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盼了1年,終于又到白蘆筍季!全世界的尋鮮味蕾蠢蠢欲動,一齊向這尤物進發。

鮮甜脆嫩、通體幼白,人們稱它是“可食用象牙”。吹彈可破、柔若無骨,它被贊作“貴族白美人”、“蘆筍中的愛馬仕”,是“白色黃金”。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seul&SEUL

White Asparagus Trio 白蘆筍三重奏

每年4月下旬到6月,短短6、7周的時間,就是一年一度的白蘆筍季。名廚老饕們奔赴歐洲,就為了這場短暫的蘆筍狂歡。而在對白蘆筍最狂熱的德國,穩重内斂的德意志朋友甚至專門為白蘆筍搞一場盛大狂歡節。

它價格高昂,今年蘆筍季,白蘆筍在德國每公斤售價17.99歐(約合人民币126元)。在歐洲米其林三星餐廳,一盤以白蘆筍為主角的菜品,叫價百來歐元也不稀奇!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白蘆筍,真有這麼誇張?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打開某寶搜尋白蘆筍,本以為會貴到立馬撤退,沒想到餐廳裡風光無限的它,零售價還不到20元一斤,就快與青蘆筍齊平(青蘆筍售價每斤15元左右)。

歐洲的“蔬菜貴族”在國内何以跌落神壇?原來咱們大山東就是蘆筍之鄉,中國有1300萬公頃的蘆筍種植面積,年産455萬噸白蘆筍,其中90%出口至外國(資料來源:德國之聲2018年4月9日報道)。大陸出的白蘆筍物美價又廉,品質可不輸歐洲貨!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seul&SEUL | 2022白蘆筍季新品

一年一度白蘆筍季,嘗鮮隻剩60天!守着優質的白蘆筍田,這個春天,跟着美食台,共赴白蘆筍之約!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阿德裡安·庫特,《蘆筍》(1697)

其實白蘆筍與我們常見的青蘆筍本是同根生,但大家偏對白色的趨之若鹜。有人猜它是“智商稅”:難不成換身皮膚就能擡身價?

還真别說,等了解白蘆筍是如何“美白”的,誰都得歎一句“貴有貴的道理”!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衆所周知,白蘆筍這位貴族白美人,是名副其實的“見光死”。從種植到采收,一生見不得光,稍有不慎見光變綠,價格就要“大跳水”。

尤其是4-6月的生長采收期,白蘆筍竄得飛快,為了防止白蘆筍破土變色,需要每天派專人巡查。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采收就更誇張了,為了避免見光,這一浩大工程通常會在淩晨三點開始,采收大軍左手刨土,右手執鏟,浩浩蕩蕩巡查壟上。白蘆筍身嬌肉貴,瓷兒娃娃似的一碰就碎,看見冒頭的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翼翼給它扒出來。

人類都已經從工業革命跨越到科技革命了,白蘆筍依然隻能靠全人力種植采收。可以說,白蘆筍這身雪白肌膚,是靠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換來的!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此外,白蘆筍培育期極長。

在培育的頭兩年,蘆筍是不成形的,第三年出土的蘆筍才像樣,夠格拿到市場上售賣,但再過兩年就又不合格了。同一塊地,五年中隻能賣兩三年的收成,豈能不貴?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如此小心地伺候,回報也很豐厚。

老了的綠蘆筍吃起來就像嚼樹皮,白白胖胖的白蘆筍口感更溫柔,水分足又多汁,刨掉外面一層纖維,嫩到一掐一包水兒,咬在嘴裡滿是清脆鮮甜!這種清新如少女的美妙觸感,讓世界名廚為之癡迷。

然而,白蘆筍的賞味期很短暫,每年隻在4到6月份之間有6、7周的時間可以吃到,物以希為貴,白蘆筍身價自然又漲了一漲。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除了滋味的美妙和與衆不同,白蘆筍營養也十分豐富。

雖不含葉綠素,卻含有硒、碘等微量元素、多種氨基酸、蛋白質、葉酸、皂類化合物和維生素,且含量是一般的蔬菜不能比拟的,低糖、低脂肪、高纖維、高營養,無愧歐洲“蔬菜之王”美名。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放眼全球,歐洲人(尤其是德國)對白蘆筍最狂熱,可想吃到鮮甜幼嫩的白蘆筍,非得去歐洲嗎?

