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洲萬年荒地種糧食?中國援助布隆迪荒地變良田,英媒:太厲害了

作者:趣史微視訊

非洲布隆迪的盛夏酷熱難耐,但是當地人卻是在金燦燦的稻田中彎腰起身,忙碌個不停。

當地人用手抹去額頭上的汗珠後,将身邊的水遞給中國專家,然後再用自己的大手摟住他們,彼此稱兄道弟,對着對方大笑不止,笑容真誠而毫無虛假。

非洲當地人和中國專家們一起望着那一株株彎着腰、低着頭的稻穗,感受着秋風拂過臉龐,不禁熱淚盈眶——娉婷袅娜的稻穗竟然出現在了被英國人稱之為“絕對荒地”的布隆迪,他們一起打破了布隆迪“萬年不産糧”的魔咒!

當布隆迪人手捧着白花花的大米時,英國媒體也不禁贊歎道:中國人太厲害了!

沒錯,中國人在糧食問題上值得驕傲:

2020年,中國解決了14億人口的溫飽問題,7億多人口擺脫絕對貧困,貧困發生率下降94.4個百分點,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堪稱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迹。

中國不僅解決了國内的溫飽問題,還緊緊地拉着非洲兄弟的手,一起脫困脫貧。

那麼,布隆迪的農業生産狀況到底如何?被譽為“稻田裡的守望者”的中國專家又是如何打破“萬年不産糧”的魔咒的呢?

非洲萬年荒地種糧食?中國援助布隆迪荒地變良田,英媒:太厲害了

(中國專家與布隆迪當地人)

一、饑餓的布隆迪人,毅然奔赴的中國專家

非洲有富饒的礦産資源,還有豐富的農業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但由于缺乏政治穩定、長期受到西方列強的經濟封鎖,非洲經濟發展受到遏制,基礎設施建設滞後,農業發展水準十分落後,大多數國家糧食長期不能自給。

是以長期以來,非洲都是全球農業援助的重點關照對象。

2014至2015年度,非洲國家進口糧食約0.6億噸,2016年,非洲糧食産量約1.6億噸,産量加上進口量,非洲人均糧食占有量約為年220公斤。

目前,無償糧食援助占非洲糧食進口量的約10%,如果沒有根本性的技術革命,未來非洲進口糧食量還可能進一步擴大。

聯合國糧農組織釋出的《農業展望》顯示,2024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糧食進口比例可達近25%,并将地處東非的布隆迪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非洲萬年荒地種糧食?中國援助布隆迪荒地變良田,英媒:太厲害了

(布隆迪兒童)

2008年,布隆迪人均稻谷量不到5公斤,水稻就是當地人眼中的奢侈品。

布隆迪全國農用耕地面積約2.35萬平方公裡。以小農耕作為主,技術水準、機械化程度低,灌溉等基礎設施落後。

由于技術和灌溉工程受限,當地的水稻種植幾乎完全依賴自然降水,也就是“看天吃飯”,有雨水那就能勉強糊口,沒有雨水就等着下雨。

走在布隆迪的街頭,饑腸辘辘的當地人有的趴伏在地上,用自己的手掌擋住刺眼的陽光,實在餓極了,才敢喝上一口水填填肚子。

由于持續多年的幹旱,布隆迪地下水位繼續下降,幾千口水井幹涸,莊稼歉收和牲畜死亡已經不再是新聞,人被餓死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

2008年,布隆迪的布班紮省有數百名老百姓被餓死,當地老百姓隻能吃樹葉和蟲子果腹。饑荒的爆發迫使南蘇丹不少人逃往剛果、坦尚尼亞等鄰國避難。

非洲萬年荒地種糧食?中國援助布隆迪荒地變良田,英媒:太厲害了

(布隆迪難民)

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當地人大多已對饑餓逆來順受,沒錢的人在當地幹坐等死,有錢人移民他國。

