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作者:睿智的鉛筆

自打朱元璋最喜歡的兒子朱标死後,他就一心栽培朱标的兒子朱允炆。為了讓朱允炆坐穩皇位,他血洗半個朝堂,殺掉了許多一同打江山的開國元勳,不惜一切代價地将皇權路上所有的潛在威脅與荊棘尖刺全部拔幹淨,才放心地撒手人寰。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朱允炆

臨終前,他還将朱允炆托孤給一位器重的重臣,這位唯一的托孤重臣手握40萬大軍,足以鏟滅所有威脅朱允炆皇權的存在,也足以滅掉後來起兵奪權的朱棣。但是,這位托孤重臣卻并不靠譜,将朱允炆坑慘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唯一的托孤重臣

朱元璋雖然殺伐果斷、手段狠辣,但是也不乏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當然,這份情義僅僅隻針對于親情與愛情。譬如馬皇後,就是朱元璋的一生摯愛,早在朱元璋還是一介草莽之時,馬氏就嫁給了他,兩人同甘苦共患難,感情笃深。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馬皇後畫像

對于馬皇後為朱元璋生的七個孩子:五個皇子和兩個公主,朱元璋也是愛屋及烏、倍加寵愛。其中,甯國公主是最受朱元璋喜歡的一個女兒,甯國公主成年以後,為了給她尋個好夫婿,朱元璋可謂是煞費苦心,左挑右挑都不夠滿意。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甯國公主影視形象

當時,随朱元璋打江山的開國元勳梅思祖,有個叫做梅殷的侄子,一表人才,文能博通經史、武能騎馬射箭,深受朱元璋喜愛。于是,朱元璋便将自己最疼愛的甯國公主許配給了梅殷,讓梅殷當上了驸馬爺。而梅殷也很快成為了朱元璋最賞識的那個驸馬爺,據史料記載“太祖十六女諸驸馬中,尤愛殷。”

最疼愛的皇太子朱标死後,朱元璋就改立朱标之子朱允炆為太子。為了替朱允炆鋪路,他大肆清洗開國功臣,以免其功高蓋主,意欲奪權。而這就導緻他在晚年之際,朝堂上已經沒有幾個能挑大梁的賢臣忠将了。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梅殷

另一方面,地方藩王也在不斷坐大,隐隐成為了能夠威脅中央的割據勢力。朱元璋開始意識到,自己得留一手,為提防那些蠢蠢欲動的藩王做打算。此時,朝堂之上唯一尚存的最佳人選,當屬自己最喜愛的女婿——甯國公主驸馬爺梅殷。

梅殷才能出衆,淳樸善良,由他來托孤,是再合适不過的了。于是,朱元璋将梅殷秘密召回宮中,便将皇孫朱允炆以及這大明江山一同托付給了他:“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如有違大者,你可以讨殺他。”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朱元璋

梅殷自然深表忠心,說自己定不負重任,誓死為朱允炆守好江山,但現實往往事與願違。

朱棣起兵

朱元璋駕崩以後,按照他的旨意,皇太孫朱允炆順利登基,封号為建文帝。原本朱允炆隻要按照朱元璋為自己鋪好的路安心本分地當好自己的皇帝就萬事無憂,但他不夠安分,皇帝位子還沒坐穩就急不可耐地想要削藩。這一削藩就徹底惹怒了以朱棣為首的幾大藩王。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朱棣着衮龍袍全身像

燕王朱棣,是衆多藩王之中勢力最強、野心最大的那一個,他早就對皇位虎視眈眈。在朱允炆的逼迫下,不甘被削的朱棣,便以“清君側”的名義,率兵起義,發動了靖難之役。

眼見朝廷大軍一敗再敗,朱允炆慌張地啟用梅殷,直接撥給他四十萬大軍,讓他去鎮守淮安。面對鎮守淮安的梅殷四十萬大軍,朱棣果然不敢貿然進攻,而是派使者前去投石問路。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使者告訴梅殷,朱棣隻是回京進香、聊表孝心,希望對方讓路。但是梅殷的态度也很強硬,他回道:先皇讓你不得進京,你違命而行,算不上什麼大孝子。但是朱棣卻并不是以氣餒,他又派使者前去傳話,說自己隻是進京穩定政局,清除朝中的奸吝小人。

