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俄市場臨危受命,國産晶片站起來了嗎?

作者:雷科技

據Tom's Hardware報道,近期海外主機闆制造商Dannie推出了一款新主機闆—— MBX-Z60A micro-ATX。該主機闆與衆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既不能相容Intel CPU,也不能相容AMD CPU,它所适配的CPU“KX-6640MA”,來自兆芯。

兆芯,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有些陌生。Intel成立于1968年,AMD成立于1969年,都有超過半個世紀的曆史,而兆芯成立于2013年,這個年輕的企業從出生開始,就肩負着巨大的責任。

在俄市場臨危受命,國産晶片站起來了嗎?

晶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誰都不希望遇到突發事件時,我們的企業或機構被其他國家卡脖子。Dannie之是以推出适配兆芯CPU的主機闆,就是因為俄羅斯受到制裁,AMD和Intel退出當地市場,俄羅斯不得不尋找替代品。于是,兆芯走進了俄羅斯。

能夠被俄羅斯認可,足以說明兆芯有一定的實力,除了上述的KX-6640MA處理器,之前聯想也推出過搭載兆芯KX-6000系列CPU的筆記本電腦。不過兆芯也僅僅是有些實力而已,與Intel、AMD等企業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中國晶片技術研發和生産原本就比較落後,哪怕兆芯進度很快,暫時也無法與Intel、AMD等老牌企業相比。好在,國産晶片這條路上,兆芯并不孤單。

這些國産晶片廠商,你都知道嗎?

提到國産晶片,那不得不說華為,海思麒麟處理器,一度對高通産生了巨大的威脅。隻可惜,華為受到限制,麒麟處理器舉步維艱。事實上,華為不僅有手機處理器,也在做PC處理器,比如鲲鵬系列,代表産品鲲鵬920。

鲲鵬處理器基于ARM架構,目前已用于伺服器、桌面辦公等場景。與自研架構相比,直接購買現有架構授權,研發處理器簡單一些,成本也低一些。除了華為海思,飛騰處理器也是基于ARM架構,兆芯、海光處理器,則是基于X86架構,申威處理器基于Alpha架構。

在俄市場臨危受命,國産晶片站起來了嗎?

自研架構雖然費事費力,但能夠将主動權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在自研架構之路上,走的最遠的就是龍芯。龍芯架構名為“LoongArch”,2022年4月底,基于該架構的龍芯2K1000LA處理器流片成功,與2021年研制成功的龍芯2K0500、2020年研制成功的龍芯3A5000聯合實作高中低三個級别覆寫。

目前國内已經有許多搭載龍芯CPU的計算機在售,但基本都不面向普通消費者,如果真的想體驗,可以去二手平台看一下,價格不貴,主機闆、CPU套裝通常都在千元以内。

這裡還要說一下申威,可能你對這家企業不熟悉,但他們的一款産品大家應該都聽過,那就是神威·太湖之光。2016年6月20日,神威·太湖之光榮登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首,時至今日,仍位列第二名。最令人振奮的地方在于,神威·太湖之光所使用的的計算模組就是40960塊申威26010處理器。

可能大家注意到了,國内廠商推出了不少自研處理器,但我們卻很少見到,更别提使用了。這是因為隻有處理器還不行,最重要的是生态,如果沒有适配處理器的系統和軟體,那麼處理器将沒有任何作用,這就是自研架構最大的難點。

國産晶片的未來,光明or黑暗?

如果沒有生态,那麼國産晶片将永遠隻能用于少數場景,好在并不是沒有國産系統及已适配的軟體。目前比較知名的桌面端國産作業系統有銀河麒麟、統信UOS、優麒麟等,其中統信UOS更是被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稱贊“國産作業系統的最高水準”。

小雷素來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是以去年9月統信UOS家庭版公測時,就在一款電腦上安裝了該系統,并且加入了官方的使用者群,以便随時回報各種使用時遇到的問題。就小雷的個人體驗而言,統信UOS确實比較成熟了,雖然期間遇到過一些BUG,比如每次開機,都需要重新輸入密碼連接配接Wi-Fi,但官方的反應速度很快,總是能迅速修複BUG。

在俄市場臨危受命,國産晶片站起來了嗎?

如果僅僅是文檔辦公,統信UOS能夠滿足,微信、QQ、WPS、QQ浏覽器等我們常用的軟體,都可以在統信UOS上運作。隻可惜,辦公不僅僅是處理文檔,更何況我們還需要遊戲娛樂。統信UOS适配的軟體并不多,更别提遊戲娛樂了。是以,用了一段時間統信UOS後,小雷還是回歸Windows了。

生态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和經濟投入。華為推出HarmonyOS時,初期适配的軟體也不多,可很快就有衆多開發者加入,為HarmonyOS使用者提供了豐富的App可用。統信UOS适配的應用也在逐漸增多,生态越來越完善,隻是遊戲方面可能是個大問題,恐怕幾年内都不會有多少遊戲願意适配統信UOS。

目前統信UOS和銀河麒麟已經适配了不少國産處理器,有成品電腦可買,比如寶德自強龍芯桌上型電腦PT620L3。這款電腦搭載龍芯3A5000處理器,配備2GB獨顯,運作銀河麒麟作業系統,售價6500元。從實用性方面考慮,該電腦賣6500元确實有些貴,但這也沒辦法,廠商研發晶片前期投入太高,即便有國家的支援,也難以脫離虧損狀态。

在俄市場臨危受命,國産晶片站起來了嗎?

從晶片設計角度來看,國産晶片的性能已經能夠滿足使用者辦公方面的需求,如果搭配景嘉微研發的國産顯示卡,打一打騰訊全家桶也不難。更何況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對于制程工藝的要求沒有那麼嚴格,14nm就足夠了,中芯國際的14nm工藝已經投産,能夠為他們提供保障。

黎明之前,正是最黑暗的時刻

小雷誇了國産處理器很多,但也不能否認,現在的國産處理器,還遠遠無法達到令消費者滿意的地步。相信大家都看到了,目前僅有少量國産處理器面向消費者,大多數面向伺服器領域,這是因為伺服器處理器不需要太高單核性能和主頻,龍芯生産的3A5000主頻不過才2.5GHz,AMD銳龍5000系列定位較低的R5 5600X,預設主頻都高達3.7GHz了。

從性能方面考慮,國産處理器與Intel、AMD的差距太大了,生态方面,能夠運作Windows系統的國産處理器還好,某些自研架構CPU,隻能等待國産系統适配更多軟體。銀河麒麟也好,統信UOS也好,面對Windows,幾乎可以說沒有一戰之力。

國産處理器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甚至推出了少量面向消費級市場的産品,但我們也必須承認,國内晶片廠商的春天還沒有到來,它們仍處于黑暗之中。如果你現在打算買一台電腦,小雷肯定不會向你推薦任何搭載國産處理器的産品,除非你真的不差錢,隻是買來玩玩的。

黎明之前,是最黑暗的時刻,它非但不代表絕望,反而告訴我們,希望就在眼前。國産晶片之路道阻且長,但隻要堅持下去,總歸會有看到光明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