這些“嗷嗷待哺”的布隆迪人不相信自己腳下的土地能種出糧食,他們把自己的農田稱為“萬年荒地”。

糧食短缺帶來的不僅僅是饑餓,還使得當地的公共衛生水準急劇下降。17個省級行政區中,有14個已經超過15%的緊急救援警戒線,面臨急性營養不良。

在受饑荒影響最嚴重的恩戈齊,糧食被當作一種“武器”來使用,當地人封鎖道路,逼迫過路人用糧食當“過路費”。

當地人有時甚至故意攔截援助車輛,殺害救援人員,阻斷聯合國的糧食援助,人道主義援助在幫助遭受饑荒的地區難有作為。

非洲萬年荒地種糧食?中國援助布隆迪荒地變良田,英媒:太厲害了

(布隆迪人)

困頓于饑餓的平民失去所有的生存手段,流離失所淪為難民,完全靠外部援助生存。有不少國家都曾派遣農業專家支援當地的農業建設,但都是無疾而終。

盡管各國失利連連,但是在2009年,中國政府毅然派出了進階農業專家組,奔赴布隆迪開展農業援助。

英國媒體揶揄道,中國人又要去逞威風了,可不要打了自己的臉。

如今,中國援助布隆迪已經過去13年了,昔日的“萬年荒地”早已布滿金黃的稻穗,狠狠地打臉了英國媒體。那麼,中國專家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萬年荒地上長出金燦燦的稻穗

中國農業專家到達布隆迪後,提綱挈領地指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光靠送糧食是不夠的,要讓當地人會種糧食,愛種糧食。

非洲萬年荒地種糧食?中國援助布隆迪荒地變良田,英媒:太厲害了

(在稻田裡的中國專家)

為了讓當地人放棄“躺平”的心态,中國專家向中國政府提出建議:每年選派一定數量的中國教師前往布隆迪職教學院進行執教,用知識感化當地人,讓他們感受知識的力量。

至2021年,項目已實施61期,中國共派遣235人次農業教師,先後在布隆迪6所院校教授了36門課程,傳授了45多種實用先進技術,累計教育訓練當地教師、學生、農技人員3000多人,為布隆迪的農業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初到布隆迪的中國農業職教組就決定做一件大事——他們要為布隆迪編寫首套農業教材。

從2010年起,農業職教組與布隆迪農業部、農職院等部門協作,完成了7本農業職教系列教材的編寫和出版。

教材的出版意義重大,直接填補了布隆迪農業職教教材的曆史空白。

非洲萬年荒地種糧食?中國援助布隆迪荒地變良田,英媒:太厲害了

(金燦燦的稻穗)

布隆迪人将教材出版稱為“裡程碑”式的大事記,當地媒體把中國專家們稱為“神秘東方的援助者”。在教材出版當天,布隆迪人和中國專家們載歌載舞,一醉方休。

但是,光有教材上的理論知識是不夠的,畢竟實踐出真知。

為了讓布隆迪人得心應手地種植農作物,農業職教組教師高品質地完成了農業實踐教學近300個子產品,累計1萬個課時。

教學内容涉及作物栽培、水稻生産、灌溉技巧等10餘個專業,内容豐富,聽講的布隆迪學生都對中國教師頂禮膜拜。

據一位支援當地的教師反映,與項目對接的校上司、師生,甚至周邊農民,都變得越來越主動,越來越勤快,行事作風越來越像中國人。

非洲萬年荒地種糧食?中國援助布隆迪荒地變良田,英媒:太厲害了

(布隆迪人手捧雜交水稻)

不過,有了教材和實踐教學之後,當地人面對着眼前的荒地仍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知道如何下手。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專家組和農業職教組決定“軟硬兼施”。

“軟”的方面,中國專家親自下地勞作,撰寫建議書30餘冊;

