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獨行俠和勇士,各有各的好

作者:靜易墨

獨行俠現在成了最難分析的球隊,他們讓了三場東契奇,還能幹翻百回合淨勝分聯盟第3的球隊,然後0-2落後掀翻64勝的聯盟第一。他的正常賽不可靠的射手群在季後賽全面複蘇,并擁有年年季後賽勢不可擋的東契奇,這樣的球隊應該擺在很高的位置,但這又跟他們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紙面陣容并不相符。

獨行俠和勇士,各有各的好

科爾說,獨行俠像18火箭,這話不假。東契奇、布朗森、丁威迪對應哈登、保羅、戈登,布洛克、電風扇對應阿裡紮、PJ塔克,鮑威爾對應卡佩拉。雖然頂層球員們品質比之18火箭遜色,但克勒貝爾和貝爾坦斯比之安德森、巴莫特,上場起到正面作用的可能性也更大。而對面的勇士也不再是宇宙級。從這個角度講,這的确是一輪既讓勇士緊張,又多少有些經驗可參考的系列賽。

那麼,勇士和獨行俠的4場正常賽有參考價值嗎?

勇士球迷會說,灰熊、掘金正常賽對勇士都是3比1,季後賽又能如何?這話沒錯,正常賽交手戰績通常沒什麼意義,看看就好。但過程有意義,兩隊後兩次交手發生在獨行俠波神交易之後,丁威迪在那兩場比賽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勇士人員并不齊整,但兩場比賽的第四節,有很多政策會在季後賽延續,比如:

獨行俠和勇士,各有各的好

東契奇會點名庫裡,勇士選擇了換防,庫裡能頂住東契奇不讓他進來,但幹擾不了翻身跳投。這些回合,結合第二輪東契奇亂殺太陽後場、側翼的畫面,會讓勇士在季後賽防東契奇點名時,換防更加謹慎;

獨行俠會夾擊庫裡,考驗其他人處理球。穆迪第四戰第四節5中5,2助攻,完美回應夾擊。但勇士會在西決使用穆迪嗎?或者說,這是重點嗎?重點可能是,即使是關鍵時刻,獨行俠也敢夾擊庫裡。參考第二輪獨行俠瘋狂夾擊布克甚至保羅,還造到了大把失誤,這應該讓勇士猜到獨行俠會怎麼防勇士。科爾說,他猜想獨行俠會夾擊庫裡,這個猜想有依據;

勇士曾在第三戰最多領先獨行俠21分,但第四節隻得了13分。獨行俠這場嘗試了一些換防。雙方正常賽第一次交手,勇士隻得了82分,第二次卻拿了130分。人員、政策、狀态、執行表現的不同,在不同場次和時段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兩支球隊有打出大起大落比賽的可能性。

都投大量三分球,防守也都非常依賴執行力,且都有破局能力極強的球星,哪一邊懈怠,狀态出現起伏,比賽方式随意,另一邊都能把握機會。如果有一邊快速建立優勢或者單場大勝,都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相比起犬牙交錯式的比賽,這倆隊更可能打得大開大合。

那麼,雙方會如何博弈呢?

是否是一場主将互相點名的大戰?

獨行俠進攻,勇士防守這端,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

獨行俠和勇士,各有各的好

首先,勇士會怎麼防?

科爾說,勇士不會用一種辦法防東契奇——這話是真的,就像勇士不會用一種方式防莫蘭特一樣,變着花防守就是勇士本賽季的一大招牌。這一方面說明,勇士擁有優秀的防守多樣性,球隊戰術素養高,另一方面也說明,科爾沒想到什麼完美限制東契奇的辦法。

東契奇這個級别的持球大核心,還沒有過一輪系列賽拉胯過,勇士有完美防他的政策才奇怪。無限換防或者夾擊東契奇都有問題,前一種會讓東契奇大量消耗庫裡,後一種會讓東契奇帶活射手。但兩種辦法一定會在某些時段使用,庫裡、普爾時而大延誤時而換防,盯人、32聯防、一盯四聯、兩盯三聯,科爾會來回切換。這支勇士既沒有絕對的唯一陣容,也沒有絕對的唯一政策,但組合一套多陣容和多政策拼盤的能力是一絕。本賽季勇士教練組在比賽計劃制定上,不說聯盟第一,也是T0檔。

第二,獨行俠射手是什麼狀态?

爵士想知道,太陽也想知道,到底自己死得有多冤。這件事現在已變得不可測,如果對比獨行俠射手當下三分命中率和生涯水準,他們大多數人位于超常但不誇張的級别(除了克勒貝爾)。問題是,獨行俠剛剛打了兩支名義上的防守強隊,且他們自己在防守端投入的體能也極大。

一般來說,在高強度比賽中,我們對射手命中率多少會有更低的期待,而獨行俠本賽季提升防守之後——他們的防守風格是最拼的一種類型——也出現過命中率下滑的情況。到底是經過一個賽季的磨練,大家已經适應了強度,能夠在拼命同時維持手感,還是有一些運氣成分,會在西決理性回調,誰也不能保證。獨行俠一場比賽扔40.3記三分,聯盟最多,三分命中率對他們的比賽影響極大,他們到底多準,會很大程度決定這輪系列賽到底打成什麼樣。

獨行俠和勇士,各有各的好

第三,勇士的防守目标是什麼?

