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南短命的皇帝,在位三日即喪命,原因是父親的中央集權

作者:小林侃越南

越南封建帝國時期,前黎朝的第二任皇帝—黎龍钺,在位三日,即被自己的親弟弟廢殺,國内戰争硝煙四起,各方勢力崛起。但曆史卻認為這是必然趨勢,原因要從他的父親—黎桓說起。

越南短命的皇帝,在位三日即喪命,原因是父親的中央集權

黎龍钺被弟弟殺害

建國功臣欲謀權篡位

967年,黎桓為丁朝皇帝丁部領的部下,陪同丁部領平定了十二使君之亂,一統越南,建立越南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丁朝。丁部領為其冊封—“十道将軍”,擔任軍隊的最高統帥。

979年,丁部領與其長子丁琏被宦官杜釋殺害,百官推舉丁部領幼子丁璿為帝。此時的丁璿僅僅6歲,尚且不具備治國的能力,其母楊太後與十道将軍黎桓共同執掌朝政,黎桓自稱“副王”。

越南短命的皇帝,在位三日即喪命,原因是父親的中央集權

皇太後執掌朝政

原丁部領的部下不滿黎桓掌控朝政,認為黎桓對皇位有所企圖,便在各地相率起兵,進攻國都華闾。黎桓立刻出擊,将他們逐一擊破。 朝中再沒有力量可以和黎桓抗衡,此時,黎桓成了名副其實的“副王”。

擊敗宋朝,黎桓稱帝

980年,中國的宋朝得知此時丁朝内亂,宋太宗皇帝想借此機會讨伐越南,便決定派兵南下。宋廷派出軍隊後,楊太後命黎桓親自挑選精兵強将。黎桓卻借機謀權篡位,自己當起了皇帝(古稱黎大行皇帝)。丁朝滅亡,前黎朝建立起來。981年(前黎朝黎桓天福二年),黎桓擊敗南下的宋軍,使自己的前黎朝站穩了腳跟。

越南短命的皇帝,在位三日即喪命,原因是父親的中央集權

衆臣稱王

黎桓在位後,雖已成功擊退宋朝,但深知此時的前黎朝仍處于動蕩時期,擔心宋朝再舉兵發難,遂派使臣攜帶金銀犀象等貢物與宋朝交好,宋太宗也對此默許。在993年,宋太宗封黎桓為“交趾郡王”。

黎桓登基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是迎娶前朝皇太後—丁部領的妻子,貶丁朝皇帝丁璿為衛王,史書評價此事“荒誕至極”、“贻笑千年”。

越南短命的皇帝,在位三日即喪命,原因是父親的中央集權

黎桓與丁朝皇太後

越南人眼中的黎桓

“黎桓在位期間,國内各地叛亂頻發,黎桓頻頻奔走于平定叛亂,雖施行殘酷鎮壓,但也為人民争取到了安定的生活。此外,越南的傳統文化、農業經濟、軍事、交通運輸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首次立佛教為國教,親自下田務農,建立完善的官制、軍制,前黎朝發展進入頂峰時期”。

“在越南曆史上,黎桓不僅為越南抗擊北宋軍、占婆(越南鄰國)軍、維護和鞏固民族獨立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為大瞿越國家(古越南)的建設立下汗馬功勞。人民感謝他的偉大功德,在他的家鄉建了一座寺廟供奉黎桓。”黎桓節的每年農曆三月七日至九日在省級範圍内隆重舉行,以紀念在981年率領越南軍隊戰勝宋朝的黎桓。

越南短命的皇帝,在位三日即喪命,原因是父親的中央集權

黎大行王廟門口

衆子争立

黎桓在位期間,他将自己的十一個兒子分别派遣到全國各地鎮守并冊封藩王,其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減少叛亂,好讓國家在自己手裡可以長治久安。但事與願違,這樣的做法使得各個兒子都有了自己的一方勢力,為以後的争立埋下了隐患。

史料記載,在皇太子因病去世後,五皇子黎龍铤想讓皇上冊封自己為皇太子,但衆官臣認為長幼有序,尊卑有别。廢長立幼不合規矩。故皇上未能冊封黎龍铤,遂即冊立了三兒子黎龍钺為皇太子,黎龍铤為開明大王,想讓他斷了念想。

但事與願違,1005年黎大行皇帝去世,諸皇子開始争立。皇太子黎龍钺剛剛繼位不久,五皇子黎龍铤便舉兵造反,殺死了剛剛上任三天的親兄弟,自己當了皇上,從此開始了他殘暴的統治,自此,前黎朝開始慢慢走向衰敗……

越南短命的皇帝,在位三日即喪命,原因是父親的中央集權

祭祀 – 黎桓節的儀式之一

中國史料中的黎桓

中國史料中的黎桓不乏貶低的聲音。

其一,串通前朝皇太後為自己奪取皇位,立前朝皇太後為皇後,前部領的夫人成了自己的妻子。這與中國古人遵循的“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夫不可扶”的理念背道而馳。

其二,為加強中央集權,派遣十一個兒子到全國各地鎮守,不懂得權利的配置設定和轉移,為以後衆子争立悲劇的發生埋下了隐患,使黎龍钺剛剛繼位即引發兄弟殘殺,更間接地導緻了黎龍铤稱帝時殘暴統治的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