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德戰争結束後,德國人民遭受了什麼,受害者至今仍未釋懷

作者:知衆文軒
從古至今,戰争都是殘酷的,它帶給人類的不僅是支離破碎的家,還有戰後映入眼簾的廢墟殘骸。人們為何呼籲和平,為何希望不要再有戰争,便是因為深知安逸的生活來之不易,受到戰争影響最大的便是生活在戰争國家的平民百姓,因為無論用多麼壯烈或美麗的詞彙來修飾,也難以掩蓋戰争是對生命的踐踏這一現實。近代規模最大的戰争便是由法西斯國家發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戰争波及了世界近20億人,對人類的曆史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而當我們的視線轉移到人民身上時,更會發現戰争竟是如此的殘酷,令人不寒而栗。而在二戰中,發動了侵略蘇聯戰争的德國,曾在入侵後犯下了累累罪行,而蘇聯在成功發動向德國的反攻後,内心被仇恨和憤怒占據而對德國進行了血腥的報複,就殘忍程度而言雙方可謂是難分伯仲。而這些,究其原因都是因為戰争罷了。

喜歡曆史的朋友可以點選頭像進入,右上方加個關注,友善日後閱讀精選好文。點贊和關注就是我們更新的最大動力,謝謝大家。

視訊位址:蘇德戰争結束後,德國人民遭受了什麼,受害者至今仍未釋懷

突然襲擊

1941年時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并發兵550萬對蘇聯發動突襲,原名為“奧托計劃”的“巴巴羅薩計劃”正式啟動。這次計劃啟動的士兵數量以及緊密的配合給蘇聯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在德軍迅速的攻擊下蘇聯紅軍的防禦計劃幾乎呈土崩瓦解之勢,而無線電等通訊裝置的匮乏也使得蘇聯部隊難以協調同步,僅僅半年這場戰事便造成了90萬人的死傷,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令人乍舌的速度持續攀升,至1941年年底時已一躍達到400萬人。

蘇德戰争結束後,德國人民遭受了什麼,受害者至今仍未釋懷

蘇聯紅軍

在德軍迅速侵略蘇聯領土的同時,大量的蘇聯紅軍被擊斃或俘虜,同時造成了青壯年的大量死亡。然而就在德軍前進的腳步勢不可擋時,蘇聯氣候的寒冷卻救其于危難之中,是以許多人在戰後評價德國犯下最大的錯誤就是延遲了發起攻擊的時間,同時蘇聯的反抗意志也讓德軍刮目相看,據報道稱白俄羅斯布勒斯特的一座碉堡在德軍預計幾小時的攻陷計劃下獨立支撐了六周,直到七月底才被攻陷。此時,德軍的後勤與氣候成為了他們面前難以逾越的峭壁。

蘇德戰争結束後,德國人民遭受了什麼,受害者至今仍未釋懷

在多方面原因的影響下,德軍的進攻腳步被迫停止,然而盡管沒有完成最終的目标,也就是攻陷莫斯科,但蘇聯遭受的打擊已是相當龐大。但是德軍腳步的停滞也吹響了蘇聯反擊的号角,在莫斯科保衛戰以及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後,蘇聯憑借着其強悍的反抗精神以及當時在世界都名列前茅的工業體系開始正式反擊。

世界反擊戰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的大勢,意大利率先投降。德國漸漸開始獨木難支,就在德國呈現頹勢的同時,1944年反法西斯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正式開啟。 就在此時,蘇聯在東線開始加大對德國的壓力,兩線同時的攻擊使得德國陷入窘境。1944年9月,英美聯軍攻入德國,10月蘇聯也陸續攻入德國,然而由于前幾年蘇聯軍隊在戰事中大量缺失,在後續的招兵計劃中有着許多俘虜或戰犯加入軍隊,是以導緻了蘇聯軍隊素質的良莠不齊,同時在迅速補充的情況下蘇軍依舊在不停地損失士兵,也使得生還者胸中怒火更甚。

蘇德戰争結束後,德國人民遭受了什麼,受害者至今仍未釋懷

德國

在1945年4月,柏林會戰中,斯大林出動250萬軍隊,數不清的火炮槍械将柏林緊緊的包圍,而德軍的反抗也沒有因為眼前必敗的局面而停止,在蘇軍開始進攻之時德軍負隅頑抗,在這場會戰中仍舊對蘇聯造成了巨大的打擊,據不完全統計,蘇聯在柏林會戰中死傷達到了30多萬人,而死亡的德軍數量達到了40萬,不難看出蘇聯即便勝利了也屬于慘勝。然而再怎麼抵抗也難抵大勢,柏林的陷落也隻是早晚問題。終于在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徹底攻陷德國首都柏林,就在帝國大廈被攻破之時,希特勒在地堡選擇了親手結束自己生命,盡管在這之前他有逃跑的機會,但他沒有逃,他在明知被攻陷後士兵以及平民會遭遇到什麼的情況下,依舊選擇抵抗,可能這是他為了他所信仰的法西斯所做的祭奠吧。

