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育兒路上,婆婆最常犯的幾個錯誤,中招率高達99%!

古往今來,婆媳相處都是一道坎,在養育寶寶這方面更是沖突不斷。現在新世紀的科學育兒和老傳統的育兒觀念很是沖突,導緻現在媳婦和婆婆老是争吵。

媽媽們有沒有經常為了寶寶的問題和婆婆不歡而散?以下的育兒誤區是婆婆們最常犯的錯誤,中招率高達99%。如果深有同感,請轉給老公看,請他幫助你說服婆婆,一定要科學育兒。

睡平頭

我家寶寶一生下來,婆婆說:“看娃後腦勺鼓的,回家後睡枕頭壓壓,就回去了,頭也就好看了”我告訴婆婆:“醫生讓側躺,不能睡枕頭。”

側躺是因為寶寶剛吃過奶,容易吐奶,側躺防止寶寶吐奶引起窒息,很危險。

不能睡枕頭是因為寶寶的脊柱發育還沒有完善,如果強行睡枕頭,會導緻頸椎彎曲,壓迫氣道影響呼吸。

婆婆還是讓寶寶平躺,結果護士查房,專門告訴婆婆:寶寶要側躺,用枕頭靠在寶寶後背。婆婆照做了。

帶寶寶出院後,來家裡看寶寶的人好多,全是問婆婆為什麼不睡枕頭壓壓,看那後腦勺凸的。婆婆說:“現在和咱們以前不一樣了,在醫院裡醫生護士都讓娃側躺,用枕頭靠在娃後背,說娃現在還特别容易吐奶,側躺的安全。”

婆婆也接受了這個說法,(媽媽們,有時候婆婆會聽醫生的話,你們試試。)在寶寶1個月期間,一直都是左右側躺,沒有睡過枕頭。後來第2個月,寶寶的脊椎發育逐漸完善,加上我兒子的後腦勺還特别凸,寶寶開始平躺,睡枕頭,睡定型枕,平躺也是有家屬在旁邊。

為什麼老一輩子的人都讓寶寶睡枕頭平躺呢?

因為:他們覺得寶寶的頭部在枕頭上來回摩擦,枕頭的硬度有利于幫助寶寶把後腦勺磨平,使頭型更好看;還有他們認為,大人睡枕頭就很舒服,不睡枕頭就很難受,是以寶寶也應該睡枕頭。其實一切都是為了讓寶寶在顱骨有可塑性的時候,趕緊睡好頭型。這是錯誤的。

科學育兒:寶寶生下來以後需要側躺,在後背靠一個小枕頭,左右替換着睡,不需要睡枕頭。當然,如果寶寶後腦勺很凸,一直左右側躺,會導緻後腦勺更凸,頭型更不好看了。(寶寶頭型在3個月内都是有可塑性的。)可以在寶寶第2個月的時候,消化吸收逐漸成熟,脊柱發育逐漸完善,在吃奶後半個小時側躺,等吐奶情況好轉後,再平躺,同時有家屬看護。

輔食中加調味品

我婆婆在寶寶6個月可以添加輔食的時候,就要往裡面放鹽、放糖,或者加點調料。婆婆說:“這樣有味道好吃,寶寶就喜歡吃飯了,不然味道也沒有,寶寶肯定不愛吃。再說咱們也不愛吃沒有味道的飯吧,别說一個娃了。”婆婆說得很有道理。

但我在寶寶添加輔食前專門查了一下,寶寶在添加輔食時,不能加鹽、糖等調味品。是以我告訴婆婆不能加調味品,婆婆也很好溝通,之後沒有加過調味品。在寶寶7-8個月的時候,我給寶寶買的核桃油和豬肝粉。

核桃油指的是經過壓榨制作而成的一種油分,主要是用核桃為原料。平時一般建議可以在寶寶六個月以後逐漸地添加一些核桃油,在兩歲之前添加5到10克,兩歲到三歲添加20克。可以混合在一些米飯或者是粥中喂孩子,這樣可以有效地促進孩子吸收其中的脂肪酸、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e,不但可以促進孩子的生長,并且可以促進孩子視力的發育,增加孩子骨骼的強度。

科學育兒:1歲以内的寶寶是不能吃調味品的,會對寶寶的味覺造成損傷,對寶寶的腎髒等器官造成負擔。(絕對不能加鹽、味精、醬油等)

把屎把尿

婆婆在寶寶滿3個月左右,就要給寶寶把尿,我立馬就阻止了,婆婆說:“你經常給寶寶把把尿,寶寶就不用穿紙尿褲了,紙尿褲穿着又不好,捂的。你說你帶個衛生巾是不是也捂着難受呢?别說寶寶捂着了,再說,紙尿褲多貴呢,哪有那麼多錢用來買紙尿褲。”怼得我啞口無言。

我也是新手媽媽,我也不懂這些,我又去查了一下資料。是這樣解釋的:

1.影響寶寶自主要制排尿的能力。如果長時間把屎把尿,容易引起寶寶出現條件反射,寶寶就算有尿意也有可能會排不出來,容易造成憋尿,不利于寶寶自主要制排尿;

