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5月16日報道:從3月27日算起,楊赜已經一個人在漕寶路泵站駐守了51天。

早在漕寶路還隻是一條小泥路的時候,泵站就在這了。80年代,漕寶路泵站建成投産。在一扇不起眼的銀色小門裡,這個占地面積不到1000平米的泵站卻承擔着舉足輕重的民生保障任務。“虹梅路-蒲彙塘-漕溪路,這一帶都是我們的服務範圍,面積約1000公頃。”楊赜說。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楊赜是城投集團上海環境下屬上海陽晨排水營運有限公司龍華水質淨化廠的工廠中的房間主任,公司下屬11座污水輸送泵站,肩負着徐彙龍華、長橋,闵行江川區域周邊居民區生活污水輸送的重責,總服務面積達2600萬平米。

3月下旬,上海多處居民區進行封控管理,楊赜身邊的同僚也陸陸續續被封在了小區。“總共八個人,除了我之外,另外七個人都出不來。于是在3月27日那天,我就留在了漕寶路泵站。”楊赜說,“泵站服務着附近田林、康健、虹梅、漕河泾等多個街道,居住人口密集,還有第八人民醫院等醫療機構以及隔離點、商業綜合體,泵站運維不能停!”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别看漕寶路泵站其貌不揚,但它卻是公司11座泵站“重中之重”的污水泵站,承擔着公司将近60%的污水輸送量。漕寶路泵站負責将康健泵站、微電子泵站污水提升後輸送至龍華進水泵房,最終輸送至白龍港污水廠。

疫情期間,居民基本足不出戶,污水排放量較日常顯著增大,是以,泵站的巡檢工作更不能掉以輕心。這51天裡,楊赜的生活作息規律得甚至有些刻闆:早上6點起床,例行巡視、清潔消殺、吃飯、休息、晚上11點睡覺。在工作交接日志裡,整整四頁都隻有他自己的名字,最後一名訪客登記記錄停留在三月。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泵站共有9台泵,保持4至5台常态化運作。巡檢時,楊赜會觀察水壓、電流、電壓、溫度的變化,記錄儀表的資料。泵發出隆隆的響聲,腳下的地闆也有些微顫,一台泵平均每小時可以輸送900方的水。這一個多月裡,這些泵就像忠誠又靠譜的老朋友,不知疲倦地日夜工作着,和楊赜一起默默守護一方平安。有時,楊赜也會好奇現在“外面”的形勢如何了?“臨睡前與家人視訊時,聽說最近外賣品種越來越豐富了,配送速度也越來越快了,這是好現象。”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疫情發生以來,在城投集團上海環境裡,像楊赜這樣堅守在崗位上的員工還有很多。水務14人在11座泵站上獨自堅守1個多月,38人承接處理方艙醫院污水,切斷病毒在污水處理環節中的傳播鍊條,保證廠區平穩運作;醫廢收運鐵軍向疫而行,確定全市醫廢的動态清零,安全處置醫廢5.4萬餘噸;11支生活垃圾專項處置團隊和中轉團隊,封閉駐廠近60天,處置固廢垃圾超104萬餘噸;更有一批90後青年骨幹,直接深入100多個方艙、隔離點,收集分析各區塊動态清運情況,日均回應收運需求上千條,暢通了資訊管道。正是默默無聞的人堅守在生産營運的前線,才守住城市安全底線。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一個人的泵站:在不起眼的小門裡,他駐守了51天

來源: 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