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作者:史記曆史

1976年2月2日,中共中央正式釋出一号檔案,引起了全國上下的目光。

這個時候,周總理剛剛去世,毛主席身體也很不好,大家都知道這一号檔案将決定新中國未來多年的發展,是以都十分關注。

一号檔案隻有兩條内容,其中第一條是“由華國鋒同志任國務院代總理”。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華國鋒

對于這一條内容,大家都表示了解,周總理已經去世了,華國鋒有資格也有能力擔任總理。

不過随後的第二條内容,卻讓衆人全都大吃一驚,因為這第二條内容竟然是,“經毛主席提議,由陳錫聯同志主持中央軍委工作”。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陳錫聯

要知道在此之前是葉劍英元帥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這怎麼突然變成陳錫聯了。

陳錫聯雖然也是能力出衆的老同志,可和葉帥比起來還是差了點。

一時間,許多人對于這項決定十分不解,不明白毛主席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選擇把兵權交給陳錫聯。

大多數人都覺得陳錫聯沒有資格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甚至還有人造謠說是陳錫聯在“奪權”。

那麼毛主席為什麼要把兵權交給陳錫聯呢,陳錫聯又是何許人,能被毛主席如此信任呢?

14歲加入紅軍,20歲任師長

1915年1月,陳錫聯出生于湖北黃安彭家村,即今天的紅安縣。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提到紅安縣,大家可能感到非常熟悉,黃麻起義便發生在這裡,是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國家主席以及陳錫聯、王建安等223位将軍的家鄉,甚至有“中國第一将軍縣”之稱。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董必武

和大陸許多優秀将領一樣,陳錫聯出身貧苦家庭,父母都是備受壓迫的農民,生活非常艱苦。

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便在務工的時候不幸重傷身亡,隻留下母親和四個孩子艱難生活。

為了照顧好四個孩子,陳錫聯的母親除了種地,還要盡全力打零工來養家糊口。

然而在那個時代,女性地位是很低的,一個女人想要養活四個孩子是非常困難的,是以陳錫聯一家常常忍饑挨餓,有時候甚至還要出去要飯。

為了幫助母親分擔生活的壓力,年幼的陳錫聯隻能到地主家養牛,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這樣的生活是十分凄慘的,地主稍有不順就會對陳錫聯打罵,常常把陳錫聯打得一身傷,根本就不在意陳錫聯的死活。

在這些地主眼中,就算把陳錫聯打死了,也不是什麼事,大不了賠點錢就完事了。

剛開始的時候,年幼的陳錫聯還告訴母親,母親雖然心疼卻也沒有辦法,隻能抱着陳錫聯哭泣。

後來在被打後,為了不讓母親傷心,他就把傷口偷偷蓋住,忍着疼不告訴母親。

有一次,地主把他打得遍體鱗傷非常嚴重,根本沒辦法藏住傷口,他就偷偷躲在牛棚裡睡覺,等傷口好了點才回家。

這樣的生活讓陳錫聯從小就立志,長大後一定要解放像他一樣被地主階級欺負的貧苦百姓。

後來,他聽說了紅軍和遊擊隊,知道這是一支為人民當家做主的隊伍,于是他便想方設法地打聽這支隊伍的消息,想要加入他們參加革命。

1928年4月的一天晚上,僅僅13歲的陳錫聯摸黑一個人到了幾裡外的肖家寺,找到了駐紮在這裡的黃坡縣遊擊隊,強烈要求加入遊擊大隊。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詹才芳

得知了陳錫聯的要求後,遊擊隊大隊長詹才芳好奇地問道:

“你這麼小,為什麼一定要加入遊擊隊呢?”

