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幾年的網約車價格混戰,還有不少人對網約車司機的印象停留在賺錢多、時間自由、事兒少的階段。
殊不知,這麼多年下來,世間早已換了天地。而滴滴打車、一喂順風車、滴答出行等平台的網約車司機,也早已不複當初的模樣。

曾經遍地撿錢的行業,如今淪落到讓司機成為乞丐!很多人要發出質疑了,司機憑借自己的本事搶單、賺錢,為什麼要說司機是乞丐?
确實,乞丐不用付出勞動,就能得到三瓜倆棗用以果腹,而網約車司機付出時間成本、金錢成本卻連基本的生活都滿足不了。
近期網約車司機雷師傅就滿腹委屈。在5月10日晚上,滴滴駕駛員雷師傅通過平台接了一個預約用車訂單,出發時間是第二天上午八點,目的地是機場。
一看是個幾百公裡的大單,雷師傅樂開了花,心想第二天的流水有着落了。趕忙早早收車,第二天起了個大早,長途駕車一百多公裡到達乘客的上車點。
沒想到剛到乘客定位地點,就被取消了訂單。
雷師傅一下慌了神,想跟乘客聯系取消訂單的原因,但是預約單給出的乘客号碼是虛拟号。無奈之下聯系客服,過了幾個小時客服才給出了回複,說是乘客自己改簽了,是以直接取消了訂單。
平台為了補償司機,同意給對方6元的空駛費。雷師傅一下子就怒了:合着我開車來回兩百公裡,過路費都要一百塊,6塊錢打發叫花子呢?
不服氣的雷師傅特意去了解了平台的相關規定,在關于預約單這一塊,乘客其實是需要預先支付一筆費用的。
按照規定,乘客在距離指定出發時間30分鐘以上、2小時以内的時間取消訂單,需要支付的取消補償費用為APP顯示的預約用車基礎費用的20%。根據雷師傅這筆訂單總價格的預估,乘客得至少付52塊錢。
也就是說,平台枉顧規定,私吞了46塊錢,這簡直就是暴利啊,如果真照這樣來說,平台還讓司機開什麼網約車啊,直接誘導乘客取消預約單不就行了?
不花一分錢成本,就能賺到百分百的利潤。
俗話說,資本家的驅動力隻有兩個字:利益,這對滴滴打車、一喂順風車、曹操出行等平台都适用。
在很多人看來,司機隻是平台賺錢的工具,至于這個工具自己能不能吃飽,一點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