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國藩獨闖京城,為何總能得到貴人的幫助?他的身上有一個優點

作者:客多文史智庫
從曾國藩的為官過程,解讀《曾國藩家書》系列之12:

曾國藩獨闖京城,從一名地位低下的從七品官員,成長為正二品大員,并不是偶然,而是不斷有貴人的提攜和扶助。比如正三品太常寺卿唐鑒、軍機首輔大臣穆彰阿都是他的貴人,對曾國藩的幫助非常大。

在京城的時候,曾國藩為何總能得到貴人的幫助?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身上有一個優點。

曾國藩的這個優點,在家書中有提及。

曾國藩獨闖京城,為何總能得到貴人的幫助?他的身上有一個優點

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十一月十九日,曾國藩在寫給祖父的信中,特意提到了一個同鄉。我們先來看原文:

同鄉李碧峰在京,孫憐其窮苦無依,接在宅内居住,新年可以代伊找館也。

翻譯出來就是:同鄉李碧峰在京城,孫兒可憐他窮苦又沒有依靠,将他接到家中居住,來年可代他找個地方教書。

這個叫李碧峰的同鄉,是一個沒有名氣的人,從後來曾國藩的發迹過程來看,此人對他的幫助并不大。不過,我們可以看出曾國藩的優點:喜歡幫助人,很仗義。

這種樂于助人的性格,讓他不斷得以遇到貴人。

曾國藩獨闖京城,為何總能得到貴人的幫助?他的身上有一個優點

從曾國藩在這一段時間的工作、生活情況來看,他的經濟并不寬裕。

一是地位低,俸祿少。曾國藩的職位是翰林院一名從七品檢讨,負責編修國史,手中并沒有權力,除了三十三兩俸祿外,沒有額外收入。

二是妻子還在坐月子。曾國藩的妻子剛生了一個女孩,還在坐月子,需要花費銀子。

曾國藩在自己的經濟狀況非常拮據的情況下,将同鄉李碧峰接到家中居住,如果不是一個熱心人,一個樂于助人的人,他斷斷不會這樣做。

曾國藩剛剛進入京城的時候,人脈關系主要來源于同鄉,他的熱心,也有了回報。當時,湖南人在京為官的人群中,職位最高的是太常寺卿唐鑒。

曾國藩獨闖京城,為何總能得到貴人的幫助?他的身上有一個優點

唐鑒是一個官二代,加上他是清朝著名的理學家,影響力很大。通過同鄉關系,曾國藩得以拜唐鑒為師,向他學習理學知識。

理學思想是清朝的治國思想,上到皇帝,下到一個普通的官員,都必須學習。有了唐鑒的指點,曾國藩的學識突飛猛進,讓自己也成了一名理學大師,并逐漸引起道光皇帝的關注。

從曾國藩獲得升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唐鑒對他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底,曾國藩被升授為正三品太常寺卿,他所接替的職位,正是唐鑒所留下的。唐鑒由于身體原因,請求回籍療養,道光皇帝為了尊重唐鑒,将太常寺卿的位置空缺了一年,最終,讓曾國藩出任,其原因就是他是唐鑒的弟子,能勝任這個職位。

曾國藩獨闖京城,為何總能得到貴人的幫助?他的身上有一個優點

從曾國藩在京城不斷遇到貴人的過程來看,貴人不會無緣無故出現,必須是你勇于付出,勇于幫助他人的結果。在曾國藩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這種優點成了他馭人的一種本領。

後來,曾國藩成為湖南團練大臣,一呼百應,都是使用了這個方法。在《曾國藩馭人術:用最簡單的方法駕馭人心》中,将曾國藩如何與人交往的方法進行了系統講解,尤其是不善于與人交往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提示:文章已全網維權,抄襲、搬運者請謹慎,避免給自己帶來麻煩和損失。)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