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古代,晚上城門若關閉了,會有野外小路可進出城嗎?

作者:墨說古今

如果忽然抛出一個問題:古代的城門是朝裡開還是朝外開?很多喜歡看古裝劇的觀衆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當然都是往裡開的。為什麼呢?因為古代的城門與現代家門的結構完全不同,現代的常見家門是用合頁裝幀起來的,而古代的城門所用的結構卻是: “戶樞”。

在古代,晚上城門若關閉了,會有野外小路可進出城嗎?

想要打開或者關閉厚重的城門,需要士兵來推着大門,讓他繞着戶樞裡的軸緩慢轉動。而戶樞如果安置在外面,那麼敵人打過來,直接将戶樞破壞掉,這個大門就相當于被破壞了,是以古代城門都是往裡開的。事實上大陸古代的城池和西方中世紀的古堡一樣,都是一種帶有防禦性質的建築,是曆史發展的必然産物。那麼城池真的是整座城市的僅存通道嗎?如果到了晚上,想要初入城市,有沒有其他的路徑可循?

在古代,晚上城門若關閉了,會有野外小路可進出城嗎?

為了保障城内軍民的安全,以及穩固封建王朝的統治,封建主們所雇傭的工匠幾乎耗盡心血,形成了完備的城池設計建造經驗。對城牆完善與加強也是幾代乃至十幾代人的積累之功。根據地理自然環境,早期的許多争霸者往往在地勢險要處、交通要道處設立城池,這在《管子》中叫作因地設防。而在農商業發達的和平時期,統治者往往要在人口稠密的地方設立大型都市,這是千年以來城池興建的模式。

在古代,晚上城門若關閉了,會有野外小路可進出城嗎?

在城池的防禦體系中,城門、城牆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我們常在影視劇中所見到的那種城門,大部分都屬于郭城門,其實裡邊大城套小城,還有着一類宮城門,不過宮城門裡邊住的都是達官顯貴和上等市民,故不再考量之列。城池作為一座城市的外在結構,它的設計可謂大有文章。僅僅城門一道,就有着等級、門道、管理、門阙等多方面内容。小城市的城門可以有一門一道,而大都市則可能多達一門五道。

大部分城池早在建設之初就是從軍争的角度出發考慮的。城中常見的設施有屯糧處、府邸、馬匹處等公、私設施,而城牆上面則聳立城樓、堞樓、硬樓、軟樓等。規模更大的城市還有護城河、吊橋、水閘等一系列水利設施,護城河也是城池一詞中“池”字部分語義的由來。比如明代修建的南京城,毗鄰長江而建,這已經不是小小的護城河了,長江對于古南京城來說,就是一條敵人無法逾越的天塹。

在古代,晚上城門若關閉了,會有野外小路可進出城嗎?

至于如果城門緊閉之後,是否還要能夠出城,這就要根據時代不同而考量了,封建時期跨越數千年,東周時代的城池還很小,差不多10km方圓,這個時候諸侯們對百姓的專制管理還不是很嚴格,想要尋找到小路逃亡出城尚且還有不少機會,不過越到後來的朝代則越難。

有學者考據,到了唐代時的長安城已經到達了方圓37km,而明代的郭城就有100多km方圓,并且随着朝代後移,大規模人口的都市也在增加,唐朝擁有十多萬戶口的大城有十幾座,宋朝則有40多,城市在發展的同時,城牆牢固度、密封度以及附屬制度也越來越強大。

在古代,晚上城門若關閉了,會有野外小路可進出城嗎?

在封建鼎盛時期,除卻單純的建築設施以外,城牆上有着巡守衛兵,城内有着巡邏差役,戶籍制度也越來越完善,守法良民在宵禁時期想要出城,恐怕難上加難,至于有心懷不軌者想要找到找到偏僻小洞、小路出城也幾乎沒有可能。至于挖道地,曆史上隻聽說過有一個人有技術在皇宮裡面挖道地,那就是為了見李師師的宋徽宗,可曆史上隻有一個挖自己家皇宮的宋徽宗,這份能力是無法複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