陳錫聯直接掀開自己的衣服,将滿身的傷痕給詹才芳看,并說道:

“我8歲就給地主放牛,他們天天打我,你們不是專門打地主幫窮人的隊伍嗎,我要和你們一起幫助窮人。”

看到陳錫聯滿身的傷痕以後,詹才芳既心疼又憤怒,沉默了許久才緩緩說道。

“孩子呀,你是好樣的,不過你太小了,等明年你來了,我一定讓你加入隊伍。”

詹才芳深知參加革命有多麼危險,陳錫聯才13歲,太年輕了。

陳錫聯隻好點頭同意,在部隊呆了幾天後,就被詹才芳親自送回了家中。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陳錫聯故居

回到家後,陳錫聯每天都期待着能夠快點長大,早日加入紅軍參加革命。

不過當他的母親知道兒子的想法後,堅決反對甚至用繩子把陳錫聯綁在家裡。

這是因為她比兒子更清楚,參加革命有多麼的危險,她不能失去自己的兒子,但是她也沒有想到,陳錫聯參加革命的決心會那麼堅定。

1929年4月,在家呆了一年的陳錫聯再也等不了了,于是便尋找機會偷偷離開了家,加入了黃坡縣遊擊隊。

加入遊擊隊後,他主動學習各種知識,積極參加各種革命活動。

這年秋天,陳錫聯所在的部隊編入了紅一軍第一師三團,師長便是徐向前。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徐向前

在徐向前的帶領下,陳錫聯和戰士們一起三出平漢路,打敗了許多敵軍。

雖然陳錫聯年齡很小,但是作戰卻非常勇猛,一點也不怕敵人。

在1930年9月,第三次出擊平漢路之時,15歲的陳錫聯還俘虜了一個敵軍,并繳獲了一隻套筒。

在這年,他也憑借在戰場中的優秀表現,成功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甚至連營長高漢楚都在一次戰後總結中誇獎他,“小胖人小志氣大,戰鬥起來很勇猛,我看他就像個小鋼炮。”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陳錫聯與王近山

就這樣,陳錫聯有了“小鋼炮”這個綽号,而且漸漸傳播開來。

1931年,紅四方面軍在紅安成立,陳錫聯被編入第十師30團,成為了一名班長。

1932年8月,蔣介石調集30萬大軍對紅軍進行第四次“圍剿”,陳錫聯擔任30團連指導員,帶領連隊戰士在最前線與敵軍激戰。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蔣介石

1933年,紅四方面軍進行整編,陳錫聯被任命為30軍88師263團政委,這時他才18歲,足可見陳錫聯的表現有多麼優秀。

1935年3月,為了配合中央紅軍長征,陳錫聯接受指令帶領一個團與敵軍鏖戰,成功掩護中央紅軍北上。

不過由于太過勞累且身體有傷,陳錫聯一連十幾天高燒不退,身體變得非常虛弱,隻好住院進行休養。

出院後,他被任命為紅軍第10師師長。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陳錫關聯員戰士

在紅軍時期,陳錫聯表現出色,是以才能在20歲就任師長,但他在抗日戰争中的表現卻更加出色,尤其是陽明堡戰役,連國民黨蔣介石都對他誇獎不已。

抗日屢屢立功,虛心請教毛主席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陳錫聯所在的部隊改編為八路軍第129師769團。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盧溝橋

陳錫聯任769團團長,全團共2000多個人,都是曾和他一起浴血奮戰的紅軍戰士,戰鬥力非常強。

随後全團都被派往前線,由陳錫聯帶領與日軍作戰。

1937年10月,日軍突破山西省北部的國民黨防線,繼續南下,侵占了代縣和崞縣,國民黨退守忻口一帶。

陳錫聯聽從師長劉伯承的指令,帶領769團在代縣和崞縣以東地區,從側面攻擊南下的日軍。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劉伯承

10月中旬,陳錫聯帶領隊伍到達蘇龍口、劉家莊地區,他發現代縣和陽明堡的日軍經常在附近的公路運輸兵員和辎重,這讓他格外注意日軍的動向。

這段時期,天空中經常有日軍飛機飛過,頻繁轟炸忻口的國民黨部隊。

經過仔細偵查,他發現日軍的飛機都是從陽明堡方向飛來的,是以他判斷日軍的機場就在陽明堡附近。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陽明堡

