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點獨家丨十餘家新公司成立,Arm CPU 創業潮顯現

作者:晚點LatePost
晚點獨家丨十餘家新公司成立,Arm CPU 創業潮顯現
多個創業團隊來自阿裡平頭哥。

文丨馬慧

編輯丨程曼祺

一個多年被巨頭把持的行業,現在出現了十幾家中國創業公司。這聽起來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故事。

過去 20 多年裡,中國網際網路蓬勃發展,但卻鮮有國内初創公司涉足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它是資料中心中使用的大型計算機,即伺服器;個人電腦;手機和平闆等裝置的核心部件;它向下排程硬體計算資源,向上承載軟體作業系統,是資訊産業和網際網路的基石之一。

這本是一個壁壘堅固、格局相對穩定的市場。英特爾和 AMD 多年來主導了伺服器 CPU 和電腦 CPU;高通、聯發科則是手機 CPU 的主要玩家,二者的産品都基于 Arm IP。根據 IC Insights,去年全球 CPU 總銷售額超 830 億美元,由于 CPU 市場的寡頭特性,英特爾、AMD、高通等為數不多的公司分走了絕大部分蛋糕。

但現在,一批中國創業公司試圖撕開一道口子。去年至今,中國市場上已湧現了十幾家 CPU 新公司,多數是做 Arm 架構的 CPU,包括啟靈芯、西芯、鴻鈞微、此芯、遇賢微等。其中部分頭部公司的估值為 2-3 億美元。

這些公司的核心人員擁有華麗的職業履曆,吸引了高瓴資本、啟明創投、光速中國、雲九資本、順為資本、元禾璞華等多家機構,其中善于融資者,在半年内已估值翻倍。

中國 CPU 公司成批出現

去年 10 月,阿裡旗下半導體公司平頭哥釋出了用于資料中心的 Arm 架構伺服器 CPU 倚天 710。這是這批 Arm CPU 公司誕生的扳機之一。

差不多在倚天 710 釋出的前後,多個阿裡平頭哥背景的創業公司進入了投資人視野。

《晚點 LatePost》獨家獲悉,去年下半年成立的啟靈芯已完成總計約 6 億元人民币的天使輪和 A 輪融資。天使輪投資人包括矽力傑、世芯科技、韋爾股份、恒玄科技等多家半導體企業創始人,A 輪投資人包括光速中國。

啟靈芯核心技術人員包括林葳(Wei.L),來自阿裡平頭哥美研,為阿裡 P10。他自 1997 年進入晶片行業,曾參與了英特爾安騰處理器(x86 架構伺服器 CPU)和華為海思麒麟 CPU(Arm 架構手機 CPU)的開發,2019 年加入平頭哥。

有阿裡平頭哥背景的另一家公司是西芯。去年 10 月,西芯團隊已在接觸投資人,其核心人員也參與了倚天 710 的研發。該公司尚未公開亮相。

去年 8 月成立的鴻鈞微的 CTO Daniel Chen 也參與倚天 710 的研發。他先後擔任過海思首席 CPU 架構師和阿裡平頭哥 SoC 研發總監。鴻鈞微 CEO 沈榮則在英特爾工作過 20 年,後加入浪潮,任浪潮資訊副總裁、伺服器産品線總經理。浪潮是一家可追溯到 1945 年的曆史悠久的國企,目前是中國最大的伺服器生産商,市占率超過 30% ,是伺服器 CPU 的重要下遊大客戶。

鴻鈞微已于去年底宣布獲得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高瓴資本和成立近 3 年的 GPU 初創企業壁仞。壁仞目前估值接近 200 億元人民币,主要産品是也用在資料中心的 GPU,壁仞創始人張文曾表示,要搭建 “CPU+GPU+DPU(Data Processing Unit 資料處理器)” 的資料中心系統級解決方案。這個組合由 GPU 巨頭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在 2020 年首次提出。壁仞是一家初創公司,但喜歡講高投入的生态協同故事。張文長于融資、資源整合和團隊招募,投資鴻鈞微 2 個月後,壁仞又投資了一家 DPU 公司雲脈芯聯。去年底,張文還以董事長的身份推動成立了一家自動駕駛公司雲骥智行,自動駕駛是資料中心之外, GPU 的另一重要應用場景。

