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會外語,隻會中國方言,在中國生活60年的意大利人想回國遭拒

作者:硬核館長

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奇緣”故事,一位平凡而不普通的“意大利後裔中國籍溫州農人”曲折的“省親”曆程,一個被持續關注、報道、紀錄和傳遞着“地球村”溫度的話題……!

正是這樣的“溫度”,讓我們可以真切地看到: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平凡and普通的,同時,又是平凡着“不普通”、普通着“不平凡”的“穿行者”!

或許您早就聽說過,或許第一次看到,歡迎您在下方留言區,把您感受到的“溫度”分享給我們!

不會外語,隻會中國方言,在中國生活60年的意大利人想回國遭拒

(圖檔選自@網絡)

他叫“阿維熱”(Awelin •意大利),1944年10月,出生在意大利,因為一條“隐形”的、維系着人間溫情的“責任紐帶和鍊條”,他歐裔民族的臉龐再一次、又一次映入我們的“視界”;

那沉寂了很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情景,因為他,重制在了“阿維熱”的家人、親朋和周圍人群的腦海裡,慢慢地、一幀一幀的,漫溢開來……!

所謂的“曆史時空”,仿佛并不遙遠,正如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生命刻痕”:“想起”或許是為了“忘記”,而“忘記”有時候是為了“永遠記得”!!!

不會外語,隻會中國方言,在中國生活60年的意大利人想回國遭拒

(圖檔選自@網絡)

我們一起來“劇透”、“剪輯”和“洞悉”一下,“阿維熱”(Awelin )“變身”到中國浙江省溫州市瓯海區仙岩街道沈岙村成為“徐祥順”,“奇緣”故事背後的那一條“隐形”的“時空紐帶”:

•1943-1945年的意大利,戰亂下的畫面:戰火硝煙,避難逃離,前線戰士的親人們每天都在翹首期盼着,哪怕隻是“隻言片語”,阿維熱(Awelin )的母親正是這樣的一位“軍人妻子”,“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在等不到“阿維熱”父親的的任何音訊的情況下,他的母親為了生計,經人介紹成為了是時意大利米蘭一家溫州人開辦的服裝廠打工,服裝廠的創辦人叫做徐定福。

不會外語,隻會中國方言,在中國生活60年的意大利人想回國遭拒

(圖檔選自@網絡)

早年喪妻的徐定福和戰争失夫的“千蒂”(阿維熱(Awelin )的母親),結緣并攜手共同生活,有了他們新的“家”;

•1947年,因“得知”徐定福的父親病危,徐定福帶着意大利裔的妻子、繼子,萬裡跋涉、跨山越海,以“難民”身份乘威尼斯郵輪回到了溫州老家……;

•1950年,“千蒂”為徐定福生下女兒後不久,因飽受驚吓和思鄉心切,日漸消瘦;就在她要回威尼斯時,卻因病情加重去世了;小阿維熱(Awelin )成為了徐家的繼子,有了正式的中國人的姓名:徐祥順;

不會外語,隻會中國方言,在中國生活60年的意大利人想回國遭拒

(圖檔選自@網絡)

不會外語,隻會中國方言,在中國生活60年的意大利人想回國遭拒

(圖檔選自@網絡)

•1991年前後,繼父徐定福臨終時把藏在老屋牆壁裡的“意大利護照”等材料,拿給了當時的徐祥順(阿維熱),囑咐他:不要忘了意大利的親人,記得回意大利“尋親”;是的他,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家和一個平靜的生活!

不會外語,隻會中國方言,在中國生活60年的意大利人想回國遭拒

(圖檔選自@網絡)

• “故事”就是這樣在回顧“曆史的昨天”和到意大利“省親”的“明天”,兩個方向徐徐展開的,也随着事情的發展、外界的關注和報道,慢慢的走進了世人的“視野”……;

這個過程中,由于徐祥順(阿維熱)提供不出意大利母親家族的材料而被拒絕簽證,而引發了更多的關注、報道以及“好心人”們的幫助,從模糊中走來,漸漸清晰……!

不會外語,隻會中國方言,在中國生活60年的意大利人想回國遭拒

(圖檔選自@網絡)

幾經波折,多方打探,遺憾的是55年後,千蒂的五個親姐妹都已不在人世,惟一能找到的就是千蒂的堂姐妹們,也一是徐祥順的族姨;

在好心人和相關人員的幫助下,徐祥順終于回到了離開半個世紀的“家鄉”:意大利波多濃内市(Potononne),見到了意大利的親人!

不會外語,隻會中國方言,在中國生活60年的意大利人想回國遭拒

(圖檔選自@網絡)

任由歲月沉寂,還是上演人間“喜劇”?!

這或許是我們剛看到“奇緣”感人故事時的那一刻,情不自禁為“阿維熱(Awelin )”由衷地默默祝福時,很自然的思緒!

但徐祥順老人并沒有給到我們太多“驚喜”,也沒有太多的“更感人”,在一種似乎屬于平凡而又普通人的“叙事”中,他回到了意大利,在“遺憾中也有不遺憾”的回到了生活了半生的農村,繼續着自己真實的生活——做一個農民!

不會外語,隻會中國方言,在中國生活60年的意大利人想回國遭拒

(圖檔選自@網絡)

其實,故事寫到這,或許就可以“End”了!

因為,很多沒有寫在這裡的“細節和情景”,經由大腦的“邏輯演算”,大家都明白了:生活會把我們以為的“任何不變”,改變成生活的“想要的樣子”,尤其是在面對時代的“風浪”的時候,這一切隻是“不經意間”就已經“鑄就”,就已經決定了很多無奈和遺憾,也或許會是“不同”?

•假如,假如沒有二戰?

•假如,假如“阿維熱(Awelin )”的繼父徐定福和母親“千蒂”沒有回到中國?

•假如,假如……?

不會外語,隻會中國方言,在中國生活60年的意大利人想回國遭拒

(圖檔選自@網絡)

我們有太多的“假如”,有太多的沉思;尤其是在看到聞名于世的“比薩斜塔”的那一刹那,或許腦海中浮現出來的是意大利的各種各樣的美:

米蘭大教堂,龐貝古城,文藝複興的發祥地佛羅倫薩,風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古羅馬競技場等等;

不會外語,隻會中國方言,在中國生活60年的意大利人想回國遭拒

生活,或許是在各種各樣的“無奈”中,才顯得更有煙火氣和真實;

而更多的時候,牽絆和維系着我們生活的“不得不”,恰恰就是那份“溫度”:責任——按照每個人自己可以了解的“尺度”下的“責任”,正如,徐定福的“孝”,千蒂的“惜”,和徐順祥的“順”(随緣)!

當我們放下各種各樣的“比較标準”,僅僅從“本真和平凡”的角度來看,或許,徐祥順老人才是“幸運”的、勇敢的和真實的!

不會外語,隻會中國方言,在中國生活60年的意大利人想回國遭拒

(圖檔選自@網絡)

在各種各樣美好的下面,有一條“隐形”的、維系着人間溫情的“責任紐帶和鍊條”,讓我們保留并延續了可以繼續欣賞和愉悅這些“美好”的生活,也更讓我們在“缺憾”中,看到了美滿!

祝福,衷心地祝福這位帶着“缺憾”而又生活美滿的老人!并感謝藉由他的意大利血脈,讓我們在平凡而又普通的世界裡,看到跨越時空、國家和民族的赓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