于是,他立馬派出偵查經驗豐富的二營長孔慶和三營長趙崇德,爬到附近的山頭上觀察。

兩人剛小心地爬到山頭上,就看到了在陽明堡鎮南邊有一個機場,日軍的飛機正在加油起飛,降落的飛機則在進行維修。

随後兩人趕忙把這個發現告訴了陳錫聯,戰士們都非常激動,紛紛表示要消滅日軍這個機場。

陳錫聯心中也十分高興,日軍的飛機轟炸對國共兩黨的軍隊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如果能消滅這個機場,那麼将會對日軍造成嚴重的打擊。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不過陳錫聯并沒有沖動,他先是讓戰士們找陽明堡附近的村民打探日軍機場的消息。

從村民口裡得知了機場的日軍守衛較弱,整個機場隻有200多個日軍,但在陽明堡卻駐紮着不少的日軍。

得到這個消息後,陳錫聯當即決定夜襲日軍機場,消滅日軍所有飛機。

10月19日晚上,陳錫聯帶領戰士們借助夜色掩護,悄悄前往陽明堡日軍機場。

因為陽明堡駐紮着不少日軍,是以他們必須速戰速決,以最快的速度摧毀所有飛機,是以戰士們全都輕裝上陣。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很快,戰士們就到達了機場,并在陳錫聯的帶領下将手榴彈放進了日軍所有飛機中。

随着陳錫聯一聲令下,日軍所有飛機瞬間全部爆炸,整個機場變成了一片火海。

日軍立馬集結兵力對我軍戰士進行包圍,戰士們當即與日軍激戰,消滅了大量日軍,但營長趙崇德卻在激戰中不幸犧牲。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趙崇德

此時大批日軍增援部隊正在快速趕來,陳錫聯看到飛機全部爆炸後,馬上按照計劃帶領部隊撤退,安全離開了戰場。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犧牲的八路軍戰士

整場戰鬥不到一個小時,陳錫聯就帶領戰士們摧毀了24架日軍飛機,并殲滅一百多日軍,不過我軍也有30多戰士英勇犧牲。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戰後,陳錫聯立即将戰況電報給了總司令朱德,師長劉伯承等人。

得知消息後,朱德大喜,劉伯承也連連稱贊,“陳錫聯這個769團幹得漂亮!”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全國,成為國内外的頭條新聞,是中國軍隊全面抗戰以來的又一次大勝,因為這場戰鬥,毛主席也記住了陳錫聯的名字。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毛主席

除此之外,蔣介石還給769團發放了嘉獎令,并給他們發放了獎金。

夜襲陽明堡之後,陳錫聯繼續帶領着八路軍戰士們,一次次的擊敗日軍,為抗日戰争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威震響堂鋪,大破白晉路、扼守獅垴山,這些都是陳錫聯在抗日戰争中立下的赫赫戰功,他的名字甚至令日軍感到害怕,也多次傳進鄧小平和毛主席的耳中。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毛主席和鄧小平

但他并沒有感到自滿和驕傲,因為小時候生活艱苦,陳錫聯并沒有上過學,教育程度并不好,他也知道自己這方面的缺點,經常虛心請教他人看,刻苦學習。

1943年他到了延安,進入中央黨校學習,這是他第一次進入學校,還有點緊張呢。

在這裡,他也見到了毛主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當他遇到不會的問題請教毛主席時,毛主席竟十分親切耐心地給他解答,這讓他終身難忘,對毛主席也無比敬佩。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毛主席

到了解放戰争時期,陳錫聯任縱隊司令,率軍參加了豫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衆多戰役。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孫殿英

尤其在豫北戰役中,陳錫聯還率部和兄弟部隊一起活捉了國民黨将領孫殿英,為新中國的成立付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肩負毛主席重托,主持軍委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陳錫聯在1950年任解放軍炮兵司令員,為推動中國炮兵的發展做出了許多努力。

