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作者:星遊鑒賞社

本文作者 白羽夜茶會 ICE

前言:一封猝不及防的郵件

幾天前,正當我在網課上摸魚摸得正爽時,突然一封不識趣的郵件打斷了我的興緻。當我打開郵箱時,這封“不識時務”地郵件卻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您願望單上的Delta Force:Black Hawk Down—Team Sabre等項目正在促銷!”看到這裡,一些記憶深處的殘片如潮水般湧入了我的大腦——我仿佛回想起了那個消逝在記憶深處的夏天,看見了那個笨拙地操作滑鼠的懵懂少年……

提到“Delta Force:Black Hawk Down—Team Sabre”,許多玩家對它一定不陌生——沒錯,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角洲特種部隊:黑鷹墜落-尖刀部隊》。這個發行于2004年的老遊戲,可能是許多玩家的FPS啟蒙之作。它有着簡單易上手的操作,但也有着與其簡單操作不相符的硬核難度。它用橫跨了索馬裡、哥倫比亞、伊朗的一系列任務和格式各樣先進的武器裝備與載具,讓許多玩家第一次走近了這支美軍的“尖刀部隊”。

硬核的戰役難度與諸多惡意的設定

在許多玩家看來,通關一款FPS遊戲的戰役模式也許無需費多大力氣,一路突突突,當個“莽夫”能輕松拿到通關戰役的獎杯。但本遊戲的戰役難度絕非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隻有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同時小心謹慎步步為營,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而如果玩家莽撞地代入當今常見的“突突突”打法,将會被各個地方冒出的敵人打成“馬蜂窩”。

這時可能有玩家要問了,“不會吧?陣亡直接讀檔再來不就行了,這多讀幾次檔不就解決了嗎?”這樣想的話那可有點天真了,本遊戲沒有自動存檔的設定,在任務中也沒有設定任何的檢查點,一旦在任務中陣亡,除了重新開始,别無選擇。但有的玩家或許會不死心,“沒自動存檔,咱們手動存檔不就行了嘛,多大點事。”但遠遠沒有你想的這麼簡單,遊戲會對玩家每個任務中手動存檔的次數作出嚴格的限制,是以想通過SL大法通關,是絕對不可能的。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想SL大法的看到我你該死心了吧

也許有玩家會問了,“這遊戲我見别人玩過啊,小兵都是一槍一個,這有啥難的?”确實,遊戲中大部分敵人都是一槍就可以擊殺,但制作組通過“堆怪”的方式,讓遊戲的難度上了一個檔次。不過此“堆怪”非彼“堆怪”,制作組合理地利用了地圖中的各種場景,将數量巨大的敵人合理地安排在了許多出其不意的位置,有時候,你和你的隊友正在清理前方的敵人時,屁股後邊的小巷冷不伶仃地冒出三個手持AK的彪形大漢,讓你不死也得脫層皮;亦或是在護送車隊的過程中樓頂上突然冒出來的一位手持RPG的靓仔,一發火箭彈潇灑地把你連人帶車炸上天……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任務Lost Convoy中充滿惡意的雙RPG設計

同時任務中稀少的補給,也大大降低了每次任務的容錯率。本遊戲中沒有類似戰地、使命召喚等遊戲“呼吸回血”的設定,玩家的生命值會以顔色的形式顯示在玩家螢幕的左側,随着生命值的減少,會呈現出由綠色到黃色最後到紅色的變化。而恢複生命值,除了尋找地圖中的醫療包之外别無他法。但每次任務中醫療包和彈藥的補給往往十分稀少,若不合理安排資源,打起十二分的謹慎應對各種突發的戰鬥,玩家将陷入絕境,身臨其境地體會摩加迪沙巷戰中美國大兵的恐慌與無助——血量和彈藥随着一波波突然出現敵人越來越少,下一個目标點還有十萬八千裡遠,而你遲遲找不到補給,除了等待死神的來臨,沒有任何去路。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孤獨、弱小、無助

除了這些,任務中還有許多關鍵的“Timing”,考驗玩家的手速與反應,一旦錯過這些關鍵的“Timing”,玩家和隊友便會成為敵人的槍下遊魂。在經典的任務Diplomatic Immunity中,玩家在乘坐MH-6環繞目标的時候若沒有一次精準地定位和消滅建築物及周圍手持RPG的民兵,一旦他們離開了玩家的最大射界,玩家将成為敵人RPG火箭彈的活靶子;在任務Irene中,玩家乘坐MH-6進入城市時,如果在快速飛過街道的一瞬間沒有擊斃腳下的幾個RPG民兵,這幾位射手将會給你表演一手“指哪打哪“的RPG制導絕活。