一位晶片領域投資人告訴《晚點 LatePost》,阿裡平頭哥出來的 CPU 項目不止啟靈芯和西芯。這兩家的核心團隊來自阿裡美研,不受競業限制。但部分從平頭哥中國部門出來的團隊由于競業等原因還在水下。

另一位晶片投資人分析,平頭哥之是以出走這麼多人,主要是此刻創業不缺早期投資,如果做成,創始團隊的最終收益會遠高于 “在平頭哥打工”,且阿裡整體風格仍偏網際網路軟體公司,需要在更短時間内出成果,内部對晶片的需求也有很多變化,一些晶片從業者并不适應;這些人員的流失,可能會影響阿裡的後續産品疊代。

倚天 710 的影響之外,加入 CPU 創業大潮的還有一些其他背景的玩家。

這包括在 2020 年 10 月成立的遇賢微。它由兆芯前副總經理羅勇創辦。兆芯是一家成立于 2013 年的國産 CPU 公司,主要面向信創市場。遇賢微創始團隊中,亦有成員來自 Arm 和英特爾。

去年 10 月,遇賢微獲得了創新工場領投、常春藤資本和東方嘉富跟投的數億天使輪融資。除創新工場外,其它 2 個投資機構都為人民币基金,其中,東方富嘉是浙江國有金控上市平台東方金控旗下基金。

啟靈芯、西芯、鴻鈞微和遇賢微,都瞄準伺服器 CPU 市場,另一家獲得融資的公司此芯,則瞄準電腦 CPU 市場。它由 AMD 前客戶定制部門中國區負責人孫文劍于去年 10 月創立,其 CTO 劉芳先後擔任過 Meta(Facebook)首席 SoC 架構師、AMD SoC 架構師和蘋果核心架構師,有 11 年的 iPhone/iPad 開發經驗,曾參與研發蘋果 M1。

此芯已宣布完成總計數億元的三輪天使輪融資,天使輪投資方為聯想創投;天使 + 輪領投方為啟明創投,跟投方為元禾璞華、雲九資本、雲岫資本;天使 ++ 輪由順為資本領投,啟明創投、雲九資本跟投。

《晚點 LatePost》還了解到,此芯剛剛完成了新一輪,即 Pre A 輪融資,由某車企領投。此芯第一輪估值約 9000 萬美元,在新一輪融資前,估值已達 2 億美元,半年左右翻了一倍多。在獲得聯想創投的投資後,此芯将業務方向确定為電腦 CPU 晶片,對标劉芳曾參與的蘋果 M1。聯想去年賣出了 8190 萬台個人電腦,全球市占率 23.5%,中國(大陸)市占率近 40%,均為第一。對想做電腦 CPU 的此芯來說,聯想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投資方。

雙重機會

新公司湧現,原因之一是技術變革。

以往,CPU 市場泾渭分明,一邊是需要多核、高性能的伺服器、電腦 CPU,一邊是追求低功耗的手機、平闆等移動裝置 CPU。前者由 x86 架構主導,後者由 Arm 架構主導。

而近年的新技術趨勢是,Arm 架構正在進軍伺服器和電腦市場,奠定這一形勢的是兩個自研能力強大的晶片客戶:亞馬遜和蘋果。

作為全球雲計算市場開創者,亞馬遜 AWS 是伺服器 CPU 的大買家。2018 年,亞馬遜推出了基于 Arm 的自研伺服器 CPU Graviton,證明 Arm 架構可以成功應用于伺服器場景,動搖了 x86 的壟斷。

各雲計算公司也跟進了這一趨勢:華為 2019 年推出的鲲鵬 920、阿裡去年釋出的倚天 710 都是 Arm 伺服器晶片。去年底有報道稱,谷歌也将基于 Arm 自研伺服器 CPU。

