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共有二十二子,其中出生于公元618年之前(即登基之前)的隻有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李智雲5個兒子,另有17個兒子出生于做皇帝之後。
除了李建成、李元吉因玄武門之變被殺,李玄霸、李智雲、李元亨、李元方早夭外,至李世民登基,尚在世的兄弟還有十五人。我們就依次來說說這十五個人的結局。
1.李元景:618-653,莫嫔生,李淵第六子。620年封趙王;625年任安州都督;李世民登基後被任命為雍州牧、右骁衛大将軍;636年徙封荊王,任荊州都督;637年任鄜州刺史;高宗李治登基後,晉位司徒;653年因牽涉房遺愛謀反事件,與子李則一同被處死。
2.李元昌:618-643,孫嫔生,李淵第七子。620年封魯王;李世民登基後拜散騎常侍,改封漢王;643年參與太子李承乾謀反案被賜死。
3.李元禮:619-672,郭婕妤生,李淵第十子。621年封鄭王,李世民登基後,先後治理鄭州、徐州、绛州等,精勤善政,得到李世民的褒獎。高宗李治登基後,授司徒,與長孫無忌、李勣并為三公,兼任潞州刺史,增強了李唐宗室對朝堂的影響。672年去世,追贈太尉、使持節、大都督冀相貝滄德隸魏博等八州諸軍事、冀州刺史,陪葬獻陵,谥号為康。
4.李元嘉:619-688,宇文昭儀生,李淵第十一子。621年,封宋王,後徙徐王;好學問,擅草書,喜繪畫;635年,任右領軍大将軍;次年改封韓王、任潞州都督;高宗末年,轉任澤州刺史;武則天主政時,進太尉、定州刺史;688年,李元嘉之子李撰與太宗之子越王李貞等糾結李氏宗親反對武則天,兵敗後,李元嘉被捕并賜死。
5.李元則:620-651,王才人生,李淵第十二子。621年封荊王,633年任豫州刺史;636年,改封彭王,任遂州都督;因穿戴僭越而免官。643年,任澧州刺史,開始精勵政務,名聲顯著。651年,去世,追贈司徒、荊州大都督,陪葬獻陵,谥号思。
6.李元懿:620-673,張寶林生,李淵第十三子。621年,封滕王;633年,授兖州刺史;636年,改封鄭王,曆鄭、潞二州刺史;649年,加實封滿千戶。總章中,累授绛州刺史。數斷大獄,甚有平允之譽。唐高宗嘉之,降玺書褒美,賜物三百段。673年,薨,贈司徒、荊州大都督,谥号為惠,陪葬獻陵。
7.李元軌:?-688,張美人生,李淵第十四子。623年,封蜀王;625年,徙封吳王;633年,任壽州刺史;636年,改封霍王,任绛州刺史,不久轉任徐州刺史;649年,唐高宗繼位,任定州刺史。突厥攻撃定州,元軌開城門偃旗息鼓。突厥疑惑,沒敢入城,于夜間遁走。685年,加司徒,轉任襄州刺史、青州刺史。688年,越王李貞兵敗,李元軌以同謀之罪遭連坐,流放黔州,載于檻車,路經陳倉而死。
8.李鳳:622-675,楊美人生;李淵第十五子。623年,封豳王;631年,任鄧州刺史,此後曆官虢州、豫州、宋州、壽州、青州五州刺史;636年,改封虢王;675年。在洛陽去世,年五十三;唐高宗追贈其為司徒、揚州大都督,谥号為莊,陪葬于獻陵。
9.李元慶:623-664,劉婕妤生;李淵第十六子。623年,封漢王;625年,改封陳王;635年,任趙州刺史。636年,改封道王,任豫州刺史;653年,任滑州刺史的治績被唐高宗得知,賜物二百段。曆任徐州、沁州、衛州刺史。664年去世,追贈司徒、益州都督,陪葬獻陵。
10.李元裕:624-665,崔嫔生;李淵第十七子。631年,冊封郐王;637年,授鄧州刺史,冊封鄧王,遷梁黃二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後,先後治理壽州、襄州和兖州;665年去世,追贈司徒、益州大都督,谥号為康,陪葬于獻陵。
11.李元名:?-689,小楊嫔生;李淵第十八子。貞觀五年,封谯王,曆任諸州刺史。垂拱年間,曆任青鄭滑三州刺史,政理平和,授司空。載初元年,受到酷吏丘神勣構陷,坐罪被殺。
12.李靈夔:625-688,宇文昭儀生;李淵第十九子。好學問,善草書、隸書,通音律,有美譽,和同母兄韓王李元嘉十分友愛。631年,封魏王;636年,改封燕王,任幽州都督;640年,徙封魯王,任兖州都督;655年,轉任隆州刺史,曆任绛州、滑州、定州刺史;685年,為太子太師,轉任邢州刺史 ;688年,聯合越王李貞起兵反對武則天,事洩被捕,流放振州,途中自殺。
13.李元祥:626-680,楊嫔生,李淵第二十子。631年,封許王;637年,徙封江王、任蘇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後,曆任金州、鄜州、鄭州刺史。李元祥性格貪婪、好搜集金寶,貪得無厭。與弟弟滕王李元嬰、侄兒蔣王李恽、哥哥虢王李鳳以貪欲暴虐聞名。李元祥逝世于680年,追贈司徒、并州大都督,陪葬獻陵,谥号安。
14.李元曉:?-678,魯才人生,李淵二十一子。631年,封密王;635年,任虢州刺史,後遷澤州刺史;唐高宗即位,曆任宣州、徐州刺史;678年,卒于任上,追贈司徒、揚州大都督,谥号為貞。
15.李元嬰:628-684,柳寶林生,李淵第二十二子。639年,封為滕王,封地滕地(今山東滕州),李元嬰在滕州建立行宮,命名滕王閣,也是第一處滕王閣;641年,遷金州刺史;652年,遷蘇州刺史;653年,遷洪州都督,建第二處滕王閣;662年,遷隆州刺史,建第三處滕王閣。684年,滕王李元嬰薨逝。
由上可以看出,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對于兄弟還是不錯的,除了漢王李元昌參與太子李承乾謀反案被賜死外,其餘諸王在貞觀年間均有不錯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