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椰子:一種讓人臉紅的巨無霸種子

作者:木子耕夫

椰子是生長在熱帶海邊椰子樹的種子,也是目前人類認知的最大的種子。椰果就像毛猴的頭,成熟後掉到海水裡,借着海浪飄流傳播,落戶安家。

海椰子:一種讓人臉紅的巨無霸種子

16世紀初,人們在馬爾代夫海灘發現一種不一樣的椰果,長得特别奇特,就像女人的肥臀,而且比普通椰果大多了。可是尋找生長這種椰子的椰子樹,卻怎麼也找不到。當時以為它是海底某種植物長的果實,是以命名為海椰子。後來,人們才發現,海椰子是來源于2300千米以外的非洲塞昔耳群島。

海椰子雌雄異株,其果實大,一般約10千克,甚至最重可達30 千克,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堅果。海椰子隻野生分布在塞昔耳群島,馬爾代夫隻是世界認識這種神奇種子的一個視窗。

海椰子的種子外形就是這樣的神奇,有些标本制作者甚至在剝去椰棕模樣的果皮時故意留下些許椰棕絲,更像極了人們看了臉紅的模樣。 而且,海椰子的雄性花序也酷似男性生殖器,上面生有無數黃色小花,是以當地人把海椰子稱為“會性交的”果樹,認為它定有催情壯陽之效,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海椰子堪比黃金,被市場瘋狂炒作。

海椰子:一種讓人臉紅的巨無霸種子

曾經在倫敦,一個海椰子種子被叫價到四百英鎊,相當于當時一幢漂亮房子的價值!如今的人們依然相信,海椰子就是傳說中伊甸園那顆令人知善惡的禁果,也象征着愛情的結晶。加之獨特的海岸風光,如今的塞昔耳已經成為新婚戀人的蜜月度假之旅遊勝地。

海椰子的珍貴更在于它的稀少。當年馬爾代夫人為了讓漂流過來的海椰子在馬爾代夫發芽想盡辦法,但都沒能成功。原來海椰子隻能在塞昔耳的普拉蘭島和庫瑞島上生長結果!此外,海椰子生長極為緩慢,百年才能長成,而且莖幹單一,易受強風折斷,導緻雌株數量極少,一棵樹一生中結果數量不足百個,而果實要七年才能成熟,彌足珍貴,是以當時被炒成天價不足為奇。

海椰子的種子為什麼這麼大?海椰子的果實能随海水随波逐流,沖上馬爾代夫的海灘,卻不能在海灘上生長。很顯然,海椰子巨大的種子不是為了更遠地漂流和散播。那麼,它為何進化成隻有一顆種子卻如此巨無霸?難道它不懂得,沒有外界傳播載體的協助,越大的種子散播到遠方的可能性越小?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愛德華茲和他同僚們的研究解答了這個疑惑。

原來,海椰子種子的進化可能與7500萬年前大陸漂移有關系。海椰子所生存的塞昔耳群島可能是印度大陸向北移動時分離下來的 “碎片”,大陸漂移的時間相當漫長,原本幹燥的環境逐漸變得潮濕,能适應新環境的植物種類十分稀少,一些可以傳播植物種子的鳥類也幾乎絕迹,這就給原生植物海椰子的進化提供了足夠的天時和地利。随着氣候的潮濕,島上的植物愈發高大,海椰子如同其他棕榈類植物一樣,拼命地往上生長,高達30多米,結的果實也越來越大,為種子的發芽儲備了足夠的營養。

海椰子:一種讓人臉紅的巨無霸種子

更令人驚訝的是,借助不了風力、水流和動物們的“搬運”,海椰子的繁殖政策另辟蹊徑:種子太大移動不了,那就移動幼苗好了!海椰子的種子在萌發時會産生一條長長的“臍帶”,伸向遠離種子的方向,儲存在種子裡的養分借助這條臍帶輸向10米之外的幼苗。這條“臍帶”稱為養分輸送索,正是因為它的存在,解決了海椰子種子太大不能移動的困難,同時鞭策着種子生長得越大越好,新的幼苗可以借助種子足夠的養分支援向四周擴散。

如今,作為生物進化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活化石之一,海椰子已經成為塞昔耳群島國寶級的植物,嚴禁砍伐和采摘果實,并禁止私運出國。除了塞昔耳原産地的兩個島嶼有5000株左右,少數其他國家有引種栽培,如斯裡蘭卡皇家植物園的兩排海椰子便是1850年由英國人 引入的。目前,全球每年約僅有1000多個成熟果實可收獲,而海椰子也被列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物種保護名錄,禁止國際貿易。

說到這裡,海椰子種子外形為何這般奇特,似乎還沒有找到答案。有人認為,自然中植物的性與動物的性原本就是同源的,在長期的進化中保留了很多的相似性,是以植物的性表現(或說雌雄花序的外形)中類似動物的性器官也就不奇怪了。裸子植物中蘇鐵的雌雄花序不也如此這般像麼?

海椰子:一種讓人臉紅的巨無霸種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