2019年,在布隆迪農業部的幫助下,中國專家組成功向布隆迪政府申請水稻播谷器、插秧器兩項專利,打破布隆迪農業專利為“零”的尴尬局面。

“硬”的方面,中國專家組累計舉辦8期布隆迪農業官員來華教育訓練交流活動,推薦11名官員、教師到中國農大攻讀本碩博學位。

不少在重要崗位的進階農業官員已成為“中國通”,他們知華、友華、親華,對于中國的農業發展經驗贊不絕口。

非洲萬年荒地種糧食?中國援助布隆迪荒地變良田,英媒:太厲害了

(站在豐收的稻田裡的布隆迪兒童)

這些學成歸國的“中國通”們和中國專家一起在當地展開水稻種植的實踐探索,按照“一村一品”的經驗模式,給當地人制定扶貧方案。

在布隆迪布班紮省吉航佳縣林格,中國專家們用腳步丈量每一寸土地,親自選種育苗,幫助當地134戶農戶實作增産增收,一公頃土地收獲近9噸大米,人均占有水稻占有量由290公斤上升到980公斤,真正實作了“援助一個項目,發展一個産業,緻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看着“萬年荒地”上漸漸地長出了成熟的水稻,看着不遠萬裡來相助的中國友人,布隆迪人熱淚盈眶,稱中國人是真正的朋友。

2017年至2019年,農業職教組全體人員連續獲得布隆迪農業部長、國務部長頒發的“突出貢獻獎”。

世界銀行首席教育專家梁曉燕女士稱:“中國農業職教項目對布隆迪乃至非洲農業職教發展做出了裡程碑意義的貢獻。”

非洲萬年荒地種糧食?中國援助布隆迪荒地變良田,英媒:太厲害了

(在稻田中一起勞作)

就連一向高傲的英國媒體也不禁稱贊道:中國人太厲害了!

除了種出金燦燦的水稻外,中國專家組還深耕當地,扮演着解決糧食安全的重要角色,在諸多方面親力親為。

就拿種植業來說,中國專家共計種植90個示範地塊,除去水稻之外,還示範種植了小麥、大麥、台麸、小米、蕃薯、馬鈴薯、高粱、豆類等糧食和經濟作物以及多種蔬菜。

為了讓當地人提高種植效率,中國專家還把機械化種植帶到了當地——微耕機耕地示範、脫粒機安裝調試、水泵維修、手工面條機加工示範……中國專家幾乎成為了當地人的“百寶箱”。

在中國專家的不懈努力下,“萬年荒地”被徹底征服了!

在收獲了白花花的大米之後,中國專家們不僅提高了布隆迪的農業生産能力,而且“以點帶面”,為當地的經濟與生産活動帶去了更多的活力。

三、以點帶面:管前管後溫飽不愁

在布隆迪的“萬年荒地”上種出糧食後,中國專家舉措頻出,力争讓當地人“永遠不愁溫飽”。

非洲萬年荒地種糧食?中國援助布隆迪荒地變良田,英媒:太厲害了

(中國專家竭力解決當地的溫飽問題)

就水利方面來說,中國專家們指導修建小型水壩和設計管道,引導稻田的灌溉工作,教會當地人“水土保持”的概念。

這一建議被當地專家奉為圭臬,他們聯系當地政府進行勘測和設計工作,為稻田保持生機。

就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而言,中國援助布隆迪修建了自建交以來的第一條公路,這是一條長293公裡、連接配接三個農業區的重要公路。

在公路沿線,中國出資援助打了至少27個水井,為超過25萬人提供了飲用水。

公路建成當年,中國政府提出了建立大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的計劃,并向布隆迪提供無息貸款3.2億美元,幫助布隆迪建立柴油發電系統,電纜遍布埃塞8個省的城鎮。

中國專家們還因地制宜,針對布隆迪多山的環境提出了發展畜牧業的想法。

非洲萬年荒地種糧食?中國援助布隆迪荒地變良田,英媒:太厲害了

(布隆迪)

