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牛座為什麼讓人心疼?

大家不妨細緻觀察一下身邊的金牛座,

他們喜歡愛情,但更喜歡正常

,這句話,就點明了全篇的主旨。

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金牛讓人心疼的原因。

正常的個性,正常的想法,也就使得金牛在現實當中,其實很抵觸所謂的驚喜。因為很懶,是以就很難有像雙子座和射手那樣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同時,金牛也不太有實驗精神,這個方面跟水瓶座也是有着一種截然相反的意思。因為上面說到,金牛是個正常的星座,何為正常,就是一切都按照正常的方式以及形式去對待,不會冒險,也不能冒險,更不會毫無理由、毫無根據地冒險。

是以,在一段感情裡,

金牛給人的感受就是,憋、悶且頹。

其實,這個星座非常重視感情,但卻令人非常覺得無語,或是無奈的是,就算他們再喜歡一個人,也不會主動去聯絡感情。

當然,其中的原因是一部分是因為懶,不那麼有主動意識,其次就是,他們在情感聯系當中,往往也是很難學會如何開口,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

明明對方早已等得憋屈,可金牛倒好,反倒覺得對方如果喜歡自己,就一定會主動先來找自己。

更令人無奈的是,金牛甚至一度自戀到自己親自去聯系對方,會不會讓人覺得這樣做非常的刻意?

對,刻意這個詞,常常會萦繞在金牛的腦海裡。主動聯系人,對方會不會覺得自己刻意在需求什麼?找對方聚餐,對方會不會覺得自己是在刻意讨好自己?

還有,

在一段感情裡,更讓人很難懂得金牛的是,他們的占有欲會為他們的情感塗上了濃墨重彩,是以也就很難在一段不良的關系裡堅持很久。

這就是為什麼,在現實當中,大家别看金牛非常的慢熱,但他喜歡一個人和建立一種關系的時候,可能需要幾個月,半年甚至幾年的世界,才會真正地讓對方走進自己的世界當中。

金牛隻有在覺察到自己跟對方能否不排斥且相處愉悅舒适,才會選擇更加深入新的關系當中,說白了,就是要知道對方到底跟自己有沒有投緣,或是對方到底有沒跟自己深交下去的意思,倘若答案是否定的,那好,金牛就會識相地走開,熱臉貼冷屁股的事情,自己不會去做。

這就是金牛座為什麼需要耗費那麼長的時間,去整理不良關系的原因。

你也可以這麼認為,土象星座裡的金牛,的确是缺乏了某種程度上的安全感,是以才會對友情、愛情以及親情非常重視。因為一旦覺得這些都無法被自己所認識清楚,或是無法掌控的話,他們也就陷入某種精神混亂,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以至于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跟其他東西隔離。

是以,但凡能夠留在身邊的,還能聯系和維護的,都是金牛的老朋友。而且在相處起來,自己既不會避諱什麼,同時又因為彼此都很了解,是以就無需刻意地隐藏什麼。

是以,

在一段舒适且放得開的關系裡,你會看到金牛像個孩子一樣容易開懷大笑,無拘無束。

金牛不願急着跟陌生的環境以及他人建立關系,是因為需要了解的時間太長,雙方之間互相了解的過程太累。

而且,土象星座都是非常重視現實意義的,倘若覺得新的關系對自己沒有意義,亦或是對方也改變不了自己當下的生活品質,那就沒有必要再給你自己的生活徒添麻煩和煩惱。

社交如此,戀愛也是如此。而且,往往在感情裡,金牛更容易給人一種令人覺得心疼的感受。

其中便是,金牛這些人明明溫柔深情,但由于大多數的情況下在意實際需要,是以很難,也極少表露感情。

進而

金牛大部分的喜歡,都演變成了一種暗戀。

也就是說,金牛的喜歡大多都是起源于暗戀,在這個暗戀的過程裡,他們無疑是卑微的,也是小心翼翼,甚至是相當煎熬的過程。

尤其在明明知道自己喜歡的對象,已經開始被另外一個自己熟知的人追求情況下,五味成雜的金牛,也就相當容易變得更加沉默,也容易變得更加頹喪。

在這個痛苦的過程裡,一方面他們要使勁力氣去試探對方是不是排斥自己,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防自己所喜歡的對象,到底有沒有可能被另一人追求到手的焦灼。

是以,因為不願意表達感受,同時又偏偏不願失去控制,也就是在這兩種極度沖突的過程裡,金牛既是偏執的,但又十分非常痛苦的狀态。

但令人更心疼的是,他們明明在熬着一種撕裂的苦楚,卻偏偏很難向人傾訴,甚至他們根本就不會向人傾訴。

他們在一個人苦苦地支撐着,熬着,盡管在外人看來,他們似乎還是非常正常,一副從容淡定的模樣。

真的是這樣,

金牛的慢熱和長情,往往都是發自内心的選擇。

但倘若無法得到一份穩定的關系,金牛也就隻能順着自己的性子,在自我折磨和放肆地傷害自己。

隻有這段感情讓他累了,或是讓他們再也看不到未來,甚至當他看到了所愛之人有了新的感情時,這個時候,金牛會沉默地轉身,低下了頭,沉重地往家裡走,回到家,沉默地躺在床上,告訴自己,睡吧,醒來之後,這一切不過是一場夢。

但是,金牛是個非常偏執,也是容易不死心的類型,頻頻的自我折磨和煎熬,一次一次的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了還是會甘願再次去撞的固執,怎能不讓懂的人心疼呢?

而最終的分開和選擇放下,不過是金牛座内心裡的善良,勸自己早日放下,祝福摯愛。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