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猴痘疫情再起,這種疾病是如何傳播的?應該怎樣預防?

作者:關你健康

活在這個星球上,人類就要時刻面對傳染性疾病的襲擾。在過去的2年多時間内,新冠疫情,橫掃全球,不久前,多個國家又出現了原因仍不明确的急性肝炎病例。5月7日,英國衛生安全局表示,有1名患者被确診為猴痘,正在隔離治療。5月16日,英國證明,已确診7例猴痘病例,可能已經形成社群傳播。5月18日,美國馬薩諸塞州,也确診了1例猴痘病例。猴痘,來自哪裡?這種疾病是天花的近親嗎?應該如何進行預防呢?咱們現在就為大家解讀相關要點。

猴痘疫情再起,這種疾病是如何傳播的?應該怎樣預防?

猴痘,病原體是猴痘病毒,在生物分類學上,與天花病毒是近親,同屬正痘病毒屬。猴痘病毒,1958年科學家首次在1隻做實驗的猴子身上,發現了猴痘病毒。1970年,首次發現第1個人類猴痘病例,患者是剛果的1名9歲男孩。猴痘,目前已經被确定為1種病毒性人獸共患疾病,病毒可以通過密切接觸,由動物傳染給人,但是,人際傳播較少傳播。此前,猴痘主要由西非或中非地區的野生動物傳播。

猴痘疫情再起,這種疾病是如何傳播的?應該怎樣預防?

猴痘,自發現以來,曾經有11個非洲國家報告過人類感染的病例,比如,2021年,剛果發現69例猴痘病例,其中,12人死亡。2003年春季,美國曾經确診47例猴痘病例。英國于2018年首次發現猴痘病例,當時,有1名男子從奈及利亞傳回後确診。2019年,英國再次出現1例确診病例。此次猴痘病毒來襲,引起了衛生部門的高度重視,因為,5月6日至15日,英國已經确診了7例病例,其中4例,似乎是在英國本地感染,4個病例自認為男男性行為者,沒有猴痘流行地區的旅行史,是以,衛生部門判斷,猴痘疫情可能已經形成了社群傳播。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馬薩諸塞州5月18日報告了1個猴痘病例,該名患者近期曾到加拿大旅行。

猴痘疫情再起,這種疾病是如何傳播的?應該怎樣預防?

猴痘病毒,外形呈長方形,主要存在于非洲綠猴體内,可以導緻細胞病變。過往的研究以為,猴痘病毒不易導緻人類感染。人類感染猴痘病毒的途徑,主要是被攜帶病毒的動物咬傷,或者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或體液,以及猴痘病損。人類之間的傳播,很少發生,通常需要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通過含有大量病毒的呼吸道飛沫傳播,或者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或體液,以及被病毒污染的衣服或被褥等物品而傳播。

猴痘疫情再起,這種疾病是如何傳播的?應該怎樣預防?

猴痘病毒的潛伏期,大約6天到16天,感染後,會經曆發熱期和出疹期等2個階段。發病後的第1天到第5天,會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疼痛、精神萎靡、淋巴結腫大。然後,患者的面部、手掌、腳掌、軀幹等部位,開始出現皮疹,特點是充滿液體的小水泡或膿泡,10天左右,自然結痂,3周左右,皮膚結痂消失。總體而言,猴痘是1種具有自愈傾向的疾病,病程通常持續14天至21天。

猴痘疫情再起,這種疾病是如何傳播的?應該怎樣預防?

猴痘病毒,雖然是天花病毒的近親,但是,傳染後的症狀及後果,較為輕微,如果沒有發生其他感染,則不會出現嚴重疾病表現,多數感染者可以在幾周内康複。确診猴痘,需要進行抗原檢測、核酸測定、病毒的分離及細胞培養。目前,還沒有針對猴痘的特效治療方法,主要的應對措施是隔離患者,并且對症治療皮膚損害,防止繼發感染。

猴痘疫情再起,這種疾病是如何傳播的?應該怎樣預防?

值得注意的是,5月18日,西班牙也報告了8個疑似猴痘病例,這種多個國家或地區同時出現猴痘病例的情況,以前還沒有發生過。是以,需要引起重視。相關的觀察性研究發現,天花疫苗預防猴痘的效果,約為85%,但是,天花是人類消滅的第1個傳染病,疫苗儲備較少。是以,相關專家提醒,可以通過使用肥皂正确洗手,以及避免食物末煮熟或煮透的肉食等方法,降低感染猴痘感染風險。此外,如果發現異常皮疹,伴有發熱等症狀時,應該及時就醫,并且采取必要的隔離措施。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等系列,内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将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健康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