這一次,梅殷也沒跟朱棣再客氣,直接把使者的耳鼻割掉,說道:“留着你的嘴,回去和你的主子好好說一說什麼叫做君臣之道。”可見其永不退讓的決心。朱棣見狀,雖生氣但也無可奈何,畢竟人家掌控的四十萬大軍可不好惹。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靖難之役

惹不起總躲得起。于是,朱棣便決定繞道而行,改道泗州,從揚州渡江圍困南京。但離奇的是,剛與朱棣撕破臉的梅殷并沒有派兵去圍堵朱棣,也沒有幫助朱允炆抵抗朱棣的進攻,直至朱允炆兵敗人亡,他都始終沒有動過一兵一卒。

是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梅殷也算是促使朱棣篡位成功的一個推手。料想朱元璋當初托孤的時候,大概也沒想到梅殷會死守淮安,置京城安危于不顧。那麼,梅殷為何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他的結局又如何呢?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梅殷的結局

值得注意的是,梅殷雖然沒有派兵追擊朱棣,但是也不肯歸順于他。朱棣進入南京以後,通過一番血洗迫使皇親國戚皆臣服于他,隻有梅殷一直不肯進京朝拜。朱棣無奈之下,隻能逼令梅殷之妻甯國公主寫了一封血書寄往淮安,收到血書的梅殷先是嚎啕大哭,鬧着要自殺随建文帝而去,自殺無果又“被迫”選擇投降。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梅殷進京朝拜時,朱棣還假裝殷勤地體貼道:“驸馬駐守淮安,辛苦了。”而梅殷則傲嬌地冷笑道:“勞而無功,還敢談什麼辛苦?”這一句話,噎得朱棣有些難堪,但此時他還顧忌着梅殷手中的四十萬兵權,是以忍了下來。

等到朝局穩定,梅殷手中的兵權也被他稀釋得差不多了。睚眦必報的朱棣也開始着手除掉這個心頭大患。據《明史》載,梅殷上朝時被都督譚深、指揮趙曦命人擠下笪橋,給淹死了。但是他們卻向朱棣彙報:梅殷是自己投水而死。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驸馬梅殷在南京遇害

甯國公主得知自家驸馬在上朝途中被淹死之後,親自跑到皇宮找朱棣讨個說法。但朱棣卻輕描淡寫地說:“謀害驸馬的人已經被我殺了,你别鬧了。”

那麼,譚深、趙曦為何要謀害梅殷呢?據《明史》記載:“永樂二年,都禦史陳瑛奏殷畜養亡命,與女秀才劉氏朋邪詛咒。帝曰:朕自處之。”大意就是,都禦史陳瑛上奏朱棣,說梅殷一直圖謀不軌。而朱棣則神神秘秘地回答道:“我自有辦法。”不過多久,梅殷便莫名其妙被淹死了。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還有一段記載稱,朱棣親自審問譚深、趙曦二人時,兩人大喊冤枉,并表示“我們是得了你的指令才這麼幹的,你為何要殺我倆?”但是朱棣卻命人敲掉兩人的牙齒,直接将兩人問斬,可見其心狠手辣。

對于梅殷此人,史書中的評價一向兩極分化。有人認為他是忠君愛主的高尚之士,有人卻認為他隻是一個沽名釣譽、徒有虛表的人,不然為何朱棣攻打南京之時,手握四十萬雄兵的他卻始終按兵不動呢?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事實上,梅殷的老爹梅思祖,也不是一個太靠譜的人。梅思祖原本在元朝當将軍,眼見元朝即将覆滅,便果斷跟了反元的劉福通。劉福通出事的時候,他又抛棄劉福通投靠張士誠,成為了朱元璋的同僚。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梅思祖

後來看朱元璋聲名鵲起,他便又跟着朱元璋幹。面對梅思祖的擇良木而栖,朱元璋也不是沒有過懷疑,但是梅思祖卻說,自己曾經雖然經常背叛别人,但是所有的背叛和犧牲都是為了遇見朱元璋。最終,梅思祖這番話成功打動了朱元璋,而朱元璋也對他委以重任。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掌控40萬大軍可滅朱棣,卻将朱允炆坑慘了

而梅思祖的侄兒梅殷,似乎在這一方面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