通常來說,勇士會用切斷持球大核心與射手聯系的方式,達成防不住XXX,但防住XX隊的效果——太陽也是這麼想了,死的很慘。

正如前文所說,勇士不會用特定的一種政策,而是多種政策融合着來。那麼在不同時段就會有不同的人被松綁。你不可能完全限制東契奇,但可以讓他不夠舒服,勇士會努力讓布洛克、電風扇、克勒貝爾、貝爾坦斯獲得一些不夠好的機會,他們回應得如何,看天意選擇哪一支球隊。

獨行俠需要一個東契奇之外的點爆發,布朗森或者丁威迪,前者在季後賽基本拿下了大合同拿,後者正常賽打勇士表現勇猛。獨行俠很可能在重要時段擺出東契奇+布朗森+丁威迪的三核陣容,這時候會極其考驗勇士的防守資源。布朗森和丁威迪不但有一定的單打能力,出球也不錯,需要優質單防資源予以限制。這時候,勇士還要不要庫裡+普爾一起用,就得看科爾要進攻還是防守。

佩頓不打,勇士最大的遺憾不是少了一個對位東契奇的球員,畢竟佩頓體型本就比東契奇小很多,指望他按住東契奇并不現實。但庫裡、佩頓、湯神、維金斯、格林,這是一套破解獨行俠三持球點不錯的五人組,佩頓限制布朗森或者丁威迪的能力絕對有。

讓東契奇不夠舒服,不能讓他個人輸出與帶動隊友全開,盡量限制布朗森和丁威迪,然後祈禱獨行俠射手狀态更接近正常賽而不是季後賽,這可能是勇士防守要達成的目标。要達成這個目标,需要全隊拿出絕佳的執行力。比起首輪内線單防博弈,第二輪相對靜态的保守政策,這是一輪團隊防守大考。

我們再看勇士進攻,獨行俠防守。

獨行俠和勇士,各有各的好

獨行俠的防守很強,基德賦予了這支球隊聯盟最頂級的輪轉,極大程度彌補了單兵防守的不足。雖然獨行俠有一定的換防能力,也會在某些時段嘗試換防勇士,但既然他們防太陽都敢夾擊,防勇士也會經常這麼做,那麼“失誤”就會成為這一端的第一個關鍵詞。

勇士在進攻端有大量“噪音”,弧頂發牌失誤,快攻上球失誤,看不懂的迷之失誤,三件套起手,落後10分進入銜接段,簡直正常操作。格林說勇士要控制好失誤,話雖如此,你要真信了,未免年輕。

但比賽越往後打,随着雙方輪換模式逐漸收緊,針對性越來越強,這一端有兩個關鍵點會凸顯出來:

第一個關鍵點——籃闆球。

勇士與灰熊的系列賽,沖出了31.4%的前場籃闆率,獨行俠與太陽的系列賽,被對手沖出了31.6%的前場籃闆率——什麼概念?

正常賽,灰熊前場籃闆率33.8%。

勇士和太陽都不是前闆強隊,而獨行俠是後場籃闆強隊。之是以出現這種反差,是防守政策的結果。不管獨行俠守夾擊還是換防,籃下保護都會一定程度削弱,而勇士部分内線和鋒線的沖闆能力并不白給;

獨行俠和勇士,各有各的好

第二個關鍵點——點名之外,還有什麼?

庫裡、普爾點名東契奇,似乎是不動腦子的選擇,但有這樣一個問題——東契奇會防一個讓勇士别扭的對位。

東契奇不會直接對位勇士三後衛,也不會去防大量參與戰術的格林,他會防維金斯、波特或者庫明加,這就很考驗三人的後續處理表現,比如命中外拆三分球,順下沖擊籃筐。雖然三分是勇士強項,勇士要破解獨行俠的夾擊輪轉,并不會都指望外線回應,類似第二輪G6第四節的籃下處理球,要拿出來。

另外,東契奇防維金斯,跟莫蘭特防維金斯的差別在于,東契奇高大、強壯,維金斯靠沖闆或者直接碾壓不好懲罰。但維金斯有機動性優勢,可以定點突破和空切懲罰,他如果能打出侵略性,勇士就會很順。

更關鍵還是,追夢不參與戰術好尴尬,去底角沒人理,站籃下拖空間。這也是為什麼,勇士可以點名外線弱點,卻經常不點。

追夢策應球的确會比第二輪好打一些,獨行俠畢竟沒有灰熊那麼誇張的抄截球能力,射手跟内線和前鋒的無球交叉掩護要跑起來。獨行俠的輪轉能力固然強大,可勇士這些年沉澱的無球體系也不白給,球總是比人快,獨行俠體型并不大,單兵護筐能力也并不強,想做到三分、空切和籃闆都不漏,并不不容易。

另外,這些年也反複證明了一件事,打勇士,換防比夾擊輪轉好用。獨行俠玩夾擊輪轉是T0檔球隊,換防不是這個檔。

獨行俠和勇士,各有各的好

面對獨行俠,聯盟三分最好的球隊之一,猶他爵士,隻投出了27.4%的三分命中率,三分出手數也大幅跳水。第二輪,聯盟最會控制失誤的球隊之一,菲尼克斯太陽,失誤爆炸,從G3開始,保羅布克合計場均8.4次失誤。獨行俠把前兩個對手的強項都給滅了,一部分原因來自他們的防守,另一部分原因就很難說,隻靠防守讓一支球隊三分産效同時大跳水非常難,保羅從G3開始的隐身也有自身的原因。

不管怎麼說,獨行俠攻防兩端都很優秀,有基德的操練,有東契奇的強大,有布朗森的進步,有丁威迪的适時回暖,以及射手們足夠争氣。這些内容都擺在勇士面前時,會是一輪惡戰。

但勇士有足夠優秀的防守布置和執行力,有穩定改變防守的威脅點,有不錯的空間和沉澱多年的傳導球體系破輪轉,有鋒線活力破降體型,還有豐富的季後賽經驗和主場優勢。獨行俠想赢下這輪系列賽,需要射手們狀态更接近前兩輪,以及庫裡狀态低迷。若非如此,在雙方都拉滿執行力的情況下,勇士還是上風球。

預期:勇士小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