除了這些關鍵的“Timing”,遊戲中的“索馬裡超人”也會各種給你整出各種絕活,如在黑夜裡大霧中眼力勝過夜視儀望遠鏡,更能各種大角度秒拉槍秒定位的.50MG神槍手;各種百步穿楊、精準度堪比雷射制導飛彈的RPG射手……暫且不談這些設定,任務中地圖裡的各種初見殺也足夠讓玩家苦不堪言,除去各種RPG和.50MG的初見殺, 任務River Raid和Shore Patrol的兩個雷區足以難倒一衆新人玩家。任務River Raid的雷區可以通過觀察雷區中的辨別,根據提示走出雷區。但任務Shore Patrol中的雷區沒有任何提示,若想走出這片緻命的區域,需要在任務剛開始時就用望遠鏡觀察敵人的動态,跟着敵人的腳步,頂着迫擊炮走出雷區;一旦玩家有些許的遲疑,迫擊炮會告訴玩家結局是什麼。(迫擊炮:“我把你的死亡送到了。”)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如果對這個敵人觀察不夠仔細,想走出雷區——難!

與簡陋畫面不相符的出色代入感

以現在的眼光看,本遊戲的畫面并非十分優秀,但是制作組充分地利用了遊戲中的各種元素,設計了一個個代入感極強的關卡。

在任務Radio Aidid中,玩家佩戴夜視儀,手持消音武器在黑夜中潛入敵人的通訊中心,收聽着無線電中傳來的各種訓示,一路上悄無聲息地消滅攔路的敵人,如一個和黑夜融于一體的無聲死神;炸毀無線電後,玩家将要在拂曉之刻小心地避開敵人的巡邏隊,最後和友軍車隊會合,逃出敵人的重重包圍。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代入感極強的潛入任務Radio Aidid

在任務Irene前,制作組甚至插入了一段真實的紀錄影片來為玩家解釋Delte和遊騎兵在索馬裡的聯合行動,為接下來的幾個任務做好鋪墊。進入任務後,和隊友一同搭乘MH-6“小鳥”保持編隊飛行向城市進發的宏大場面,更讓玩家覺得自己俨然是參與本次軍事行動的一名士兵。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任務Irene前描述Delte和遊騎兵聯合行動的紀錄說明短片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任務Irene中三角洲部隊搭乘MH-6“小鳥”向目标浩浩蕩蕩地進發

盡管受限于技術的原因,這款老遊戲無論隊友、平民還是敵人的AI都不是十分的出色,但是遊戲中的敵人和平民,都會對玩家有一些十分有意思的反應,例如有一些敵人在玩家的遭遇火力壓制時,會害怕地抱着頭跪在掩體後,甚至有的敵人聽見玩家的槍聲或看見玩家時,會直接開潤……遊戲中的部分平民在看見玩家時,會指着玩家憤怒地大喊“Stay away”,之後逃向遠處;若玩家仍然對他們窮追不舍,這些無路可逃的非洲人民将會就地取材,用石頭痛擊“美帝國主義的走狗”。(此時玩家操控的美國大兵将會發出和中彈一樣“啊♂”的慘叫聲)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鬼!莫挨老子

在任務Valiant Soldires中,玩家扮演的一名三角洲隊員穿越了殺機四伏的摩加迪沙街道,沖破了敵人的重重封鎖,救出了一個又一個被困在掩體中的隊員,将原本支離破碎的隊伍重新凝聚在一起。在任務完成的那一刻,望着被自己救出的一個個隊友,我真正認識到了“Leave No Man Behind”這句簡單話語下的深刻意義。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任務Valiant Soldires中被玩家重新凝聚起的隊伍

戰役故事的背後:1993年美軍“哥特蛇行動”

1.索馬裡内戰與“重建希望”行動

索馬裡位于非洲大陸東部的索馬裡半島,擁有非洲最長的海岸線,占據了疏通地中海與印度洋的“咽喉地帶”。盡管在名義上,索馬裡于1960年7月1日獨立成立索馬裡共和國,建立了統一的中央政權,但實際上仍然處于各部落各自為政的分裂狀态。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索馬裡各部落為推翻總統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的内戰爆發以來,索馬裡長期處于混亂的狀态。1991年西亞德政權倒台後,索馬裡的混亂狀态更是達到了極點——國家政權四分五裂,軍閥間彼此沖突不斷,社會體系、教育體系基本崩潰,人民苦不堪言。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遊戲中發放人道主義物資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士兵