2.容易造成寶寶脫肛。寶寶的肛門括約肌,尿道括約肌是需要等兩三歲才可以發育完善,沒有發育完善之前把屎把尿容易引起肛門内粘膜外凸;

3.容易影響到髋關節的發育。

我的婆婆還是很明智的,一般我解釋後,婆婆是能聽進去的,也會聽我的。

在這裡解釋一下紙尿褲和衛生巾在透氣性上是有差別的:

紙尿褲表層是由無紡布做成的,無紡布吸水快,不反滲,能保持表面幹爽,加上它又是透氣的,能保護寶寶不紅屁股。中間的吸水層,是紙尿褲品質的核心,它決定了紙尿褲的吸水量、吸收速度、鎖水能力和是否斷層,而底層材質則主要由PE膜或PE膜+無紡布制成,特别透氣。

衛生巾它最外層是緊貼着内褲的,那層是塑膠的,這就不透氣了,而紙尿褲的外面并沒有這一層,是以它的透氣性和紙尿褲沒法比,如果将大人穿衛生巾的感覺等同寶寶穿紙尿褲的感覺是不夠合理的。

科學育兒:1歲以内的寶寶是不建議把尿訓練的,寶寶的髋關節發育還不完善。一般2歲左右的孩子就能逐漸意識到對肛門括約肌和膀胱的控制感了。是以,大多數家長會在孩子2歲左右,進行如廁訓練,以便在最恰當的時機取得最好的效果。

偏方

我家肉肉有一天早上起來突然發燒,下午體溫直接上升到38°左右,我特别害怕,但是趕上疫情期間,門是出不去,醫院去不了,在家觀察了2天後還是發熱不退,如果實在不行趕緊去醫院吧。

完後我婆婆着急地去問奶奶偏方去了,回來後用鹽、姜、還有什麼草料用水熬上給肉肉喝,我就不同意了。

我說:“調料不能喝,更别說這是什麼呀,混在一起這是啥東西,大人也不能喝,别說是9個月寶寶了。”

婆婆說:“這個是退熱的偏方,管用。”

我和婆婆把氣氛弄得很僵,婆婆很生氣。我知道婆婆也是為寶寶着急,但是方法并不可取。

之後我家寶寶好了,是幼兒急疹,出了一身疹子。

科學育兒:寶寶生病了,不建議使用偏方,我們需要去醫院咨詢醫生。偏方隻是老一輩子經過長時間的經驗所得,沒有科學依據,而且寶寶還那麼小,是不适用于寶寶的。

綁腿

老一輩子的人認為寶寶出生後腿不直,需要綁腿,長大後腿就直了,走起路來好看。媽媽們肯定就不同意了,好好的腿綁起來多不舒服呢?再說,寶寶是在發育期,綁腿是影響寶寶發育的,是以就争吵起來了。增加了婆媳之間的沖突。

嬰兒需要綁腿嗎?

嬰兒是不需要綁腿的,綁腿的做法是不科學的。因為綁腿會造成寶寶的腿部血液循環不良,影響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寶寶腿部自由活泛才是最舒适的狀态。在寶寶生長發育期間,腿部出現蛙式位,這是正常的體位,并不是不綁腿造成的腿部不直。如果寶寶在生長發育中出現了異常的情況,比如O型腿或者X型腿,也不是因為不綁腿造成的。要及時地給寶寶補充鈣和維生素D。

科學育兒:寶寶在生長發育期間是不需要綁腿的,寶寶的腿動來動去是有利于生長發育的。而且寶寶在嬰兒期一般是O型腿,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一直都是蜷曲的狀态,直到18個月左右才會恢複到正常腿型。

多穿衣服

經常看到老人帶娃,給娃穿好多衣服,生怕寶寶凍着了,裡三層,外三層,裹成個大粽子了。其實寶寶的體溫是比大人熱的,更别說給寶寶穿那麼多衣服,寶寶身體更熱,隻是不會說而已。但是寶寶本身是不舒服的。

寶寶是不能捂的,特别是小嬰兒,更加不能捂,容易得濕疹。我家肉肉就是夏天出生的,别人給寶寶穿的背心,蓋的薄毯子。我婆婆給寶寶穿的長袖,蓋得也厚,怕寶寶冷,結果被護士教育了一番。

回家後我們穿得很薄,就穿一個短袖或者背心,寶寶也是熱得出汗,起了一臉濕疹。是以寶寶千萬不能捂着。

科學育兒:新生兒的體溫在一般情況下是比成人要高的,這是新生兒的生理特點所決定的,因為新生兒處于快速地生長發育期,代謝相對來說是比較旺盛的,也就是說寶寶在同等的環境條件下,基礎體溫是要高于成人水準的。是以寶寶更比大人怕熱。

可能還有好多育兒誤區是婆婆容易犯的,這些都是導緻婆媳産生沖突的原因,在育兒路上希望媽媽和婆婆多溝通,一起學習科學育兒,讓我們在育兒路上不犯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