反而膽大心細,本都督升你為軍前校尉,賞錢3000。”
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吓壞了的探子趕緊跪地謝恩後,就匆忙離開了。
而此時司馬懿這隻老狐狸奸詐的一面也随之表露了出來,當即表示,憑借他多年對諸葛亮的深度研究,諸葛亮确實有親自撫民的習慣。
“嗯,不錯,我也聽說諸葛亮事必躬親,大都督,這是擒殺諸葛亮的良機啊。”有了副将郭淮抛出的誘餌,對于身處險境的諸葛亮,司馬懿卻不想去擒殺他,反而故作深沉地分析說:“諸葛亮那是以身為餌想誘使他們出兵,其實早就藏匿了數萬大軍在大山之中,就等着他們現在派兵出擊呢。
對此,大将張郃非常贊同,像這種小兒科的伎倆,他們不可能上當。諸葛亮如此膽大,真是令人佩服啊。
看到鋪墊的差不多了,司馬懿這才恍然大悟,大手一拍說:“要是咱們将計就計,來個反其道而行,諸葛亮的如意算盤不就落空了?”
這世上太聰明的人往往會被聰明所誤。這句話立馬激起了張郃的鬥志,作為不太聰明的他,揚言要給諸葛亮來一個回馬槍,直擊他的大營。
對此,司馬懿的奉承話說了一大堆,說張颌所想的,正是他司馬懿想做的,來個避實就虛,掐住他們的命根,到那時蜀軍就會土崩瓦解。
“禀大都督,此役輪到我張颌出戰了,我願帶領兩萬精兵直擊蜀軍大營。”
司馬懿故作推脫的說:“将軍是大魏三朝老将,名揚天下,此役還是讓後生們去磨煉磨煉吧。”
“我久不上陣,匣中寶劍吱吱作響,渾身骨頭酸癢難忍,我非上陣不可。”看到張颌主動往坑裡跳,司馬懿開心得差點笑了出來,但還是一本正經地表示這是張颌建功的好機會,他就在後方等着張合凱旋而歸的消息。
于是,被套住的張合趁着夜色,帶着士兵來到了蜀軍的大學營。看到沒有什麼異常後,迫不及待地就率先沖了進去,結果進去後傻眼了,發現無一人出來迎戰,頓感大事不好,正想撤退時,蜀軍騎着戰馬蜂擁而出,緻使張颌隻好應戰。
而面對大殺四方的魏延,張颌也明白了其中套路,随即要帶着士兵逃跑,在殺出一條逃生通道後,卻被諸葛亮帶領的大軍給攔住了。
于是張郃老當益壯,手握大刀,所向披靡,掀翻蜀軍戰馬過後,卻被趕來的張飛之子張苞從人群之中點了名,讓他趕緊下馬受降。
“鼠輩,連你爺爺張郃都不認識嘛,你爹張飛都是我的手下敗将。”
張苞聽後提槍就要跟張郃理論一下,他要代表老張家讓張郃見識一下什麼叫做口出狂言。
就這樣兩人糾纏在了一起,首個回合互有來往,兩人也不分上下,很快引起了山上諸葛亮的注意:“那個和張苞交戰的魏将是誰?”
諸葛亮身旁的姜維說道:“那人便是魏軍名将張郃。”
“20年前他便是曹操的大将,今日之勇還真不下于當年。”諸葛亮的話音剛落,被壓制住的張颌率先變化招式,挑開丈八蛇矛槍的同時,接着甩出大刀,反手一記橫掃,順勢卯足了力氣來了一招泰山壓頂,而後調轉武器直擊張苞。當即大刀來個橫掃,把張苞和戰馬掀翻在地。
張郃一連貫的操作讓張苞當場口吐鮮血,而張颌看到敵軍不斷地向他湧來,而司馬懿也不來救援他們後,領着士兵就要沖出包圍。
“此人不除,必成我朝心腹大患,待我擒殺他來。”說罷,姜維就準備帶兵堵截張郃。
諸葛亮叫住姜維,告訴他前友善是劍閣道,兩面都是絕壁,他早已在那埋藏的有弓弩手,要是張颌進入伏擊圈斬他就是分分鐘鐘的事,記住,絕不能讓他活着出來。
就在姜維前去指揮時,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很快看到張郃帶着士兵鑽進了劍閣道。而久經沙場的張郃也意識到了此地的危險,奈何姜維先行一步,帶着弓弩手在絕壁上出現了:“張郃念你年老,我且問你一句,降是不降?”
看到後生都欺辱他,張郃氣得直接扔出手中的大刀,表示他絕不投降的決心。這讓姜維對他隻有兩個字:”放箭。”
很快,失去張郃就成了活靶子,箭箭直插胸口,到死也沒看到司馬懿派出的援軍。自此曹操僅剩的愛将也命喪黃泉,死的真是有些可惜。
除掉曹魏最後這個忠臣,司馬懿也為他篡權掃除了一切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