1992年12月,聯合國授權發起代号為“重建希望”的維和行動,開始向索馬裡派遣維和部隊,監督各軍閥間的停火,向索馬裡輸送人道主義物資。但由于軍閥勢力的不斷擴大,本應由索馬裡平民們所得到的人道物資實際上卻落入了索馬裡軍閥的手中。猖狂的軍閥為了擷取補給品和物資,甚至敢于直接襲擊聯合國運輸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車隊。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任務Marka Breakdow中襲擊聯合國運輸車隊的匪徒

索馬裡各派軍閥對聯合國的幹預極度不滿,勢力最大的“索馬裡聯合大會”軍閥法拉赫·艾迪德甚至把聯合國看成其奪取政權的絆腳石。1993年5月,艾迪德在摩加迪沙襲擊了巴基斯坦的維和部隊,造成了24名維和士兵的傷亡。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反映此次事件的任務Besieged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任務Besieged中受伏擊的巴基斯坦維和部隊

2.美軍的介入與“哥特蛇”行動

在巴基斯坦部隊受伏擊後,聯合國授權維和部隊可以不惜任何手段抓捕幕後黑手艾迪德。1993年8月,負責“重建希望”維和行動的聯合國特使、美國退役海軍上将喬納森·豪請求美國增派特種部隊幫助抓捕艾迪德,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第七十五步兵團(即“遊騎兵”部隊)和三角洲部隊被派遣至索馬裡摩加迪沙,執行特殊軍事行動。

1993年10月2日,美軍得到線人情報,艾迪德和其他“索馬裡聯合大會”的高層人員将在摩加迪沙奧林匹克飯店進行重要會議。在與多個部門進行核實後确認情報無誤,美軍立刻着手組織抓捕行動,代号為“哥特蛇”。原定計劃是用準備用MH-6“小鳥”直升機和MH-60K“黑鷹”直升機将抓捕部隊運送到預定位置迅速抓捕目标,然後裝甲護送車隊開進摩加迪沙肅清民兵抵抗,最後抓捕部隊與俘虜一同乘坐卡車和裝甲車輛撤退。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任務Irene即是此次行動

3.行動開始:人算不如天算,計劃趕不上變化

1993年10月3日下午3時32分,在收到線人的可靠情報後,數架滿載三角洲隊員的MH-6“小鳥”和MH-60K“黑鷹”直升機迅速從海岸附近的臨時機場起飛,地面護送車隊開始也向目标進發。最先出發的兩架MH-6“小鳥”直升機率先降落在目标的屋頂,三角洲隊員們迅速從屋頂進行突破,肅清了飯店内的抵抗,抓捕了包括“索馬裡聯合大會”的财務總管歐馬·沙朗和對外發言人蒙哈米·哈山·艾瓦在内的24名俘虜,但在飯店内并未發現艾迪德的身影。隊員們把抓獲的24名索馬裡俘虜趕到一樓,準備登上車輛進行撤離。

在将要撤離時,艾迪德的部隊從四面八方湧來,利用各種車輛設定路障,試圖阻止隊員們帶走俘虜;同時艾迪德的部隊用擴音器煽動了大量的索馬裡平民去攔截撤離的隊員們。頓時場面陷入了極度的混亂——一群又一群的索馬裡人如潮水般向隊員們撲來,子彈像雨點一樣射向撤離的車隊,不知從何處射出的RPG火箭彈漫天亂飛……在混亂中,一架MH-60K“黑鷹”直升機被火箭彈擊中,墜毀在了摩加迪沙市區。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遊戲中的名場面——黑鷹墜落

一系列猝不及防的意外打亂了美軍先前的計劃,為了解救幸存的直升機乘員,指揮部指令原計劃撤回基地的車隊迅速改道駛向墜機地點。街道上被煽動的索馬裡平民成群結隊地湧向美軍車隊,成了艾迪德部隊的“擋箭牌”;艾迪德的民兵們躲藏在人群和各種建築物中,利用人群和房屋的掩護向美軍車隊瘋狂射擊——摩加迪沙的街道瞬間變成了美軍的地獄。擔負第一批攻擊任務的隊員們很快被民兵們分割開來,分散在摩加迪沙市區的多個建築中。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任務Last Stand中,玩家所扮演的三角洲隊員被困在市區的建築廢墟裡

