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雷伊泰灣海戰:日軍用6艘航母當誘餌,勾引美軍17艘航母傾巢出動

作者:紅小岩談古論今

1942年6月,為争奪馬裡亞納群島,美日海軍在菲律賓海域展開了曆史上最大的一次航母對決,美軍15艘航母對陣日軍9艘航母。結果日軍3艘航母沉沒,4艘航空母艦受損,約600架飛機損失,絕大部分航空人員陣亡。随後,美軍占領了馬裡亞納群島,開始大規模空襲日本本土。

美軍在台灣島和菲律賓之間選擇下一個目标,最終選擇了進攻菲律賓。于是在菲律賓的萊特灣海灣,發生了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海戰,稱為雷伊泰灣海戰。(也被翻譯成萊特灣海戰)

日軍明知劣勢明顯,卻孤注一擲,投入剩餘的全部海軍主力,做最後一搏,企圖阻止美軍登陸。

雷伊泰灣海戰:日軍用6艘航母當誘餌,勾引美軍17艘航母傾巢出動

雙方參戰艦艇

美澳聯軍各支艦隊總計9艘航空母艦、8艘輕航母、18艘護航航母、12艘戰列艦、11艘重巡洋艦、15艘輕巡洋艦、141艘驅逐艦,約1500架飛機含陸上飛機,2000艘輔助艦包括登陸和補給艦。

日軍各支艦隊總計1艘航空母艦、3艘輕航母、9艘戰列艦、13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34艘驅逐艦,約750架飛機含陸上飛機,550艘輔助艦。

6天之内的戰事,各方投入戰鬥的船艦總噸位超過200萬噸,美澳艦隊133萬噸,日軍艦隊73萬噸;合計21艘航空母艦、21艘戰列艦、170艘驅逐艦、近2000架軍機參與了一系列戰鬥。

戰後,日軍聯合艦隊司令官豐田副武說:“假如我們喪失菲律賓,而艦隊幸存下來,那麼我們南北之間的海道就被割斷了。假如艦隊待在日本領海的話,那麼它得不到燃料補給。假如它待在南海的話,那麼它就得不到武器彈藥的補給。是以假如我們失去菲律賓的話,那麼儲存這支艦隊也沒有意義了。”

雷伊泰灣海戰:日軍用6艘航母當誘餌,勾引美軍17艘航母傾巢出動

上圖:1944年10月20日至26日,美日海軍在菲律賓的雷伊泰灣展開了曆史上最大的一場海戰。

前期作戰

1944年10月12日,美軍航母對台灣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空襲,以確定台灣的日軍飛機無法參與阻擋美軍在雷伊泰島的登陸。

日軍飛機與美軍航母艦載機展開空戰,3天後,日軍損失了約600架飛機,大部分空中力量損失殆盡,無法支援日本海軍。

日軍艦隊航母有限,也缺乏航空兵力,計劃充當誘餌,吸引美軍艦隊主力離開登陸地區。一旦美軍主力航母離開,日軍的另外3支艦隊,将負責攻擊盟軍登陸艦隊,但3支日軍艦隊,都沒有航空母艦和潛艇。這意味着,無論哪支艦隊遇到美軍艦隊主力,至少一支會被犧牲掉,但這似乎是日軍能阻止美軍登陸的唯一辦法。

日軍第一主力艦隊兩次被擊潰

1944年10月20日,美軍兩栖部隊開始進攻菲律賓中部的雷伊泰島。同日,日軍栗田艦隊從東南部進入雷伊泰灣,被美軍潛艇發現。

栗田艦隊是日軍第一主力艦隊,包括5艘戰列艦、12艘巡洋艦、13艘驅逐艦,負責主攻美軍登陸艦隊。

美軍2艘潛艇率先發動攻擊,發射魚雷擊沉了栗田艦隊的旗艦愛宕号重巡洋艦,另1艘重巡洋艦也被擊沉。還有1艘重巡洋艦被魚雷擊中後撤離戰場。

雷伊泰灣海戰:日軍用6艘航母當誘餌,勾引美軍17艘航母傾巢出動

上圖:遭受美軍空襲的日軍戰列艦武藏号,一枚魚雷擊中該艦左舷前部,掀起沖天水柱。

10月24日早晨,栗田艦隊再次從西北部進入戰場,美軍派出3個航母戰鬥群發起攻擊。美軍航母出動260架飛機,日軍艦隊沒有空中掩護,各大型戰艦遭受密集攻擊,先後受損,被迫撤退。嚴重受損的日軍武藏号戰列艦掉隊,再次遭受空襲,傍晚後傾覆沉沒。

