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拒絕路透”成大勢所趨?其實錯并不在“路透”本身

作者:超級卡司

“路透”大概是影視周邊裡,最沖突的存在了,有人愛有人恨,有劇組抵制有劇組反而用來維持熱度,宣傳造勢。

曾經“路透”的資訊多,說明這個作品夠火,是實力的認證。如今“拒絕路透”似乎正在成為大勢所趨。

“拒絕路透”成大勢所趨?其實錯并不在“路透”本身

“路透”現狀

拍攝不停,路透不止。就在最近,就有數個作品因“路透”引發關注和熱議。

吳磊、周雨彤主演的電視劇《愛情而已》官宣開機之後,網上馬上湧出一波男女主抓娃娃的路透,第三天劇組便釋出聲明“呼籲廣大朋友拒絕路透”。演員粉們也紛紛響應,拒絕路透。

“拒絕路透”成大勢所趨?其實錯并不在“路透”本身

就在同一天,網劇《天行健》官方卻搞了個“雲路透”的直播活動,主動爆料拍攝現場,好不熱鬧。

“拒絕路透”成大勢所趨?其實錯并不在“路透”本身

還是五月十号這天,綜藝《花兒與少年》釋出了一系列“TA說”讓網友競猜新一季陣容。但關心這個節目的粉絲來看,雖然那幾句話是誰說的對不上具體的人,但陣容根本用不着猜,因為早就在路透照裡曝光了。

也正是如此,一般節目官方号的互動不會太多,但因為粉絲們知道了自家偶像有參與,給增加了不少熱度。

“拒絕路透”成大勢所趨?其實錯并不在“路透”本身

還有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三季,從三月份開始,各大媒體、營銷号以及網友就啟動了陣容競猜,網上路透照放了好幾波,熱度都已經炒上來了,官方卻至今還沒有下場。

“拒絕路透”成大勢所趨?其實錯并不在“路透”本身

……

光是這幾天,影視綜市場“路透”的狀況就五花八門,各方态度也不相同。

有些路透照一釋出,粉絲們便積極響應,為自己支援的明星造勢。有些路透一出,粉絲卻表示:非官方不約,拒絕關注和傳播。

選擇不同,是因為對“路透”的預判不同,有人看到的是積極的宣傳作用,有的看到的是消極的影響。

那麼,“路透”對劇組到底是有些什麼影響呢?

“路透”是宣傳雙刃劍

“路透”一般指影視拍攝、綜藝錄制過程中拍攝的影音快訊,能從中看到角色造型、拍攝場景,甚至顯露部分劇情,是官方預告釋出之前,最能直接感受作品效果的内容。

“路透”所帶來的影響可正可負。

既可以起到預熱宣傳,維系、提高觀衆的期待的作用,讓作品未播先火,為之後播出帶來更多流量,同時也能助劇組招商更順利。

目前被路透引誘得讓人迫不及待想看正片的劇,就有《長月燼明》《安樂傳》《沉香如屑》《蒼蘭訣》等等。

“拒絕路透”成大勢所趨?其實錯并不在“路透”本身

也可能因為路透不如人意,劇組被網友罵上熱搜,劇集遭遇提前唱衰,甚至被網友聯名抵制,要求修改的情況都有。

比如之前《陳情令》路透曝出溫情戲份,被質疑改了劇本,硬是開啟了刷屏抵制的模式。《有翡》趙麗穎的造型曝光,因為造型不好看,劇組也被罵上過熱搜。

“拒絕路透”成大勢所趨?其實錯并不在“路透”本身

有的路透能提高觀衆期待,但這種提高,可能在正片播出後落空。前期預熱效果好,但後期播出效果大打折扣。

比如陳星旭和張婧儀主演的《一見傾心》,路透照非常有氛圍感,正片播出卻一片哀嚎,不少觀衆表示被百萬修圖師的路透照騙了。

“拒絕路透”成大勢所趨?其實錯并不在“路透”本身

有的路透則可能讓劇提前被網友唱衰,但正片播出之後,發現大大超出預期,進而好評更勝。

比如任嘉倫和白鹿主演的《周生如故》,之前流出路透的時候,不少網友都不看好,覺得造型奇怪,妝造顯老氣。但是正片播出後,卻真香了,一整個淪陷。

“拒絕路透”成大勢所趨?其實錯并不在“路透”本身

“路透”的痛點

可以肯定的是,“路透”确實能給作品帶來熱度,能讓粉絲提前參與,劇組稍加利用便能成為預熱宣傳的一大助力。

但是,“路透”正在成為行業痛點,因為在擷取和傳播上過于失控。

首先,是拍攝上,會對劇組工作進行幹擾。

劇組深受困擾的地方在于,代拍、私生飯、狗仔等為了拍攝獲得物料,以各種方式潛入劇組周圍,影響正常拍攝。

“拒絕路透”成大勢所趨?其實錯并不在“路透”本身

尤其現在疫情期間,圍觀拍攝不利于防疫,會嚴重影響劇組的拍攝。沒少發生代拍跟劇組從業人員沖突的新聞。

其次,洩露劇情,會給劇組和演員造成損失。

朱一龍、劉詩詩主演的《親愛的自己》就曾因為劇情洩露太多,換景重拍。

有些劇的核心劇情是需要保密的,劇組本身在保密工作上就花了大功夫,演員們甚至都能為了劇情、造型的保密,在劇播之前設計新劇相關情況的時候,哪怕自身被網友誤會,也不解釋。

比如周冬雨之前為了不洩露電影裡的造型資訊,剃了平頭的她帶了半年假發,那段時間沒少被吐槽造型醜。

“拒絕路透”成大勢所趨?其實錯并不在“路透”本身

楊洋曾倒模被質疑是做面具給替身,被全網黑,直到《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播出才知道他倒模是應導演要求做墨淵冰棺造型,為了逼真用的真冰,自然不能讓真人封冰裡。

“拒絕路透”成大勢所趨?其實錯并不在“路透”本身

有些劇組辛辛苦苦做好保密工作,卻可能防不勝防,被一張劇透照毀所有。

尤其前幾年,還有一種特别的現象,就是網劇網大跟風嚴重,一個大IP還在進行中,各種碰瓷作品就先一步上了,就是因為提前知道了消息,進行了粗制濫造的趕拍,還碰瓷造型、劇情等等,讓人誤會。

還有,提前曝光物料,打亂劇方宣傳節奏。

影視作品的播放成績,除了本身品質是否過硬,很大程度也依賴宣傳。宣傳政策會直接影響觀衆的選擇。

像《小時代》系列,都說是爛片,但人家的票房成績就是不差。還有很多叫好不叫座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也是宣傳沒有跟上。

“拒絕路透”成大勢所趨?其實錯并不在“路透”本身

是以說“宣傳”對影視作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酒香也怕巷子深。哪怕是首次帶來“自來水”概念,說是因觀衆口碑發酵,推向巅峰的《大聖歸來》,背後也是有組織有計劃的營銷。

如果任由網上野路透亂發,則會打亂劇方的宣傳節奏,進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還可能影響播出時的新鮮感。

“拒絕路透”成大勢所趨?其實錯并不在“路透”本身

總結一句話來說,就是“路透”可以有,但得認準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