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而就在此刻,蘇聯對德國的報複行動也會達到巅峰。而這一切的報複都是源自于蘇聯士兵内心深處的怒火,整個戰争期間,尤其是在戰争臨近結束的最後幾個月内,蘇聯軍隊的傷亡數量相較于德國軍隊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在後期為了彌補軍隊的空缺,臨時招募來的士兵大都缺乏戰争經驗且身為一個士兵的基本素質也普遍偏低,這也使得他們遭受到的傷亡非常巨大。在戰争期間,士兵們每日都被槍林彈雨和周圍的屍體所包圍,繃緊的神經對精神造成了極大的負擔,難免會讓人對周圍的環境以及事物抱有懷疑和敵意,而這種報複的情緒也被一個蘇聯的猶太作家點燃了,他便是伊利亞·愛倫堡。

蘇德戰争結束後,德國人民遭受了什麼,受害者至今仍未釋懷

愛倫堡

從1944年開始,愛倫堡在《紅旗報》上不斷地發表激起紅軍戰士對德國人報複的戰鬥檄文。愛倫堡對德國人的謾罵不斷加劇,幾乎已經達到了神聖的程度,在文章中他不停地大肆抨擊德國軍隊令人發指的行為,他的文字就像“沖鋒号”,極大的鼓動了蘇聯人對德國人的恨意。正如他文中所講:對我們來說,沒什麼比看見一堆德國佬的屍體更有趣的了。但是這樣偏激的文字卻可以在《紅旗報》上刊登且大力宣傳,自然離不開上級部門的許可。報社的編輯曾經就這樣的文章是否可以發表而與作者發生争論,但斯大林迅速介入并通知編輯無需修改愛倫堡的文章,這也表明了上級希望可以借這些文章來燃起蘇軍複仇的欲望。而正是這樣的大環境,導緻蘇軍士兵們在内心深處認為他們在德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德國曾在蘇聯犯下的罪行伸張正義。

蘇軍惡行

作為敵對方的德國人在蘇聯人心中已經被徹底地非人化,平民在慘烈的戰鬥中首當其中,無人會在乎他們會經曆什麼,未來會怎麼樣。1944年10月,蘇德兩國經過兩年多的血腥戰争後,蘇聯紅軍終于可以穿越戰線正式踏入德國的土地。而他們途徑的第一個小村莊便成了第一個“受害者”。這個小村莊名叫梅爾斯多夫,在勝利帶來的狂暴氣氛感染下,紅軍士兵殺死了此地所有的居民,老幼婦孺無一幸免,甚至還有部分受害者死後被肢解。有記者在之後來到這裡時對眼前的場景深感恐怖,甚至形容其早已超出人們最為野蠻的想象。而随着蘇軍的繼續前進,類似的場景不斷地在德國東部各個省份上演,在蘇軍行進路徑上的所有村莊無一幸免,這些還僅僅是冰山一角。

前文提到的愛倫堡,為了更加放大蘇軍内心對德國的仇恨,便大肆宣傳納粹曾在俄羅斯實施大規模強奸的虛假報道,而後面發生的事情也仿佛在告訴他他成功了一樣。蘇聯紅軍犯下了曆史山規模最大的強奸案。戰争期間的強奸現象,其實便是士兵對無力自衛的平民百姓濫用權力和暴力。在二戰中,這種現象在戰争的最後階段變得空前普遍,相比曆史上的任何戰争都要頻繁。尤其是在發起這樣的行為時,前提不是洩欲而是報複,在抱有這樣動機的同時,好似便會被預設為戰争的常态一般。而強奸對于人們身心健康的打擊更甚于死亡。造成的傷害可能會對受害者造成一輩子的心理創傷以及肉體傷害。

蘇德戰争結束後,德國人民遭受了什麼,受害者至今仍未釋懷

在這一系列的強奸事件中,東普魯士的少女和婦女首當其沖的遭受了暴行,在這裡,許多女性被輪奸,然後再被槍決。甚至有士兵回憶當時的情景:士兵們争先恐後地把德國婦女的内衣套在自己身上,熱鬧的就像是混亂的集市。看到勝利的蘇聯士兵一邊大聲宣誓着自己的勝利,一邊将不知年齡的女性帶走,她們可能都不會想到自己會受到怎樣非人的虐待。曾有一位名叫瑪麗的年輕母親在被強奸後與自己的丈夫一同被吊在幹草倉裡,而他們的孩子就在他們的腳下被絞殺。被救起後在去寓所的途中又被另一名俄國軍官強奸,在其走後又被四名蘇聯士兵“用變态的方法”強奸了她并導緻她昏死過去,醒來時又遇到了兩名闖入房間的士兵,但是卻把她丢下了,因為她看上去活像一具死屍。而類似的事件,卻在各個地區不停的發生着。