2013年,中國畜牧獸醫醫療隊進駐布隆迪的馬坎巴省,在當地組織制藥研究和實驗室教育訓練。

醫療隊成員就草藥和礦物藥展開實驗,開發了22種畜牧藥品,幫助當地解決了蟲害問題。

“要想富先修路”,如今路已經修好,電纜也已經鋪就,畜牧業也是整裝待發,中國的企業便開始進駐布隆迪,為當地帶去GDP。

中地海外農業公司在布隆迪打響了中企投資布隆迪的第一槍,它充分開發當地畜牧資源,進行育肥、屠宰和深加工的一條龍開發。

在2014年,中地海外農業公司與布隆迪簽訂了畜牧與漁業産能合作的備忘錄,輻射到剛果、坦尚尼亞等國家,為當地政府帶去了大量的收入。

中國的銀行也把布隆迪作為具有良好信用的國家,對布隆迪農村配電系統、農村電信和農村能源生産提供資金。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資料,2014年中埃雙邊貿易額為28.77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布隆迪最大的貿易夥伴。

非洲萬年荒地種糧食?中國援助布隆迪荒地變良田,英媒:太厲害了

(布隆迪的稻田)

就在一切積極向好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旱澇災害襲擊了脆弱的布隆迪。

2015年,厄爾尼諾現象突襲包括布隆迪在内的非洲大部分地區,這導緻糧食歉收,牧區缺少雨水。

當地人患病和死亡的比例不斷上升,中國政府急人所急,促使布隆迪-吉布地鐵路于2015年11月提前通車,首趟列車從吉布地向布隆迪運送了3000多噸糧食,大大緩解了當地糧食危機。

翌年,受30年來最大幹旱災害影響,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有近100萬兒童遭受嚴重的營養不良,中國再次向布隆迪提供了緊急糧食援助,總量為10535噸,合計價值5000萬元人民币。

非洲萬年荒地種糧食?中國援助布隆迪荒地變良田,英媒:太厲害了

2020年4月,布隆迪政府稱有近100萬布隆迪人遭受沙漠蝗蟲入侵的影響,需要緊急糧食援助,中國政府于6月專門研究制定了布隆迪蝗災防控技術方案,幫助布隆迪度過危機。

中國傾力幫助着萬裡之外的布隆迪,卻不索取回報,帶領布隆迪人一步步地擺脫饑餓,可謂是盡顯大國擔當!

結語: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讓7億多人口脫離貧困,實作了從低收入國家到高中等收入國家的曆史性跨越。

特别是2008年起,中國政府在聯合國糧農組織設立信托基金,先後捐贈1.3億美元,以支援聯合國實作“糧食安全特别計劃”,這無不彰顯着中國是一個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勇于擔當的負責任大國。

非洲萬年荒地種糧食?中國援助布隆迪荒地變良田,英媒:太厲害了

中國與布隆迪等國家的農業支援更多的是“在幹中學”,這與西方“暗中索取回報”的援助“潛規則”截然不同。

中國的援助真正地實作了“民心相通”。

中國關注的是開發中國家的農業發展,受益的是當地的農民,通過助力“民生改善”赢得“民心相通”。

中國專家技術員堅持深入基層,一竿子插到田間地頭,深入農業生産一線,同受援國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他們在推廣農業技術的同時,更将真誠與友善帶到了布隆迪。

布隆迪農民贊揚中國人“勤勞”、“友好”、“不隐瞞技術”,用中國專家技術員的名字為農機具命名,真正實作了“民心相通”。

參考資料:

《不同水稻品種在布隆迪的适應性研究》 劉開強 南方農業學報

《布隆迪經濟概況》 邢厚媛 國際經濟合作

《布隆迪土壤基本類型性質及其改良利用》 石達金 廣西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布隆迪漁業及水産養殖業發展現狀》 王芸明 淡水漁業研究中心

《中國援布隆迪進階農業專家技術援助項目可持續發展探析》 付嚴 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

《布隆迪總統向中國援布農業專家組組長頒發榮譽證書》 中國僑網

《中非農業合作:援助一個項目發展一個産業緻富一方群眾》 潇湘晨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