在直升機墜毀處,情況也不容樂觀——機長邁克·杜倫和其他機組成員以及随後趕來救援的兩名三角洲狙擊手艱難地抵抗着數百名從四面八方湧來的暴徒和民兵,而彈藥随着頻繁的射擊迅速告罄。最終,兩名支援的狙擊手和其餘機組成員被蜂擁而至的暴徒殺死,機長杜倫被俘。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任務Lost Convoy中,玩家所扮演掩護機組成員的三角洲狙擊手

10月3日傍晚,美軍派出救援部隊向摩加迪沙市區進發,解救被困的三角洲和遊騎兵隊員。但由于索馬裡民兵設定的各種路障與随處可見的伏擊,車隊前進每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與此同時,被困在各處的隊員們也受到了民兵的火力壓制,難以進行自救和突圍。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救援車隊成功營救了市區各處被困的隊員。在安置好傷員後,隊員們妥善處理了陣亡戰友的遺體,炸毀了墜毀直升機的殘骸。在救援部隊和被困的傷員都登上車後,堅守在城内的部分遊騎兵和三角洲隊員們卻擠不上救援車輛,戰鬥了一晝夜的他們隻能一路掩護救援車輛,一邊戰鬥一邊跟着車隊撤離,徒步跑回了數公裡外巴基斯坦體育場内的臨時基地。(隊員們走過的路被稱為“摩加迪沙一英裡”)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遊戲中反映此事件的最終任務Mogadishu Mile(摩加迪沙長跑)

3.慘痛的代價與巨大的影響

美軍在此次行動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陣亡19人,被俘1人, 70餘人負傷,參與行動的MH-60K“黑鷹”直升機有兩架直被擊落,三架被擊傷;包括悍馬在内的數輛卡車被擊毀。這次行動被認為是自越戰以來美軍部隊所遭受的最為慘重的軍事失敗,使美國政府在國内和國際輿論界都處于不利地位:國内輿論一片嘩然,紛紛指責美國政府出兵索馬裡是“用納稅人的錢換來了射向小夥子們的子彈”;國際輿論則斥責美國出兵索馬裡是“野蠻和肮髒的侵略行徑”。美國政府被迫與艾迪德進行秘密談判,雙方最後達成妥協,艾迪德交出機長邁克·杜倫和兩名三角洲隊員的屍體;美軍則釋放扣押的全部艾迪德的俘虜,并承諾不再把艾迪德作為打擊目标。艾迪德因為這次事件在索馬裡名聲大振,成為了索馬裡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獲得了越來越多索馬裡人的擁護。

1995年3月2日,最後一批維和部隊撤出摩加迪沙,曆時27個月、耗資20多億美元的維和行動最後以失敗告終。聯合國既未實作在索馬裡組建民主政府的目标,也未能實作索馬裡各部族的和解,得到的卻是100多名維和士兵和近萬名索馬裡人喪生的悲劇結果。

4.後話——艾迪德之死

盡管1993年的“黑鷹事件”使艾迪德的威望和實力在索馬裡達到了頂峰,但艾迪德在随後的幾年中并未實際上實作索馬裡的統一,成為索馬裡的獨裁者,反而在聯合國從索馬裡撤軍後于1996年8月2日被離奇地刺殺于摩加迪沙的地下掩體内。對此,許多人猜測是比爾·克林頓總統為報一箭之仇,指使三角洲部隊實施的刺殺行動。艾迪德死後,索馬裡沖突也并沒有得到任何解決,索馬裡陷入了更加混亂的局面;等待着索馬裡人民的,也隻有未來無盡的黑暗。

《三角洲特種部隊》墜落的黑鷹,出鞘的利刃

制作組在隐藏任務Aidid Takedown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後記

在補票後,我用了一天時間将遊戲完整地通關了一次,算是彌補了年少時的遺憾。受限于個人水準,本文沒能将“戰隊之刃:哥倫比亞”和“戰隊之刃:伊朗”的戰役和相關背景進行詳細的介紹。盡管這款遊戲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并非毫無瑕疵、十全十美,但這款遊戲給我帶來的震撼絲毫不亞于當年初見《GTA4》的驚豔,可以說是我進一步遊玩硬核向射擊遊戲的啟蒙之作。它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年少的我每個寒假暑假的最愛——盡管我在那時從未真正通關過它,但當時的快樂就是如此簡單。在各種遊戲各種大作令人眼花缭亂的當代,這種簡單而樸素的快樂,我卻再也尋覓不到。

ICE

于2022年5月8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