這些案例均記錄在了科布倫茨的東歐檔案中,其中記錄的這些事件的單調乏味程度一如當時對猶太人屠殺的記錄,連篇累牍地重複着對這些恐怖事件的描述,千篇一律卻讓人不忍卒讀。而且在中歐的某些地區,強奸不僅僅是個别事件的集合,已然成為了集體經曆。性堕落和恐怖的場景在整個德國東部地區蔓延開來,已然掀起了一股強奸的狂潮,甚至于在卡托維茨教區,士兵留下了66名懷孕的修女。

在1945年春,蘇聯軍隊馬上進攻至柏林時,成千上萬的平民試圖越過河向西逃往,但由于人數過多,是以接近2萬名女性被困并受到紅軍的控制。許多人挑出來“即刻娛樂”,然後便被送往西伯利亞,而在運送途中再遭遇反複的強奸,另外仍有許多人因缺乏食物或遭受虐待而死亡,屍體便被直接丢下火車。活下來的人在到達西伯利亞後便是奴隸身份,被迫從事各種苦力勞動,在這之中有些人會被送往一個臭名昭著的517号營地。當她們到達後需要赤身裸體地在管理者面前站好,管理者會從中挑選中意的女性來讓她們進行性服務。在被送往這裡的1000名女孩和婦女中,超過半數在六個月内意外死亡。甚至可以說最幸運的是那些沒有被強奸便被殺害的婦女們。

蘇德戰争結束後,德國人民遭受了什麼,受害者至今仍未釋懷

而身處柏林的女性同樣身處水深火熱之中,蘇軍士兵在見到修道院後毫不猶豫的沖了進去,這樣的地方對于他們來說好似“世外桃源”,蘇聯的軍官也并沒有限制他們的部隊,這群士兵便開始對修道院中所有的女性進行殘忍的強暴,其中甚至有部分孕婦也遭遇了慘無人道的待遇。而這種行為蘇軍士兵早已司空見慣,因為在此之前他們早已不分場合、不分時間、不分地點地實施了強奸行為。更可怕的是,在奧地利和維也納的蘇聯人不僅強奸,還會将受害者餓死,在蘇聯士兵占領下的婦女每天攝入的卡路裡完全不足以支撐日常的生活,每個月都會出現多例結核病例,孕婦、老人和兒童每天都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僅僅在1945年7月,1000名新生兒便會有389人死亡,其中大多數是“強奸的産物”。

強奸是人類文明所不齒的最醜惡也最野蠻的行為,因為他無視了人類自身的尊嚴和價值,恃強淩弱,摧殘生命,更因為直接受害者是那些生養人類的女性,由于這些原因,文明社會對于強奸行為的懲戒從來都是嚴厲的,是以面對這些暴行,蘇軍内部也曾有軍官對此表示抵觸,然而卻被冠以“同情敵人”以及“資産階級人道主義”的帽子并被捕。盡管後期為了止住一部分外界的言論而處決了一小部分士兵,但是往往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在各個地區的醫院總結後發現越接近蘇聯軍營的地區情況越糟糕,直到1948年底,據不完全統計,整個德國約有200萬女性在戰後被強奸,戰後還有10萬德國女性帶着具有蘇聯血統的孩子。

有些婦女因為不想落到紅軍手上而自殺,也有些懷孕後感到羞辱而自殺,還有學校的女生集體自殺等等,被強奸但存活下來的婦女在戰後由于受驚過度,一直都不願再提起這件事,由于紅軍被視為将德國從納粹手上解放出來的英雄,他們犯下的罪行被視為禁忌,無人敢再提。受害人中甚至包括德國前首相科爾的夫人,她在2001年自殺,而她被強奸時僅僅隻有12歲,且是和母親同時遭遇了這一切。随着越來越多揭露紅軍暴行的書籍出版,很多隐瞞了50多年的受害人不再保持沉默,紛紛對外講述這段被人塵封的曆史。

蘇德戰争結束後,德國人民遭受了什麼,受害者至今仍未釋懷

除了強奸案件,蘇軍士兵還利用上級部門賦予他們的許可,對被占領的德國城市展開了大肆劫掠。到處都是燃燒的房屋,而室内的裝飾物、樂器、烹饪用品、瓷器、繪畫等所有的一切都被抛至屋外供士兵們自取,而平民毫無反抗可能。街道上被炸毀的車輛、坦克、軍裝以及軍備随處可見,醉醺醺的蘇軍士兵在這座好似廢墟的城市中肆意狂歡、胡亂開槍,孩童的哭泣與蘇軍的笑顔成為了鮮明的對比。而且當時蘇聯軍隊中還有一個許可,那便是每個士兵每個月可以往家中郵寄一個5公斤重的郵包。

