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加坡确診病例再度激增,美國新冠研究被調侃:非必要!不呼吸

作者:海羊說新加坡

提示:閱讀本文約3分鐘!

昨天,新加坡新增冠病病例再次激增,回升至4831起,累計122萬5024起。

新增病例當中有4619起是通過聚合酶鍊式反應(PCR)檢測和抗原快速檢測(ART)發現的本土病例,輸入型病例則有212起。

每周病例傳播率也飙升至1.49。

另有四人病逝,累計死亡病例為1356起。

目前共有263人住院,普通病房需要氧氣供給的病患人數減少至24人;加護病房病患人數維持在六人。

過去一天,共有3119人完成隔離或出院。

而過去28天的7萬6914起确診病例當中,99.7%沒有症狀或隻有輕微症狀,0.2%需要氧氣供給,0.02%住進加護病房,0.03%病逝。

截至9日,完成疫苗接種的人口比率為92%,75%人口已接種追加劑。

新加坡确診病例再度激增,美國新冠研究被調侃:非必要!不呼吸

(圖:來源自網絡)

美國研究:新冠病毒空氣傳播率或是接觸面的1000倍

美國科學家在近日出版的《暴露科學與環境流行病學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對從校園周圍的空氣和表面采集的樣本進行測試後發現,人們從呼吸的空氣中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是從接觸表面感染的1000倍。

在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期間,密歇根大學環境健康科學和全球公共衛生教授理查德·奈澤爾及其同僚在封閉的校園内的不同地點使用氣泵和拭子采集樣本。他們總共收集了250多個空氣樣本,其中1.6%的樣本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而在500多個表面樣本中,1.4%呈陽性。

新加坡确診病例再度激增,美國新冠研究被調侃:非必要!不呼吸

(圖:來源自網絡)

最危險場所:健身房

研究結果表明,最危險的環境是健身房,在健身房采集的樣本中,75%的空氣樣本和50%的表面樣本結果顯示陽性,其中最容易受到污染的是飲水機按鈕,而從健身器材中提取的樣本均未呈陽性。

另外,從辦公室或電腦鍵盤、電燈開關、桌面、微波爐、冰箱把手或學生桌采集樣本結果為陽性的幾率要低很多。

新加坡确診病例再度激增,美國新冠研究被調侃:非必要!不呼吸

(圖:來源自網絡)

空氣傳播率:接觸面,約1000倍

研究人員将陽性樣本與校園内實際的新冠病例進行比較,結果發現,感染空氣傳播的新冠病毒顆粒的機率約為1/100;而接觸受污染表面感染新冠病毒的幾率為1/100000,前者為後者的1000倍。

奈澤爾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與接觸門把手、飲水機、鍵盤、桌子、水槽和電燈開關等表面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相比,從空氣中吸入病毒的幾率要高得多。盡管學校環境與其他環境可能不一樣,但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人們應該更關注冠狀病毒的吸入風險。”

新加坡确診病例再度激增,美國新冠研究被調侃:非必要!不呼吸

(圖:來源自網絡)

西蒙斯大學名譽教授伊麗莎白·斯科特并沒有參與這一研究,她表示:“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新冠病毒主要通過空氣傳播。”

她警告說,“在人們居住在一起并反複接觸同一表面的家庭、宿舍中,新冠病毒通過表面傳播的相對幾率也很高,而最新研究沒有評估這種私人空間風險。”

她進一步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呼吸道病毒和其他細菌感染主要通過接觸面傳播,我們需要繼續對表面以及空氣采取有效和全面的衛生措施,以防止新冠病毒在社群傳播”。

...

也就是說,所謂的洗手對比戴口罩...被傳染的幾率大1000倍!

那究竟是靠洗手?

還是靠戴口罩呢?

對此,不少網友針對“摘口罩”調侃到——

“建議錯峰呼吸”

“非必要不呼吸嗎?”

“出門在外,呼吸困難”

新加坡确診病例再度激增,美國新冠研究被調侃:非必要!不呼吸

(圖:來源自網絡)

那最後,對于預防,我們還是要再拆解一下!

新冠肺炎的傳播方式有哪些?

接觸傳播。門把手、毛巾、電梯等物件

空氣傳播。主要為飛沫傳播和氣溶膠傳播,日常說話、打噴嚏、咳嗽、抽煙、排洩都會造成飛沫傳播。

而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的氣溶膠被人體吸入後感染。尤其是在密閉空間内,氣溶膠的傳播力度将會變得更加強悍。

是以,洗手和戴口罩都是現階段必須的!

那麼問題又來了,空氣傳播如此陰險...還要開窗通風嗎?

新加坡确診病例再度激增,美國新冠研究被調侃:非必要!不呼吸

(圖:來源自網絡)

對此,有專家指出:周邊如果沒有确診環境和人群,開窗通風并不會導緻攜帶病毒的氣溶膠乘虛而入。

因為氣溶膠傳播會有一定的距離限制,一般是幾十米,或者上百米,而且随着距離越遠,氣溶膠濃度會不斷降低,攜帶的病毒顆粒也會變小,是以不影響開窗通風。

隔離人群:不管是集中隔離還是居家隔離,為了防止接觸或氣溶膠傳播的情況,中間的門窗都應該處于封閉狀态。

不過要注意通風,一天兩次左右就行,不建議太頻繁。

與此同時,還應該注意一個隐患,那就是中央空調。

在一些大型公共場所,比如說商場、醫院、辦公樓等地,中央空調是必不可少的存在。由于通風系統的設定機制,空調風将會在每一個房間裡不斷流動,很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聚集性社交活動,保持社交距離。

同時還要注意及時開窗,保持室内空氣的正常流通,對門把手、桌椅等接觸頻繁較高的重點區域,經常消毒,盡量杜絕病毒“潛藏”的可能性。

新加坡确診病例再度激增,美國新冠研究被調侃:非必要!不呼吸

(圖:來源自網絡)

我是海羊,每天記錄和分享新加坡及世界各地有溫度、有高度、有時度的趣談,關注我,随時了解新加坡靠譜的當地幹貨!

如果您對内容喜歡,期待您的轉發,也請您在評論區内留言互動!謝謝!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内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您認為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删除和修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