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馬來西亞婆羅洲出了一條轟動生物學界的消息:
有一隻出沒于此的神秘猴子,剛剛被鑒定為地球上從未有過的新品種。
它的來曆屬實奇特,是野生環境下、由兩個不同屬的猴子雜交孕育出來的新猴類…
簡單來說,它是長鼻猴(長鼻猴屬),和銀葉猴(長鼻猴屬的)在野生環境下自然結合生出來的,
不僅成功存活了下來,甚至還有繁衍後代的能力。

雜交動物我們聽說過不少,獅子和老虎雜交産生獅虎獸,馬和驢雜交産生的騾子,北極熊和棕熊雜交生出了灰北極熊……
但是,這類雜交動物都出于同一個屬,
比如:獅子和老虎同在豹屬,馬和驢同在馬屬,北極熊和棕熊同在熊屬。
如今這隻“神秘猴子”,卻是由不同屬的猴子雜交産生,
它的出現,就好比山羊(山羊屬)和綿羊(盤羊屬)雜交出後代,大猩猩(人科大猩猩屬)和黑猩猩(人科黑猩猩屬)有了孩子一般……
這個結果不僅令生物學界大為震驚,也給當地環境敲響了警鐘。
因為這隻“跨屬雜交猴”,歸根結底是人類影響的産物…
一切,要從六年前說起…
2016年時,一位名叫Brenden Miles的導遊正在婆羅洲的秘境紅樹林裡徒步,這個地區最有名的旅遊項目之一就是參觀當地特有的猴類——長鼻猴。
在叢林裡穿行時,Brenden不經意擡頭,竟然看到了一隻長相怪異的小猴子:
這隻猴子長着銀葉猴一樣的臉,卻有長鼻猴一樣細長下垂的鼻子,身上皮毛顔色則介于兩者之間。
一開始,Brenden以為這是一隻毛色變異的銀葉猴,但仔細一看又覺得不太對,
因為銀葉猴是長成這樣的,鼻子扁平幾乎沒有突起。
而長鼻猴正好相反,每隻猴子臉上都挂着一個巨大而下垂的鼻子,雄性的鼻子非常大,是它們求偶和吸引異性的标志之一。
雌性的沒有那麼誇張,但跟銀葉猴比也相當高挺。
這隻小猴子的奇怪長相,讓熟悉當地猴類的Brenden陷入了困惑:
如果它是銀葉猴,怎麼會有長鼻猴一樣的鼻子?
如果它是長鼻猴,卻又為什麼一副銀葉猴的毛色和面相?
這猴看着像銀葉猴和長鼻猴混出來的品種,但Brenden又下意識覺得,在他的認知裡,這不太可能:
畢竟長鼻猴和銀葉猴完全是兩個屬,親緣關系就像人類,大猩猩,黑猩猩之間的關系一樣——
有遙遠的親緣關系,看起來有些相似,卻是有着生殖隔離,完全不同種類的動物。
百思不得其解的Brenden隻得給這隻“神秘猴子”拍了許多照片,然後發到臉書,希望有懂行的專家來解答疑惑。
2017年,Brenden拍下的“神秘猴子”照片開始引起動物學界的注意,靈長類專家對此也各種迷惑。
後來有研究團隊原本打算前往婆羅洲叢林,對這隻“神秘猴子”進行近距離研究調查,卻因為新冠疫情爆發未能成行。
之後的這幾年,“神秘猴子”也從少年猴成長為了成年猴,它最後一次出現在鏡頭裡的照片顯示,它似乎是一隻雌性,還有了自己的孩子。
雖說受疫情影響,沒能取得這隻“神秘猴子”的糞便進行DNA檢測分析,但動物學家依舊通過照片,從動物解剖學,生理學,生态學多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尤其肢體比例的分析,讓研究人員非常吃驚:
“如果它的父母來自同一個猴屬,那它的比例測量肯定符合這個猴屬的全部名額,而這隻猴子不是,它不符合任一個猴屬的比例标準。”
不僅如此,據當地船夫和導遊透露,幾年前當地人看見一隻雄性長鼻猴身邊長期環繞着一群雌性銀葉猴,當時就有了長鼻猴和銀葉猴“跨屬通婚”的傳聞…
綜合各方面線索,一個驚人的研究結果最終在上月出爐:
這隻長相怪異的猴子,是長鼻猴和銀葉猴跨屬雜交的産物!
馬來西亞研究人員将這個分析結論寫成了論文,發表在了4月份的《國際靈長類研究》期刊上。
研究人員稱,這樣的跨屬間雜交非常罕見,但卻是可能發生的,
而這場“跨屬聯姻”的結果和人類脫不了幹系。
理科大學的研究人員說:
過去幾十年裡,因為棕榈油行業的大肆擴張,當地大量森林遭到砍伐和破壞,長鼻猴和銀葉猴的栖息銳減了40%,紅樹林一帶供這兩種猴屬栖息的地方已經非常有限。
在過去,不同屬的猴之間會共享栖息地,卻不會跨屬交配和繁衍。
可如今,由于生态壓力陡增,最終導緻不同屬的猴子出現為資源競争,競争不僅展現在食物,領地,也蔓延到了配偶上…
競争的後果就是,體型較大的雄性長鼻猴開始搶奪體型較小的雄性銀葉猴的配偶,一個身強體壯的雄性長鼻猴,不僅可以占有更多雌性長鼻猴,也開始嘗試占有更多雌性銀葉猴。
于是乎,便有了雄性長鼻猴跟雌性銀葉猴雜生出的“神秘後代”。
不可否認,這個結果之讓動物學界足夠驚訝:
就哺乳動物而言,同屬不同種的雜交,産生後代都非常困難,要麼夭折,要麼無法再繼續繁衍下一代。
比如騾子,獅虎獸等…
而同科不同屬的動物雜交就更是難上加難,如山羊和綿羊,不僅不同屬,連染色體數量也不相同,想産生後代極為困難。
過去幾十年裡,隻有零星幾期關于“山綿羊”這種稀有跨屬雜交動物的報道。
鳥類則相對“相容”一些,跨屬雜交的情況倒是不少見。
不管怎樣,“神秘猴子”作為猴類“跨屬雜交”的産物确實罕見。
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它似乎還是一隻能夠繁衍後代的雌猴子,如果研究結果得到進一步證明,對生物學界的影響将是巨大的。
論文發表以後,不少同行都對這隻“神秘猴子”的産生了興趣,希望做進一步深入研究。
但馬來西亞的學者們卻是喜憂參半,在他們看來,“神秘猴子”雖然有研究價值,但畢竟是人類影響的産物:
長鼻猴是瀕危動物,銀葉猴是易危動物。如果它們熱衷于“屬間通婚”,對這兩個猴屬群體本身的繁衍都是不利的。
“長遠來說,這兩個猴屬應該擁有足夠的栖息地,食物和交配權,而不是在有限的空間裡競争配偶。”
但願在未來,研究人員能徹底解開“跨屬雜交猴”的身世之謎,同時也能找出,讓兩種猴子不再跨屬争奪配偶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