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作者:貴州畫報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在黔中腹地,有一個名叫草塘的千年古鎮。在古鎮四周,分布着數十個自然池塘和人工池塘,因七十年代造田運動,許多池塘被填埋,違背自然規律的填塘造田造成經常出現長時天幹易成旱災、短時瀑雨也成水災,幾十年來老百姓都說“好個三佰澇、十年九不靠”“好個三佰澇、三年兩不靠”,數十個自然池塘和人工池塘中,尤以古草塘、龍見塘、馬露塘、葉家塘、普安塘、龍馬塘、金竹塘、珍珠塘、天心塘、贖珠塘、蓮花塘和牛王塘最為有名,被人們稱為十二草塘。千年古鎮因草塘而遠近聞名,宋初土司政權草塘平夷宣撫司也因古草塘而得名。秦漢以來,草塘一名被人們沿用至今,草塘的傳奇故事也被古鎮人代代相傳。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古草塘位于猴場鎮三百鬧大田壩中,遺址現為一長12米,寬10米的水浸池塘。據《桑梓述聞》和民國《甕安縣志》記載,古草塘曾塘長數裡,濕地水草綿延,彌望平蕪。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明代文人傅億《蔔居草塘》詩贊草塘“山深車馬稀,土腴稻粱美。結廬倚土岡,開軒臨曲水。日斜牛羊歸,月出釣絲理”的美麗田園風光。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秦漢記憶”區域的古草塘項目占地400畝,項目包括秦代園、漢代園、八卦迷宮、草塘鬼方棧道、草塘郵亭、清風茶軒、古水文化展示牆、古草塘舊址亭、牂牁文化圖騰柱、古法養生園等項目,該項目正在規劃建設中。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穿過大戲樓兩旁古邑核心區(“土司記憶區”“明清記憶區”)的天興塘,位于毛澤東行居門口。原天心塘講述的是烈女阿金的故事,但經過研究其故事偏于鬼怪,不适宜做旅遊開發,是以沿用其名字,但其寓意,根據其在古邑中的位置,取“天心聖賢”之意。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馬露塘位于葉家塘(下司水庫)下遊,中心位置在馬露村民組寨邊上。相傳北宋初年,武昌都總管昭武大将軍宋景陽征南至草塘,時遭天旱。在踏勘水源時,因秧雞引路,馬踏露泉彙內建塘。後有石馬浮出塘面,人們認為天降祥瑞,燒香祭祀,并取塘名為馬露塘。

普安塘位于草塘下司社群桶井灣組,座落于草塘古邑景區遊客接待中心東南側。普安塘内地下水的自然出露點較多,水量充沛,塘水溢出彙成溪流注入草塘河。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葉家塘現名為下司水庫。早在下司水庫修建前,這裡就有一口塘名曰葉家塘,葉家塘邊的住戶大多姓葉。葉姓人家喜愛種茶,房前屋後,村寨四周都栽種了茶樹,因而這個地方又叫茶葉林。葉家塘改建下司水庫建設時間長達8年。2011年又重新對大壩進行改造加強,下司水庫庫區除大壩一方外盡為松林環繞,庫岸彎曲,岔港較多。庫邊遍布森林,環境幽靜,水鳥翩翩,漁翁撒網,夕陽西下,水天一色。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金竹塘原名金竹水,即現猴場鎮金竹村委會住地附近的幾個池塘。源于地質奇觀珍珠泉的金竹塘,湧水量較大,當地群衆攔水成塘,喂養魚蝦。金竹水有三個泉眼,彙內建塘,還是草塘河的一個主要源頭。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珍珠塘又叫珍珠泉,位于甕安縣猴場鎮八一國小旁的農田邊田壩中,泉眼寬約2米,長約3米,至今呈原始狀态。珍珠塘出水量較大,泉水由塘底不斷外湧,随着湧水伴着從不間斷的珍珠一個接着一個,有大有小。如在塘邊用雙手拍掌或雙腳跳踩,珍珠會增加湧冒的數量和頻率,拍掌和跳躍越重,湧冒越多越快,因而又叫“喜客塘”,也名 “水上花”。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龍馬塘位于草塘社群雙水井處,龍馬塘中有兩股泉眼,泉水四溢,湧水豐沛,形成沼澤濕地,水草繁茂。這裡曾經是草塘自來水的主水源點,由于鎮區擴大,人口增加,因其泵站管線小輸水距離長而放棄,改用葉家塘(下司水庫)為人飲水源。龍馬塘的泉井也冒“珍珠”,與金竹水、水上花等珍珠泉組成草塘珍珠泉群落。一般珍珠泉相對獨立,唯有這一帶成為珍珠泉群,是非常難得的地質奇觀和旅遊資源。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贖珠塘有三個泉井湧水而出,泉水清涼回甜,是草塘鎮裡居民的飲用水源點。草塘古鎮滿街大小茶館的“泡和涼茶”必言明水是來自贖珠塘。流經千年古邑草塘的有一大一小兩條河流。大的叫草塘河,源頭在蓋頭山下的金竹水。小的叫木瓜河,木瓜河嚴格意義來講不算河,隻能算溪,源頭來自王家沖。流經贖珠塘時水量得到極大補充,是以贖珠塘可以說是木瓜河的主要源頭。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蓮花塘位于草塘東面近郊,是草塘的鄉愁記憶。蓮花塘因塘中蓮花的美麗奇特而得名,塘畔是著名的草塘中學。蓮花塘不僅是一片荷塘景色,還是古鎮人親水的好去處,為了保佑平安,有人在深水旁立有“阿彌陀佛”石碑,一是起“佛鎮”作用,二是起警示作用。後來人們把“阿彌陀佛”叫成蓮花塘邊的一個别稱。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牛王塘位于草塘北面近郊陳家灣村民組,背靠大坡,面對一土丘,為當地風水寶地。當地人稱這個土丘為“當門寶”,“當門寶”上長滿古柏樹。前面,就是一望無際的三百鬧大壩。在古泉的後方,一座山脈由高到低,呈幾個階梯逐漸降低高度,一直延伸到泉眼處。史書記載,在草塘有一個天池,這個天池位于陳家灣後山,山頂有池,“廣百餘丈,深莫測。久雨水清必晴,久晴水濁必雨。” 這個天池與晴雨石遙相呼應,成為明清時期著名的一景。

在黔中腹地,邂逅草塘的傳奇故事

草塘,曾數度見證刀光劍影與南國烽火,伴随千年古鎮的興衰嬗變,流淌着夢幻與傳奇,煙波蕩漾,風雨兼納,積澱了千年古邑豐富多彩的文化和曆史。

編輯/王文竹

校對/許婷

一審/廖迅

二審/夏進

三審/吳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