這更加說明了蘇聯上級對于士兵劫掠群眾是持贊同觀點的,而也正是這樣的規定直接刺激了士兵們的劫掠行為。尤為可笑的是,軍官們會受到優待,每個月可以寄回兩個這樣的包裹,而将軍們更是不限制次數。在當時還有一張被世界公認為經典的照片,便是一個蘇軍士兵在帝國大廈樓頂舉起蘇軍戰旗的場面,令人感到可笑的是,另一個舉起雙手支撐舉旗士兵的軍官兩隻手上竟然各自戴了一塊手表,這也更反映出了當時蘇軍對德國的劫掠有多麼令人發指。

蘇德戰争結束後,德國人民遭受了什麼,受害者至今仍未釋懷

蘇軍的獸行不僅引起了盟軍的反感,也讓德國平民感受到了極大的恐慌。這些德國婦女在蘇聯士兵眼中隻是發洩欲望和仇恨的對象而已。蘇聯士兵的行為已經完全超出了戰争報複的範疇,他們不僅對婦女進行了許多非人虐待,還對德國的平民進行了慘烈的屠殺行動,沒有及時逃離的德國平民隻要出現在蘇聯士兵的視線中,他們便會像貓捉老鼠一般戲弄一番再将他們殘忍殺害。二戰中德國納粹黨的戰俘被士兵一個個揪出來,經受激烈的虐打後直接絞殺,大批的德國軍戰俘則被蘇聯安排到西伯利亞參與勞動,替代蘇聯男人的位置。

戰場之後

不僅僅針對德國的人民,對于德國當時先進的工業和人才,蘇聯也開始了大規模的掠奪,來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戰敗的賠償。他們将德國幾乎所有能拆的工廠、裝置、設施全部拆解後運走,哪怕是那些對蘇聯人無用的原材料也沒有放棄。如果蘇聯士兵在某個時間看到一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便會毫不猶豫的開始搶奪,據說連大街上自行車的輪胎都會被搶奪,盡管有些東西對蘇聯完全無用,但仍會毫不猶豫的将其運往西伯利亞,甯願看着其生鏽腐爛,也不會留給德國。被蘇聯掠奪過的德國蘇占區,在1946年生産力比之前降低了四分之三,東德居民的生活水準也是以急劇下降,不僅僅因為戰争的賠償,還有镌刻在基因中的貪婪。

蘇聯士兵這樣的行為同樣導緻難民數量突增,許多難民在逃亡的路上便被不知從何處飛來的炸彈炸死,甚至于因為絕望的情緒在心底蔓延,很多德國人在遭受迫害前便自己舉槍自殺,有一些人甚至為了讓家人免于遭受非人待遇便先将家人打死再自殺。而且蘇聯還在西伯利亞修建有許多的戰俘營,這個地方常年冰封,無比嚴寒。德國士兵到了這個地方,基本無法生存許久,當時全副武裝的德國士兵都因為氣候問題而铩羽而歸,更何況是現在身份轉換為戰俘的時候。而且由于之前德軍士兵在蘇聯犯下的惡行,嚴重的傷害了蘇聯人民的感情,而且現在蘇聯士兵内心的報複情緒正值巅峰,更加不會善待這些俘虜,是以在蘇聯接收的300多萬俘虜中,最後隻有不到三分之一可以回到家鄉,其他的俘虜要麼就是被虐待而死,要麼就是受不了這裡嚴寒的氣候而凍死。

蘇德戰争結束後,德國人民遭受了什麼,受害者至今仍未釋懷

在戰時和戰後的很長時間裡,蘇聯出于正面宣傳和維護上司威信的需要,公布的數字常會摻雜虛假資訊。無論是和平時期還是戰争時期,軍隊都是最高的武力手段。而正是因為其特殊的情況,才會存在軍法軍紀,這不僅僅是對戰鬥力的保證,亦是是對破壞力的限制。而蘇聯正是由于這方面的限制力度過小甚至在初期還保持縱容态度,是以導緻了蘇聯士兵做出了許多慘無人道的惡行。

蘇聯為戰争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2000萬平民和80萬軍人喪生,而且還有250萬人流離失所,蘇聯戰前三分之一的财富皆被投入戰争中,使用德國的戰俘對戰争造成的損失進行彌補,這本是很合理的要求,然而在這些戰俘中,卻有近34萬德國戰俘被蘇聯士兵折磨而死,這種行為已經很難讓人想到他們對外宣稱的竟然是修複戰後損失,想必隻是為了報複吧。借此看來,蘇聯好似從未給人“以德報怨”的印象,他們也确實從未這麼做過。

謹以此文呼籲大家,現在是和平盛世,我們應該珍惜這份和平,為這份和平的世界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