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岸人文地理|藏于失落文明中的守望者

在人類生活中所創造的文明,就是用生活載體、文字記載的方式,總結出的認知和适應的客觀世界;并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被多數人認同接受的人文精神與發明創造的總和。

但凡形成文明結構的,都始源于創造和有序的傳承發揚。我們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亦是如此,從穴居到部落,再邁向鄉村城郭,有序的發揚傳承五千年之久;一代接一代,繼往開來,代代有輝煌。

海岸人文地理|藏于失落文明中的守望者

然而,随着社會體系的發展,鄉村城市的建設,一股腦的朝向鋼筋水泥的高樓廣廈發展,速度迅猛如電。緻使本應有序傳承的文明體遭到人為破壞,也或是棄之荒野破敗絕迹,人文傳承出現斷裂。

作為文明的失落和傳承斷層,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是有着無法愈合的重傷害;衍生出的人文教育缺失,會讓後人失去文明的根,成為思想空洞的人,難當中華國運傳承之大任。

作為人文古迹的文明承載破壞與挖掘保護工作,在全國各地也都在開展,但收效甚微。雖然如此,在海南三亞市,卻有着這麼一個“犟”人,二十幾年如一日,披風沐雨,奔走在鬧市中的大街小巷、荒村野墟中,跋涉尋訪。

他在尋找,尋找世代流傳下來的人文風俗遺蘊,尋找被人遺忘卻又承載着曆史記憶的廢墟瓦礫;他還在乎号,努力喚醒人們沉睡已久的傳承發揚人文的思想意識,呼喚黨和政府快快馳援搶救保護。

“我們要為子孫後代保護傳承民族國運的人文根基!”這位犟人經常這樣對身邊的人說,對自己說。他,叫李鴻新。一個旅居海南三亞的湘伢子。

上世紀九十年代,李鴻新來到海南島,成為第一批闖海人。他從小就對傳統文化有着割舍不掉的濃厚興趣,走到哪裡都要尋找,發現,學習,弘揚,博學多識。

來到海南的初衷是參與建設這片海洋家園,開創自己的人生事業。然而,當他踏上島,卻發現世代生活在這裡的本土居民,早已沉澱出厚重的文化底蘊,但因海峽隔斷,沒有與外界交流融合通道,形成區域性的人文閉鎖,這種現象間接引發社會發展滞後的尴尬局面。

面對這樣的社會體系,李鴻新敏銳地意識到,想發展海南,光有外來人才遠遠不夠,要把島内的人文底蘊挖出來,推動全民文化教育大發展,培養塑造出優秀的下一代,傳承建設的生力軍。

基于這樣的想法,他将自己變成“獨行者”,紮根在三亞這片熱土上,頂着炎炎烈日,四處奔走尋訪;了解街坊鄉鄰中的風俗民情,探尋古老建築,拜訪技藝傳承的能工巨匠。

日積月累走下來,他的腦海裡彙聚成一本海南人文大詞典;總結推廣,呼喊挖掘保護的文章,也頻頻見諸報端及網絡媒體。繼而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引起了群眾的參與和政府相關部門的關注支援。

有了廣大群衆的參與,政府的支援,李鴻新如同被注入了巨能量,認定自己做的事情價值莫大。于是,他于2014年9月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文粉絲,組建創立三亞市人文地理學會。

有了團隊,這份事業動能就更大了。而且,三亞市社科聯、三亞市旅文局、吉陽區委宣傳部、三亞市群衆藝術館、三亞市圖書館等機關,都向他們投來了橄榄枝,以項目合作方式提供資源和力量,共同發掘打造三亞人文底蘊的傳承大事!

這時,李鴻新欣慰的笑了。一切的辛苦付出,值了!

可認識他的人卻在心裡生出痛感。因為在白駒過隙的經年時光裡,他把大好青春奉獻給了三亞大地和這裡的淳樸百姓;玉樹臨風溫爾文雅的昨日,進化成了地中海的發型和刻滿歲月痕迹的成熟。

2021年11月12日,在三亞市群藝館舉辦的:三亞市人文地理學會挖掘保護與傳承研讨會上,以及後面兩天參與的對崖州古建築、孔廟、水南、保平、落筆洞、田獨鐵礦等傳統古村落和文化遺址走訪考察。

我看到當地村民對身邊的文物古迹(民俗古村落)的呵護,和對人文底蘊的價值轉換,推動着家鄉的經濟迅猛發展,因而赢得更加幸福的生活環境,内心發出了無限感慨。

這也讓大家全新認識到三亞人文底蘊的厚重和它獨有的魅力,對李鴻新這個來自三湘大地上的漢子更加敬重了;完全了解他為什麼數十年如一日,做着苦行僧般的“孤獨事業”。

也是在這幾天,無意中發現他身邊有位溫爾文雅,秀外慧中的女人,和一位乖巧活潑又聰穎的小女孩,經常滿臉微笑的偷偷為他鼓掌。抱着好奇的心思去打探,方知那是默默支援他的夫人和令嫒。

出于男人對家庭的責任感,忍不住和這位初次謀面的嫂夫人打招呼;在交談中才得知,夫妻倆自從結婚就聚少離多,如今女兒都已經讀國小五年級了,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時間能清晰地數出來。

聽到這些,李鴻新隻是一個勁兒的憨笑,溫暖的手掌輕輕地撫摸女兒的秀發。能看得出,他内心裝滿了對母女倆的歉意。我忍不住問她:“選擇了鴻新兄這樣的男人沒後悔嗎?”

“牢騷抱怨是有的,但他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給下一代孩子們留住民族文化的根,傳承發揚的魂。日子苦了一點,也值了,沒啥可後悔的。如今,我和孩子搬來三亞了,一家總算團圓在一起。”

聽着妻子的話,李鴻新的眼睛裡噙滿了感激的淚水,下意識的将下颌放在女兒的頭頂,輕輕摩挲;這是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的傳輸。而我,同樣一個天涯漂泊的孤獨者,也讓這番語言感動得淚目濕潤。

這是何其壯哉的豪邁語言,又是何其偉大高尚的情懷!就是這尋常的一家人,喚醒一方百姓的人文保護意識,推動了人文引領經濟發展的車輪,為子孫後代留住了民族文化的根和魂!

凝望高遠的蒼穹,仿佛感覺到濃濃的人文氣息直沖青霄;那是三亞人民世代生存繁衍所沉澱出的厚重底蘊,也是引領海南經濟進軍國際大舞台的領航旗幟,因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而李鴻新,這個一直在失落文明中默默耕耘的守望者,也必将成為引領時代的弄潮翹楚。相信,在三亞市各級政府和衆多同仁的助力下,他會将這一方區域的人文教育新發展,帶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