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娛來君
王心剛,是上世紀50年代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也是無數女觀衆的夢中情人,白馬王子。
穿上軍裝的他神采飛揚,剛毅潇灑,讓人情不自禁地迷上他。
然而,現實生活中的他,卻是一個低調專一的好男人,貴為偶像男神的他,出道幾十年,從未傳出過任何绯聞。
與妻子相濡以沫60年,他們的愛情讓人羨慕,更讓人肅然起敬。
他才是演藝圈,當之無愧的藝術家。
01
1932年1月1日,王心剛出生在明星輩出的遼甯大連,從小他就表現出了超高的藝術天賦,十分喜愛文藝活動。
隻可惜,由于家中沒有從事文藝方面的人,是以父母并沒有發現他的藝術天賦,而是在學校,被國文老師發現了。
國文老師發現王心剛活潑開朗,在文藝方面很有想法,于是就帶着他參加了業餘文藝演出活動,沒想到,在舞台上的王心剛沉穩自信,表現力很強,得到了台下觀衆的一片叫好。
得到觀衆和老師的肯定後,王心剛的内心更加堅定了要走藝術這條道路。
1949年,王心剛中學畢業便參加了沈陽市舉辦的文藝骨幹訓練班,開始正式接觸表演,由于表演能力出衆,還順利進入了東北軍工局文工團,成為一名話劇演員。
在文工團,王心剛靜下心去表演話劇,出演了《李闖王》《冷戰》等多部話劇,也讓他的演技越發老練成熟,漸漸成為文工團的骨幹成員。
1956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正在籌拍電影《寂靜的山林》,可男主角始終沒有找到合适的人選,直到看見王心剛,導演才心滿意足得點點頭。
就這樣,在陰差陽錯之下,王心剛開始涉足影視圈,出演了首部電影《寂靜的山林》,從此開始了屬于他的電影生涯。
由于是第一次出演電影,是以王心剛的内心既激動又緊張,他害怕自己因經驗不足演不好角色,加上這又是一個陌生的領域,需要時間去适應。
面對種種壓力,王心剛并沒有退縮,而是積極面對,将壓力轉變為動力,立馬開始着手鑽研劇本,并研究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生前的經曆以及個人習慣,一邊向經驗豐富的演員請教。
電影上映後,王心剛沒有讓導演失望,他将角色該有的言行舉止以及心理活動,通過自己細膩的演技完美展現出來了,無處不顯示着作為偵查員的機敏和聰明。
得到了觀衆們的一片肯定,加上帥氣完美的面孔,更是成為了衆多女觀衆心中的白馬王子。
雖然第一次登上大熒幕,就受到了空前的關注,但生性沉穩低調的王心剛拍完戲立馬就跑回了文工團,繼續演話劇。
但看見他精湛的演技以及超高的人氣後,導演們紛紛發來邀請,想要将他從文工團“挖”走。
很快,王心剛就接到了第二部戲,那就是劇情電影《牧人之子》,在片中扮演回鄉帶領牧民修水渠的複員軍人德力格爾。
這部電影上映,依舊收獲了觀衆的一緻好評,王心剛在電影圈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02
八一電影制片廠率先出手,通過各種方法,最終以部隊組織的方式将王心剛調入本部。
被調入八一後,王心剛正式從話劇演員轉為電影演員,開始走上電影圈的神壇。
1959年,正值建國十周年,八一電影制片廠便籌拍了一部建國十周年獻禮的影片,名叫《海鷹》。
而且這部影片是真實事件改編,背後的意義非凡。
得知自己被導演嚴寄洲選中,出演男一号後,王心剛心情凝重,他深知影片背後的重要意義,要是自己不演好,不但觀衆不買賬,還有可能丢海軍的臉。
于是在拍攝前,王心剛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深入到海軍中去,跟大家一起吃一起睡,了解和記錄他們的生活習性和日常訓練。
為了讓自己更貼近角色,他和魚雷快艇的艦長生活了一段時間,最終還學會了駕駛魚雷快艇。
王心剛的付出沒有白費,長時間跟海軍一起生活,了解了他們的生活習性和工作狀态,這對他的表演産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電影上映後再一次引爆全國,國内一片好評,成為一代經典之作。
在慶功宴上,國家總理還特意跟王心剛碰杯慶祝,充分肯定了他的表演。
而王心剛飾演的張敏,在片中英明神武,穿上軍裝則威嚴霸氣,身上盡是為國效力、萬死不辭的責任感,诠釋了那個年代軍人不畏生死的決心。
這部電影也讓王心剛的事業到達了一個頂峰,外界更是傳出了“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的美譽。
随後,王心剛又相繼出演了《紅色娘子軍》《野火春風鬥古城》《秘密圖紙》《烈火中永生》《偵察兵》等經典電影。
還被中國文化部評選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
王心剛也奠定了自己在文藝界的地位,成為公認的大明星。
後來,王心剛被提拔為八一電影制片廠副廠長,開始逐漸從台前轉向幕後。
除了升職,王心剛轉向幕後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照顧他的妻子。
在感情方面,王心剛早就跟同僚楊昭彩走到了一起,兩人恩愛無比,将所有的愛都給了對方。
盡管成名後,收到了全國無數女粉絲寄來的求愛信,可王心剛始終不為所動,堅守一個已婚男人該有的原則。
更有觀衆入戲太深,寫信催他和搭檔王曉棠在一起,看見這封信,王心剛忍不住笑了出來,回應說:我連孩子都有了!
