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根廷80%農村耕地是采用免耕法耕種,生産成本低,産量高品質好

作者:鄂東三農

#農技科普大賽#在當今國際燃油價格猛漲的時候,國内農用柴油價格也同時在快速地随之上漲,對農村的機耕機播非常不利,提高了農機耕種成本,壓縮了農戶種田的利潤空間,減少了經濟收入。

是以,農村很多人,為了減少機耕,節省機耕的燃油,降低機耕成本,才能提高自己的種植收入。是以,農民總是在尋找農田耕地的免耕技術,借鑒别人的先進技術和經驗,但總是難于找到。

近期,據媒體報道,在阿根廷以及拉丁美洲國家,都普遍采用免耕法種植農田。阿根廷是最為突出的國家,有80%的土地都是采用免耕法來種植的。阿根廷采用這種免耕法的方法,不僅使得農作物的産量沒有減少,反而産量還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上漲。

阿根廷80%農村耕地是采用免耕法耕種,生産成本低,産量高品質好

這種免耕法種植,土地長期不翻耕,農作物收獲以後,稭稈并不燒掉,也不收起來另外處理,而是砍倒,粉碎鋪在農田裡。這樣讓稭稈覆寫在泥土表面,自然腐爛和風化,就會在土壤表層,形成5~10厘米的疏松軟化耕作層,既保水又有豐富的腐殖質,使耕地更為肥沃,又通風透氣,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長。

培養這樣的地力,長期不用翻耕土地,并且土地根本不闆結,而是非常疏松軟化的,也減少了雜草的繁殖。即使有雜草,除草也非常容易,要麼機械除草,要麼藥劑除草。

在收獲以後,進行下茬播種,都是使用機械作業,粉碎的稭稈,被機械推開一道縫隙,現出泥土,再播種在泥土上,根本不用操心,種子不落泥土而影響發芽和生長。

阿根廷80%農村耕地是采用免耕法耕種,生産成本低,産量高品質好

這種免耕方法,主要是依托稭稈還田,讓細碎的稭稈覆寫土壤上,形成一層保護層,并在非常龐大的有益微生物群體作用下,來分解稭稈,制造營養,培養地力,為作物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物質,可以減少肥料的用量。

由于稭稈覆寫在土壤上,存在大量的有益微生物群體,就能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減少許多病害。這種免耕方法,作物的病蟲害大大的減少了,可以節省許多殺蟲劑和殺菌劑,降低了種植成本。

這種免耕法種植,是充分利用稭稈還田作為支撐,培育有益微生物群體,來防病治蟲,并且達到疏松軟化土壤的目的。這就是阿根廷農業免耕法技術的核心部分,是值得農友們學習和借鑒的。

阿根廷80%農村耕地是采用免耕法耕種,生産成本低,産量高品質好

在拉丁美洲,即中美洲國家,除了阿根廷以外,還有巴拉圭、烏拉圭、巴西、智利等等農業國家,都是采取這種免耕法技術種植。這些地區的免耕農業法,應用非常普遍,有些國家所占的土地比例高達90%左右。這種免耕法種植技術,不僅降低了農業生産的成本,還能夠使得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勞動強度被大大降低,同樣也能夠提高糧食産量和農業收入。

總而言之,阿根廷的這種免耕法種植技術,既節省了農機翻耕費用,又充分利用了稭稈進行還田,培育了有益微生物群體,減輕了病蟲害,使土壤更加肥沃,土地更加疏松,有利于作物的生長,減少了肥料、農藥的使用量,還能保潮保水,防止幹旱的危害,節省勞動力,節省種植成本,提高了作物産量,增加了種植的經濟收入。這種方法好處是非常多的,是值得農友們借鑒學習運用的。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并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鄂東三農,一起探讨三農問題,圖檔來源網絡,侵權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