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加ACE,一加2022年的又一步

作者:先生科技彙

一加ACE,一款在一加體系内很特别存在的手機,當然,放眼綠廠的話,那它的存在就理所應當了很多。雖然合理了一些,但是大家似乎對于一加ACE的出現争議頗多,正好這個機器我也用了個把月,就着手機體驗和大家聊聊。

一加ACE,一加2022年的又一步

簡單過一下性能,手機采用一加定制的聯發科天玑8100-MAX,在遊戲性能穩定性、AI性能、夜景降噪算法上全部突破原有8100的限制;配合首發超晶石墨散熱技術,玩遊戲的綜合體驗還挺不錯。其實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就知道聯發科天玑8100-MAX是一個軟體提升版的8100即可,性能本身差異不大。最高可選12GB+512GB,規格為LPDDR5+UFS3.1也算基操。

一加ACE,一加2022年的又一步

如果要走個娛樂兔,其實跑分也是和8100本身在一個段位上81W+的分數,和Redmi K50 /真我GT Neo3相差無幾,畢竟硬體的基礎規格互相看齊,日常使用問題不大;

Androbench測試讀取1727MB/s,寫入1287MB/s;

GeekBench跑分多核心3451分,單核心872分。

一加ACE,一加2022年的又一步

至于正面螢幕官方更是老老實實告訴你采用京東方國産柔性120Hz OLED 螢幕,我的視覺觀感看上去還不錯,沒有什麼色彩的直覺劣勢,美中不足的是下巴還是略微寬了一點,很多人對國産螢幕依舊存在一些異議,對于不同價位段的手機,基于規格标準采用誰的螢幕我倒是認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當然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規格滿足産品标準定位。

不過這次依舊是短焦攝像頭方案的螢幕下指紋傳感器,位置比較靠下。

一加ACE,一加2022年的又一步

就産品定位和品牌相關問題不說,這次一加ACE産品本身最大的争議想必就是後殼的外觀設計了吧,我要再次強調一下,這次一加ACE所有配色的後殼材質均為碳酸聚酯,說白了就是塑膠,加上内部堆疊的一些處理,重量隻有186g,這在一衆200g起步的手機中顯得趁手了很多。

一加ACE,一加2022年的又一步

采用塑膠=廉價?其實也不是,那麼所謂的「問題」出在哪裡呢?沒錯,就是後背左側從上至下的條紋凸起逐漸過渡至下方趨于平緩,而右側則是傳統磨砂觸感,兩種不同的材質觸感和視覺處理會形成碰撞,我對這種設計接受程度還好,甚至有點喜歡,但是背後碩大的且有意凸顯的主攝像頭鏡頭外圓确實有優化的空間,我相信這也是很多人對于外觀設計中真正的問題根源所在。選購的顔色上也是推薦黑色,質感會更好一些。

一加ACE,一加2022年的又一步

一加ACE這次最大亮點應該是标配的長壽版150W超級閃充,号稱将電池壽命提升到行業标準兩倍,四年不虛電,實際使用18分鐘左右充滿4500mAh電池,不僅速度提上來,就連充電頭都配備Type-C接口,相容PPS、PD、QC 等多種協定,友好度增加。要知道本來在一加9系列手機上就已經配備Type-C接口的一加,在一加10 Pro上竟然使用了A口,這是我們萬萬沒想到的,好在這次又重新改成Type-C。

一加ACE,一加2022年的又一步

其他細節上,全功能NFC、X軸線性馬達、雙揚聲器都沒落下,可惜沒有一加經典的三段式實體靜音按鍵是很多人心中的遺憾吧。

作為一加自己定義的性能王牌,售價一加ACE 2499起售,産品本身在這個價位段沒問題,問題是大家對于一加整個的産品布局是有很多疑問的。首先是啟用了OPPO的 ACE産品線過來命名,不過之前的ACE系列的配置選擇顯然要更高,價位也段也相對較高;再者就是一加對于目前的品牌想要走遊戲性能線,很多粉絲是有所擔憂的,一個品牌要做到一種很強的高端、有格調的屬性很不容易,而将這種調性磨滅掉卻很容易,幾乎頃刻間就可以讓産品的品牌高端、格調屬性下一個大坡。

一加ACE,一加2022年的又一步

從采用ColorOS系統是不得已而為之我可以了解,畢竟服務大衆;回歸OPPO我可以了解,便于管控,加強内部協作。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處理不好品牌的屬性維護,以及産品本身的布局定位,可能會出現1+1<2的問題存在,作為一個一加的産品愛好者,我有自己購買過多代産品,時至今日,依舊非常希望一加延續自己在一加7系列上的高光時刻,維持品牌高端屬性,打造不将就的一加,不同于凡俗的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