伺服器 CPU 正是這批 CPU 新公司最主流的方向。啟靈芯、西芯、鴻鈞微等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均參與了阿裡倚天 710 的開發 ,再往上回溯,這些人也多有在華為開發 CPU 的經曆。正是在 Arm 進攻伺服器市場的潮流中,他們積累了關鍵的研發經驗,在融資時更能獲得投資人青睐:當技術實力難辨時,一個簡單邏輯是,看誰曾做出過類似的東西。

蘋果則引領了 Arm CPU 進入電腦市場的潮流。

蘋果的 Mac 産品線的桌上型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曾長期使用英特爾的 x86 CPU。但 2020 年,蘋果推出了基于 Arm IP 自研的 M1,并陸續用到了多個 Mac 産品上。搭載 M1 晶片的 MacBook,待機時間更長,在限定功耗内,性能高于英特爾過去的産品。這證明了 Arm CPU 在電腦市場的前景。

技術變化帶來的機會是全球性的,不限于中國,不限于初創公司。

在亞馬遜和蘋果的成功産品前,試圖把 Arm 用到伺服器和電腦上的嘗試已有多年,參與者包括高通、AMD、Marvell 等。

Griviton 和 M1 這兩個裡程碑産品出現後,市場重燃了對 Arm 進軍伺服器和電腦桌面的信心。高通在去年 5 月和微軟達成合作,開發支援 Windows 系統的 Arm CPU,得到作業系統支援是電腦 CPU 成功的關鍵。今年 4 月,高通又以 14 億美元收購了一家做 Arm 電腦 CPU 的企業 Nuvia,這是一家成立于 2019 年的新公司。

稍早的 2018 年,英特爾前總裁 Renee James 創立了 Ampere Computing,主營 Arm 伺服器 CPU,這家公司在去年宣布,它已與微軟雲和騰訊雲簽約。

在中國市場,CPU 新公司成批湧現,還和中美科技競争有關。它給 CPU 等大晶片的創投活動帶來了政策利好、資本熱情、人才和最重要的市場需求。

從 1990 年代中期起,中國就在嘗試開發自己的 CPU,參與者多為高校或國企。20 多年裡誕生了龍芯、飛騰、兆芯、海光等公司,它們主要服務信創市場,規模并不大。飛騰 2021 年營收為 22 億元人民币。而英特爾和高通 2021 财年的營收分别為 747 億美元和 334 億美元。

但 2018 年後,中美科技競争逐漸更新,一批中國的雲計算、手機和電腦公司開始想要扶持本土晶片供應鍊,這是一個不同于信創市場的廣闊空間。

美國對華為的嚴厲制裁,又使華為海思多年培養的高端晶片人員不得不另謀出路。這給大晶片創業注入了人才。

同期,中國政府開始大力支援硬科技創業,在 2017 年成立了總金額超 3000 億元的內建電路大基金;在 2018 年宣布設立科創闆。這有利于科技公司獲得資本回報。

去年以來,網際網路平台經濟受到反壟斷和一些行業新規影響,不再有大把投資機會。本來投這些領域的美元基金、網際網路大公司的戰投,也流到了硬科技行業。

火熱的 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圖像處理器) 融資是一個例證。和 CPU 類似,GPU 本來是一個巨頭林立、格局相對穩定的領域,英偉達和 AMD 兩家公司八二開,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但中美産業鍊分叉讓市場相信,中國可能會長出自己的大體量 GPU 公司。去年一年,五家主要的 GPU 初創企業:壁仞、摩爾線程、沐曦、天數智芯、登臨總融資超過 40 億元。