全球有超過10個國家出産白蘆筍,從氣候、土壤及培植技術上來說,德國黑森林、意大利Veneto及法國南部出産的最矜貴。但在這個季節,想吃正經白蘆筍卻不必“打飛的”出國,大陸山東,就是名副其實的白蘆筍之鄉。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眼下正值白蘆筍采收期,山東省定陶縣1500畝白蘆筍進入采摘季,據當地白蘆筍種植戶介紹,在每年80天左右的采收期中,一畝地可采收白蘆筍2000斤-3000斤,能賣到七、八千塊錢。

黃河沖積土提供溫床,本土種植本土售賣,“蘆筍貴族”也能物美價廉。此時,倫敦白蘆筍售價在每千克22.9鎊左右(約合人民币190元每千克),但在某寶上40元就能免郵到家,誰能不心動?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對于餐廳來說,每年不過6、7周的白蘆筍季,是春夏之交的盛事,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應對。時令菜單一般趕在5月前上線,白蘆筍的靓照永遠是頭版頭條。

品嘗新鮮度是最重要的,對于白蘆筍這種時令恩物,最好學會做減法。料理白蘆筍,最重要的是突出其幼嫩鮮甜,任何繁複調味都是亵渎,簡而言之,白灼最佳。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白灼白蘆筍

用刨刀刨去白蘆筍表皮的纖維,切除根部纖維多的地方,隻保留清脆的内芯。鍋中燒開水,加一大勺海鹽,一點點檸檬汁,放入白蘆筍煮5分鐘,撈出瀝幹水。

用刀輕輕一劃即可破開柔嫩肌膚,入口隻需輕輕一嘬,就能收獲一包鮮甜汁水,美妙絕倫。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白蘆筍配荷蘭醬汁

歐洲人将此事演繹得精妙,料理白蘆筍的方式與對白蘆筍的狂熱态度形成鮮明對比。他們摸透了白蘆筍的脾性,遵從“大道至簡”,白灼白蘆筍配荷蘭汁是春季餐桌上不敗的神話。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幼滑的荷蘭醬汁是白蘆筍的最佳拍檔

荷蘭汁(Hollandaise Sauce)的做法并不複雜:西式白醋10ml配3粒白胡椒,煮至汁水減半,過濾至蛋黃中(2顆即可),加少量紅椒粉,隔水加熱打發。

打發後的蛋黃加入融化的黃油200g,加少量鹽與檸檬汁調味攪勻即可。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煎白蘆筍配三文魚

白蘆筍本身味道清淡,很适合搭配海鮮。簡單煎制能賦予白蘆筍淡淡的煙熏風味,常與煎三文魚搭配,清新中帶着煙火氣,妙不可言。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seul&SEUL

White Asparagus Sous-vide Egg 白蘆筍有機溫泉蛋

白蘆筍56℃低溫慢煮1小時,風味更突出

Fine Dining對待白蘆筍則更慎重,以低溫慢煮替代旺火滾水,最大程度減少白蘆筍水分的流失,保留其幼滑口感與清爽風味。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seul&SEUL

White Asparagus Trio 白蘆筍三重奏

白蘆筍低溫慢煮,伊比利亞5J火腿炖湯,搭配配蘆筍脆片

白蘆筍濃湯在西餐廳中十分常見,以蘆筍莖與奶油、黃油及高湯做成濃湯,再以最嫩最甜的白蘆筍尖入湯,步驟稍顯繁瑣,卻能将白蘆筍的風味倍數放大。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涼拌雙色蘆筍

入鄉随俗,白蘆筍也有許多中式做法,就像對待春筍一般,清炒、涼拌、煮湯、油焖都不算辜負。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菁禧荟·白蘆筍炝竹蛏王

上海米其林一星潮汕菜菁禧荟,則運用中式烹饪哲學賦予白蘆筍中國味道。繼上湯、刺身後,又以“油炝”手法征服這一春日尤物。

愛爾蘭竹蛏王,肉質鮮甜脆爽,白灼後與多汁白蘆筍油炝,雙倍鮮甜,味蕾即刻舒展。

蔬菜界的“愛馬仕”,歐洲人的智商稅?

我們習慣于用某種食物去定義時間,白蘆筍的美妙,就專屬于暮春與初夏的焦點。

限定美味過時不候,趁着白蘆筍正當季,抓緊時間享用吧~

白蘆筍食用TIPS

· 如何挑選白蘆筍?

白蘆筍的“身段”越順直越好,身型越粗壯的越好,以帶有天然的清香味、入口甘甜為佳。

· 白蘆筍有哪些部分可以吃?

白蘆筍根部與外皮纖維較粗,為不影響口感,食用前應先去除。切去白蘆筍根部,用刨刀削去外皮作簡單處理。

刨皮時,将蘆筍平放,從筍尖處開始向蘆筍根部方向操作會更省力。

· 白蘆筍如何儲存?

洗淨的蘆筍焯水後迅速放入冰水中降溫,瀝幹水分後放入保鮮袋密封,存入冰箱冷凍層,随吃随取。

文|Ruka

部分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