同時,日軍駐呂宋島的80架陸上飛機出動,攻擊美軍航母,普林斯頓号航母被命中一枚穿甲炸彈起火,之後彈藥庫爆炸,其它附近船艦也受到損壞,傍晚時,美軍普林斯頓号航母沉沒。

雷伊泰灣海戰:日軍用6艘航母當誘餌,勾引美軍17艘航母傾巢出動

上圖:日軍陸上飛機空襲美軍航空母艦普林斯頓号。

密集的戰鬥中,美軍無暇派飛機搜尋,充當誘餌的日軍航母艦隊,始終未被發現。

日軍第二主力艦隊的命運

日軍的西村艦隊是第二主力,包括2艘戰列艦、1艘重巡洋艦、4艘驅逐艦,從南部進入戰場,計劃與第一主力的栗田艦隊南北夾攻,令美軍艦隊顧此失彼。

10月24日,西村艦隊按計劃進入戰場,被美軍發現,首先遭到美軍20架艦載機攻擊,但隻受到輕微損傷。此時,北部的栗田艦隊已經在途中被攻擊,南北夾擊失去了效果。日軍為了行動保密,實施了無線電管制,西村艦隊并不知情,決定利用夜間發動攻擊。

日軍第三支艦隊是志摩艦隊,充當遊擊艦隊,但與西村艦隊指揮官私交惡劣,兩支艦隊沒有協調指揮,各自進入戰場。

美軍艦隊早已布下防線,6艘戰列艦、8艘巡洋艦、28艘驅逐艦和39艘魚雷艇嚴陣以待。

日軍的扶桑号戰列艦和3艘驅逐艦先後被美軍魚雷命中。之後,美國戰列艦以一字形橫排齊射,日艦一路縱隊,隻能從艦艏射擊,這是太平洋海戰中最後一次大型戰列艦的交戰。

雷伊泰灣海戰:日軍用6艘航母當誘餌,勾引美軍17艘航母傾巢出動

美軍戰列艦有雷達導引火力,在日本軍艦無法還擊的距離就開火。很快,日軍的山城号戰列艦被擊沉,1艘巡洋艦被重創。

日軍志摩艦隊随後趕到,接收了西村艦隊殘餘,馬上撤退。日軍2艘戰列艦、1艘重巡洋艦被擊沉,隻有1艘驅逐艦幸存。因北面也發生海戰,美軍艦隊沒有追擊,日本第三艦隊逃脫。

日本航母艦隊全軍覆沒

日軍航母艦隊充當誘餌,包括1艘航空母艦、3艘輕航母、2艘由戰列艦改裝的航空戰艦、3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艦載機108架。

10月24日傍晚,美軍發現了日軍航母,建功心切。美軍航母艦隊包括9艘航空母艦、8艘輕型航空母艦、6艘戰列艦、17艘巡洋艦和64艘驅逐艦,1000多架飛機。美軍認為日軍其它艦隊已經沒有威脅,全部出動追擊日軍航母艦隊。

10月25日上午,日軍航母出動75架飛機,大多數被美軍戰鬥機擊落,沒有造成多少損失,少數幸存飛機到呂宋島降落。

雷伊泰灣海戰:日軍用6艘航母當誘餌,勾引美軍17艘航母傾巢出動

上圖:美軍登陸艦隊忽然遭受日軍艦隊攻擊,美軍驅逐艦冒着日軍炮火釋放煙幕掩護護航航母。

10月26日,美軍還沒有掌握日軍位置,就起飛了180架飛機,随後摧毀了日軍艦隊剩餘的30架戰機。美軍又不間斷出動了857架次空襲,日軍航母、輕航母、巡洋艦紛紛中彈。

此時,美軍登陸艦隊告急,日軍的栗田艦隊再次出現,美軍艦隊大部分回援,僅留下2個航母戰鬥群繼續空襲。最後,日軍全部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被擊沉。這也是目前為止,海戰史上最後的航空母艦直接對決。

日軍第一主力艦隊頑強進攻卻誤判

日軍的栗田艦隊雖然遭受兩次打擊,仍然希望完成任務, 10月25日淩晨再次傳回戰場。

美軍艦隊主力都已離開,隻剩下總計16艘護航航母和7-8艘驅逐艦。雖然美軍艦載機超過500架,但主要任務是反潛和對地支援,缺乏對艦攻擊的穿甲炸彈和魚雷。護航航母航速較慢、裝甲薄弱,無力應對日軍的巨艦大炮。