他從不隐瞞自己已婚的事實,也不像現在所謂的偶像一樣,營造單身的人設,而是坦誠布公,是以他出道幾十年,從未傳出過任何绯聞。
婚後,楊昭彩為王心剛生下了兩個孩子,一男一女,生活十分幸福踏實。
兩人對彼此的忠貞不渝更是讓旁人羨慕,紛紛歌頌兩人的愛情故事,在當時傳為佳話。
03
隻可惜,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一個變故的到來打破了原本平靜幸福的家庭。
1972年,楊昭彩的朋友突然想不開自殺了,由于兩人關系比較好,加上事前沒有任何征兆,導緻她備受打擊,變得郁郁寡歡,脾氣更是越來越怪,時而暴跳如雷,時而一言不發。
後來去醫院檢查,醫生告知妻子得了精神紊亂。
面對妻子的性格大變,王心剛并沒有嫌棄,而是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和包容,他總是抽出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妻子,希望通過陪伴來直來治療她的病情。
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妻子的病情依舊沒有好轉,王心剛開始憂慮起來,他開始四處求醫,還拜托全國各地的朋友幫忙尋找偏方,尋找有經驗的老中醫。
由于不知道效果,王心剛隻好将求來的各種偏方都嘗試一遍,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比求醫更難的竟然是為妻子喝藥。
每次喝藥時,妻子都會大鬧,完全不配合,有時候一碗藥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喝完。
盡管如此,王心剛依舊任勞任怨,用心用愛照顧妻子。
為了讓妻子配合喝藥,他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放音樂,畢竟妻子的工作就是音樂編輯,十分熱愛音樂。
果然沒讓他失望,妻子聽到音樂後,整個人都安靜下來了,并願意配合喝藥。
照顧完妻子,到了晚上,王心剛還要監督和輔導兩個孩子的學習。
那段時間是王心剛最忙碌最難忘的,工作、照顧妻兒是他生活的全部。
皇天不負苦心人,在王心剛的堅持下,妻子的病情逐漸好轉,5年後成功治愈,生活又重回當初的溫馨幸福。
妻子康複後,他才将重心轉移到事業上,重新開始拍戲。
1982年,49歲的王心剛搭檔張瑜主演電影《知音》,在片中扮演城府深,思謀廣,且機智勇敢的愛國将領蔡锷。
由于角色的年齡隻有34歲,而王心剛屬于以老演嫩,身材和肌膚都可以通過化妝和健身的手段解決,但内心的精神狀态更為關鍵,需要王心剛自己卻了解和鑽研。
當然,這對于王心剛來說是家常便飯了,是以他憑借“蔡锷”一角成功拿到了第5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獲封影帝。
讓他的事業達到了第二個高峰。
1987年,55歲的王心剛主演了古裝電影《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後,決定退出大熒幕,将機會留給更多有潛力的年輕人。
他也相繼成為國家一級演員、建國四十年十大影星之一,享受副軍職待遇。
他的兩個孩子也十分争氣,雖然沒有繼承他的衣缽,但在IT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都闖出了屬于他們的一片天,據知情人爆料,兩個孩子的資産已經過億,是妥妥的億萬富豪。
2005年後,王心剛又相繼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号以及“中國電影終身成就大獎”、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這些都是含金量極高的獎項,但他當之無愧。
現在的王心剛已經90歲高齡了,生活十分低調,極少出現在公衆面前,更不參加任何活動,将時間用來陪伴妻子和孫子孫女。
所謂幹一行愛一行,王心剛就是這樣的人,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無論是演話劇還是演電影,他都付出十二分的努力,用心鑽研,用愛澆灌。
工作隻是生活的一部分,家庭才是生活的全部。
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離不開愛和包容,王心剛用自己的行動诠釋了什麼叫做愛,用自己的包容治愈了妻子的病,保住了原本的幸福,維持了家庭的完整。
王心剛才是真正的優質偶像,他時刻警示着我們,什麼叫做專一,什麼叫做好男人,怎樣才算一個合格的丈夫。
希望王心剛老師身體健康,永遠幸福快樂。
—END—
點下關注,不迷路!
本文由娛來君原創,歡迎轉發閱讀,禁止非法轉載
圖檔皆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