1955年,陳錫聯被授上将銜,年僅40歲。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1959年,陳錫聯擔任沈陽軍區司令,着重加強軍區戰備,狠抓戰術訓練,大大提高了軍隊戰鬥力。

1973年,根據毛主席的建議,陳錫聯調任北京軍區任司令員。

剛一任職,陳錫聯就投入了緊張的工作,加強部隊訓練,加強戰士們的思想建設,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獲得了衆人的一緻贊揚。

1975年,陳錫聯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協助周總理負責國防工業等工作。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周總理

對于周總理,陳錫聯十分尊重,能夠和周總理一起工作,他也十分激動。

然而,就在1976年1月8日,周總理因病去世,陳錫聯感到無比悲傷。

在悲傷的同時,他也深知自己的工作有多麼重要,不敢有半點松懈,十分認真負責。

此時的他還不知道,在不久之後他的肩上将承擔着更重要的,乃至是整個國家的責任。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1976年2月2日,此時周總理去世剛不久,全國上下沉浸在一片哀思的氛圍中。

這時中共中央釋出了一号檔案,引起了無數人民的關注,而一号檔案的内容,也令許多人感到震驚。

第一個内容是“由華國鋒擔任國務院代總理”,這個任命并沒有讓人感到驚訝,畢竟華國鋒确實有這個資格和能力。

真正讓人震驚的是第二個内容,“經毛主席提議,由陳錫聯代替生病的葉劍英,主持中央軍委工作。”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陳錫聯和毛主席

這個消息一出,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在這之前中央軍委的工作一直由葉劍英負責了多年,怎麼要突然換成陳錫聯呢。

至于說葉劍英同志生病了,許多人都不相信。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葉劍英和毛主席

是以,有許多不懷好意的人造謠說,這是陳錫聯在“奪權”。

在這個時候,毛主席說的一番話,完美粉碎了這些謠言。

毛主席說,“陳錫聯從小就參加紅軍,他打仗很厲害還管過炮兵,也是國務院副總理,就讓他代替劍英管一下吧。”

這是毛主席對陳錫聯的肯定,這番話證明了,是毛主席和中央讓他出來主持工作的,并不是他要奪取軍權。

感受到毛主席對他的信任後,陳錫聯非常感動,他也深知自己肩上的膽子有多麼重,是以工作起來非常謹慎。

他也沒有讓毛主席失望,在主持軍委工作期間,他對葉劍英非常尊重,遇到大小問題,他總會和葉劍英一起商量,沒有半點為自己謀權的想法。

出身貧窮的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參加革命是為了人民和百姓,最終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完成了中央軍委的一些列工作,獲得了人民的一緻贊揚。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陳錫聯

而等到将問題處理好之後,陳錫聯又主動退居二線,繼續讓葉劍英來主持中央軍委工作,從這恰恰能看出毛主席的深謀遠慮。

對于陳錫聯,鄧小平曾專門對别人說過,“陳錫聯同志對黨是無比忠誠的,我們都很信任他。”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鄧小平與葉劍英

從這便可以看出,陳錫聯隻是在人民需要他的時候站了出來,并沒有半點自己的私心。

他還曾對自己的兒女說過,要靠自己的本事去做事,他絕不會給子女開綠燈。

1998年2月,陳錫聯和肖克等老同志一起到達了香港,看到回歸後的香港仍舊繁華後,陳錫聯不禁感歎的說道。

“小平沒能實作到香港來的願望,我們替他實作了。”

看着飄揚在香港的五星紅旗,此時的陳錫聯還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能夠看到五星紅旗飄揚在澳門上空。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将兵權交給陳錫聯?事實證明了主席的深謀遠慮

澳門回歸

1999年6月10日,在世紀之交的這一年,陳錫聯同志不幸病逝,享年85歲。

縱觀陳錫聯同志的傳奇一生,他在人民需要他的時候站了出來,為國家和人民無私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就讓我們對這位開國上将奉上最崇高的敬意吧。

參考文獻:

紅岩春秋:開國上将陳錫聯的戎馬一生;20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