但日軍卻發生通訊故障,栗田艦隊沒有收到資訊,誤将護航航母當作了美軍主力航母艦隊,導緻了後來的誤判。

美軍護航航母立刻後撤,接戰的美軍3艘驅逐艦奮勇迎敵,并施放煙霧,危急中發出明碼求救電報。

雷伊泰灣海戰:日軍用6艘航母當誘餌,勾引美軍17艘航母傾巢出動

美軍驅逐艦不斷發射魚雷,幹擾并吸引日軍火力,使日軍艦隊無法全力攻擊。日軍艦隊為了躲避魚雷,隊形被打亂。戰鬥中,日軍1艘巡洋艦艦艏被魚雷炸斷,被迫退出戰鬥,另1艘巡洋艦也被美軍驅逐艦擊傷。最後,3艘美軍驅逐艦都被擊沉,但英勇的表現争取了時間,美軍護航航母的飛機整備起飛,隻是沒有時間換裝穿甲炸彈。

日軍艦隊散亂,無法協調,3艘重巡洋艦被擊沉,美軍1艘護航航母也被日艦擊沉,其它受損。

日軍艦隊為重整隊形,向北後退。日軍陸上飛機——神風特工隊卻發起自殺攻擊,擊沉了美軍一艘護航航母,另兩艘被重創。

不久,日軍栗田艦隊重整隊形後,再次準備攻擊。關鍵時刻,日軍艦隊忽然擔心,美軍主力航母可能很快就會發動更大空襲,日軍艦隊決定撤退。

美軍艦隊主力回援後,派出艦載機追擊。最終,日軍栗田艦隊原有5艘戰列艦,回到本土時,僅剩1艘還有作戰能力。

戰損比較

6天的大海戰後,日軍1艘航空母艦、3艘輕航母、3艘戰列艦、8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沉沒,超過10000人陣亡。

美軍1艘輕型航母、2艘護航航母、3艘驅逐艦沉沒,超過3000人陣亡。

雷伊泰灣海戰:日軍用6艘航母當誘餌,勾引美軍17艘航母傾巢出動

2020年9月27日,美軍神盾驅逐艦漢密爾頓号正在執行印太安全與穩定行動,期間由海員獻上花圈,以紀念太平洋戰争中的雷伊泰灣海戰。

由于實力懸殊,美軍取得了這次曆史上最大海戰的勝利。

日軍的誘餌計劃幾乎成功,美軍犯下傾巢出動的錯誤;日軍主力艦隊也犯下錯誤,擔心被空襲而提前撤退,沒能完成攻擊美軍登陸艦隊的任務。

産生的影響

雷伊泰灣海戰後,日本海軍艦隊幾乎被徹底消滅,再也無力與美軍争奪太平洋。

美軍掃清了海上威脅,成功登陸菲律賓,阻斷了日本的資源輸送。日軍滅亡的命運已經注定。

日軍計劃幾乎成功,最後卻沒有大膽攻擊,似乎也是天意。即使日軍攻擊成功,也隻會延緩美軍的登陸,日軍艦隊的覆滅在所難免。

日軍的命運從一開始的擴張就被決定了。珊瑚海、中途島海戰已經明示,所羅門群島海戰成為大轉折,菲律賓海戰勝負已明,雷伊泰灣海戰幾乎畫上了美日海戰的句号。

此後,日本海軍最後一次較大的行動發生在1945年4月,僅剩的1艘戰列艦和其它戰艦仍然企圖支援沖繩戰役,被美軍航母艦載機很快消滅。1945年8月,日本投降。

美軍在太平洋海戰中建立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直到今日,仍然牢牢控制着太平洋制海權。

若您對雷伊泰灣海戰還意猶未盡,想了解這場海戰的前後,可以去觀看太平洋海戰系列的第三本《諸神的黃昏:1944——1945》,這本書深入地解讀中途島海戰,更細緻地描寫了珍珠港和中途島之間的一系列戰役。

讀完太平洋三部曲很是感慨,變革之下,盲動之中,僅僅置身事内,遠遠不夠。地緣政治局勢動蕩,從“主義”到“主意”的唇槍舌戰、刀光劍影一刻不止,人類如何新生?聯結曆史與當下的是三思而後行。戰争真是一種理性和狂熱并行不悖的可怕實踐,永遠不要放松對日本好戰分子的警惕↓↓↓

《諸神的黃昏》正版直發 ¥86.8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