赢家通吃、競争激烈

一位去年起就看過多個 Arm CPU 項目的投資人稱,他們最終決定一家都不投,他認為這些公司都基于 Arm IP 公版來開發,很難做出差異化。

一位晶片領域投資人這樣描述這批公司開發出産品後的情形:“2、3 年後,晶片做出來了,你擺一個,我擺一個,他擺一個,這樣能賺到錢嗎?最後隻能拼價格,沒有核心競争力。” 他認為,鲲鵬 920/930 和倚天 710 的開發過程培養了一批能做 Arm 伺服器 CPU 的人,在國内至少能找出 “十個團隊”,“太多了”。一些創業者賭自己能做出來,别人做不出來,他認為這是僥幸心理。這位投資人說,他們仍會在 CPU 領域出手,但需要仔細挑選團隊,找到在架構、軟硬體搭配或核心優化方面有特殊競争力的公司。

CPU 也是一個巨頭不會放棄的市場,加入戰局的大公司數量有增無減,投入也越發激進。

在電腦 CPU 市場,如上文提及,高通已與微軟達成合作,由高通操盤類似蘋果 M1 的 Arm CPU 晶片,服務使用 Windows 作業系統的電腦。這對手機 CPU 上司者高通來說是一個新的增長點,新入局的高通與原本的擂主英特爾和市場佔有率持續上升的 AMD 将會在這一領域展開較量。

在伺服器 CPU 市場,本以 GPU 見長的英偉達,也在謀劃推出 CPU,以實作黃仁勳設想的 “CPU+GPU+DPU” 的資料中心整體方案。英偉達曾想花 660 億美元收購 Arm,以補充自己在 CPU 上的技術和産品能力。雖然這一交易因遭到多國政府和大部分晶片公司反對已在今年 2 月中止,但英偉達已經宣稱,它會在 2023 年前進入 CPU 市場。

兼有 CPU 和 GPU 産品線的 AMD,也在極力擴大自己的差異化優勢,它們的伺服器 CPU 可與自家伺服器 GPU 一起優化,提升整體表現。根據 Mercury Research 的報告, 到今年 1 季度為止,AMD 在伺服器 CPU 市場已實作連續 12 季度的市場佔有率增長。

對所有晶片公司來說,伺服器市場的更大挑戰在于,大買家之一的雲計算巨頭紛紛自研 CPU。這包括亞馬遜 AWS 和後續跟進的華為、阿裡與谷歌。上述四家雲計算公司去年的全球市場總份額超過 60%。如果各公司的自研産品能滿足自用,這意味着超過 6 成的雲計算伺服器市場不會向第三方晶片公司開放。更壞的情況是,它們也有可能對外出售 CPU,成為晶片公司的潛在競争者,就像三星既把晶片用在自家手機上,也對外售賣一樣。

這批新的中國 CPU 公司,都處在尚未開發出産品的極早期階段。行業的第一個洗牌點,會出現在第一批 CPU 流片後,送給目标客戶測試、驗證的階段。在這道坎兒上,能獲得量産訂單的公司會直接入圍後續比賽,不能成功獲得客戶的公司中,隻有極少數有錢試第二次。這批新公司大多在去年底今年初開始投入研發,按正常節奏,洗牌最早會發生在 2024 年下半年。

為了闖過這第一道關卡,各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高薪資招兵買馬。招聘資訊顯示,此芯給資深 IC 驗證工程師開出了 3-6 萬的月薪,啟靈芯給出了 6-9 萬。一位工作 3-5 年的 CPU/SoC 性能模組化工程師在啟靈芯最少能拿到 112 萬年薪。這比晶片熱潮前的行業水準至少高出 3 倍。

過去的 CPU 市場格局是赢家通吃,第一名可能吃掉 7 至 8 成的份額,第二名有生存空間,再往下的公司要麼消亡,要麼被收購。但赢家的獎勵也格外誘人。英特爾、AMD、高通都是市值超過 1000 億美元的科技巨人。

一位出手了某家 Arm CPU 公司的投資人告訴《晚點 LatePost》,包括 CPU、GPU 在内的大晶片領域,沒投的人會覺得巨頭林立、市場化周期長,投了的人會認為國産替代勢不可擋,這都有道理。越是大機會,就越有争議性,越是小機會,反而越容易達成共識。“科技發展史,幾十年都是這樣,最後結果會說話。” 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