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健康課堂|7種“催老劑”就藏在日常飲食中

作者:齊魯壹點
肝髒“催老劑”:酒精

喝酒的确會傷肝,這是一個已經确定的命題。無論是白酒、啤酒還是紅酒,其中都會含有很大一部分酒精物質,而酒精物質(乙醇)中90%都要在肝髒中代謝,而且酒類制品中還含有一些甲醇和醛類物質,這些物質也要通過肝髒代謝。乙醇代謝過程中産生的自由基增多,自由基的過量産生導緻了氧化應激狀态。

氧化應激是導緻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它會損害脂肪組織、DNA和蛋白質,進而導緻年齡老化有關的疾病。

人體肝髒的解酒能力是有限的,長期酗酒導緻大量酒精在體内堆積,會給肝髒造成極大負擔,很容易導緻肝細胞受損,輕者導緻酒精肝,重者還可能引發嚴重肝病。也許有人說,酒多喝傷身,小酌怡情,殘酷的現實是,酒隻要喝了就有傷害,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一滴不沾才健康。

心髒“催老劑”:反式脂肪

2017年JAMA Cardiology(心髒病學)刊登的一項研究指出,全面的反式脂肪禁令有助于降低心髒病、中風發病率。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和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比較了紐約地區和無反式脂肪限制地區的人群生活狀況。研究發現,在實施限制三年或更長時間後,生活在限制區域的人群與那些沒有限制的地區人群相比,因心髒病和中風住院人數明顯減少。綜合比較相差約6.2%。

反式脂肪有兩個來源,一是天然食物,二是加工來源。我們需要控制的主要是人工合成的。

昆明市兒童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周琳在接受都市條形碼采訪時談到:“配料表當中,包括人工植物油、人造黃油、人造奶油、起酥油、植脂末這些是比較常見的配料,都是人造反式脂肪。”衛生主管部門規定,每人每天攝入的反式脂肪不應超過2.2克,過多攝入将有損健康。是以,零食、甜品等還是少吃為妙,如果要吃,在購買時一定要先檢視配料表。

皮膚“催老劑”:甜食

現在很多人相信糖會加速皮膚的衰老,是以很多人開始抗糖。糖為什麼會成為導緻皮膚衰老的兇手呢?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婦科副主任醫師鄒穎曾談到,很多女性特别喜歡吃甜食,但甜食在進入人體後,經過身體的消化,會産生糖化作用。這種糖化作用會随着血液的流動,附着在蛋白質上,而糖類與蛋白質結合,會使保持皮膚彈性的膠原蛋白發生裂變,最終皮膚便表現出暗黃、皺紋、松弛、毛孔增大等問題。另外,如果攝入過多的糖分,還會影響體内激素平衡,皮膚狀态會變差,容易出現痘痘、暗瘡、黑色素斑等問題。

是以,更年輕的女性由于體内激素水準失衡,新陳代謝速度下降,蛋白質的生成速度跟不上體内糖化産物的累積,皮膚看起來便顯老了。

是以,平時應該限制添加糖、精制糖的攝入,比如甜飲料、點心、餅幹、糯米類的食物要少吃。

胃“催老劑”:高鹽飲食

鹽可以說是我們生活中的“老朋友”了,家家戶戶都缺不了它。鹽不僅可以豐富菜肴的口感,适量攝入鹽,還有助于維持身體内環境的穩定,對健康十分重要,但長期高鹽飲食對胃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食鹽的高滲透壓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損害,出現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壞死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改變,同時還能使胃酸分泌減少,胃黏膜易受攻擊。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馬冠生談到,高鹽飲食可影響前列腺素E2的合成,如果體内缺乏這種物質,可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高鹽還會成為緻癌物質的“幫兇”,增加緻癌物的緻癌作用。在中國、日本、意大利、法國、英國和美國等國家進行的10多項研究發現,高鹽和鹽腌食品是胃癌發病的危險因素,可以使胃癌發生的危險增加2-6倍。是以,平時應該清淡飲食,少吃鹽腌食品。

建議糾正重口味的習慣;借蔬菜本身的風味提升菜的口感;用醋、檸檬汁等酸味調味汁替代部分鹽和醬油;選低鈉鹽,同時警惕調味料、包裝零食中的隐形鹽。

食道“催老劑”:燙食

“趁熱吃”“趁熱喝”是國人千百年來的飲食習慣,然而世界衛生組織提出警告,食物最好别超過65℃,會增加罹患食管癌的風險。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消化内科主任醫師李恕軍談到,食管的表面,覆寫着嬌嫩的黏膜,食物的溫度對它有很大影響:10℃-40℃最合适;50℃-60℃勉強能耐受;65℃以上,會造成燙傷。不要以為65℃溫度很高,一個熱餃子就能超過這個溫度。食物溫度過高,會灼傷食管黏膜并使之出現發炎、壞死,長期下去就有可能發生癌變。

食道、胃等消化器官的人體“感受度”比較差,即使食道燙傷了,人體也很難有知覺,即使出現微小病變也并不容易被我們察覺。是以,吃飯最适宜的溫度就是不涼也不熱,我們的嘴唇剛好能感覺到它是溫的,這就是最适宜的。平時吃東西的時候,不要太着急,放一放,涼一涼,用嘴巴抿一下,覺得不燙了再入口。

腸道“催老劑”:飲食不當

身體上最大的免疫器官就是腸道,腸道中菌群環境穩定,維持各個器官正常運作,防止緻病菌入侵。不過随着年齡增長,再加上不良的飲食結構、壓力太大、暴飲暴食和熬夜、不節制的吸煙酗酒以及負面情緒等,都會擾亂腸道微生态環境,使得腸道老化,進而各種問題随之而來。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醫師王曉軍說,正常人的“腸道年齡”與其生理年齡相差不大,但随着年齡增長,生活工作壓力增大,加之飲食不當,腸道内有益菌群數量減少,而有害菌群不斷增多,最後導緻腸道菌群失調,腸道功能出現“老化”。

在武漢部分醫院消化内科門診,治療便秘的年輕女性占了就診人數的半數,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的腸道功能出現了老化。王曉軍說,胃腸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和吸收組織器官,其蠕動講究規律,不少年輕人偏食、過度節食、不科學減肥、酗酒、抽煙、過度熬夜,這些無“章法”的生活方式給胃腸道帶來極大負擔和刺激,導緻其“腸道年齡”大大超過實際年齡。

建議平時規律飲食,保證膳食纖維攝入,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主食三分之一為粗雜糧。

肺“催老劑”:廚房油煙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二部醫師陶新曹談到,廚房油煙對人的影響,從小了說對鼻、眼、咽喉黏膜有較強的刺激,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長期油煙的吸入還可以導緻慢阻肺。嚴重些還可能引起食欲減退、心煩、精神不振、嗜睡、疲乏無力等症狀,醫學上稱為油煙綜合征。

做飯時不能隻開抽油煙機,最好同時打開廚房的窗戶。炒完菜抽油煙機再開10分鐘。平時能吃炖菜、拌菜就不炒菜,因為隻要炒菜難免會有大量油煙。一定要炒菜,油溫控制在五六成熱即可。即油入鍋後,拿一小片蔥皮扔入鍋中,如果蔥皮四周冒出許多泡泡,就要在變色前将食材下鍋。此外,每個月清洗一次抽油煙機過濾網,避免影響抽油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