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六峰山的印記

作者:盧煥球

靈山是到了無數次,沒有登頂六峰山的遺憾,恰如去了宜州城,沒去到劉三姐鎮一樣。與六峰山的親密接觸源于這個雨霧蒙蒙的清晨。很多的錯過其實是為了等待更加美好的邂逅。

六峰山的印記

登山的入口

買好門票便迫不及待地往山上走,進入登山的入口,映入眼簾的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象。沿着石砌的台階拾級而上,心裡總閃現着關于“靈”的美好成語,比如鐘靈毓秀,人傑地靈,心有靈犀。不難想象靈山地名的由來與六峰山是息息相關的。

六峰山的印記

石壁上的書畫

再往上走,有一塊倒懸的平整石壁,依稀可以看出留下了許多文人墨客的筆迹。登頂過泰山,諸如此類的題詞留念,在我看來其粗俗程度不亞于凡夫俗子的“某某某到此一遊”。名山勝地,難道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唯獨你的才能得已留下這隻言片語嗎?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六峰山的印記

山門

六峰山的印記

元辰殿

過了六峰山的山門,映入眼簾的是元辰殿,再往上是北帝廟。對于這些香火缭繞的聖殿,總是心懷敬畏的,隻能是遠遠地投去一個注目禮。在我的概念裡,父母才是離我們最近的神、佛,他們我都沒拜好,何以有資格去這些名山聖地拜這些大神大佛。

六峰山的印記

石闆道

上山頂的路有好多支,我選擇從中間最陡峭,最難行的路往上。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看似最艱險的道路往往是通往目的地最近的,事實證明,我這一次又選對了。十分鐘後我已經在鶴立峰頂上,鳥瞰這美麗的靈山縣城了。

六峰山的印記

美麗的欽江

登山的時候還是微微下着雨,到鶴立峰頂的時候,天公作美,出了微陽。仿佛是特意讓我這個心心念念的遊客得以飽覽靈山的美景。欽江河水像是一條閃着金光的絲帶,蜿蜒曲折的穿過四周林立的高樓。在六峰山前這裡急切地拐了一個大彎。正如一見鐘情的你,回眸的一笑,傾國傾城的變成了這千百年的壯麗山水。

六峰山的印記

石縫上的無花果

對于頑強的生命,我總是心存敬畏的。在崖縫裡長着一株無花果,幾乎看不到泥土的痕迹,卻長得如此的生機盎然。醉人的綠葉與這岩石所形成的巨大反差,看着總是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強大與震撼。也隻有在這種惡劣的環境裡才會成就這樣的一枝獨秀。正如經曆許多艱難困苦的你我,在曆經風雨後迎來彩虹。

六峰山的印記

無名樹

山崖邊有一株不知名的樹,郁郁蔥蔥。對于這些能給人帶來正氣正念的綠植應該都可以姑且稱之為菩提樹。心若菩提看到便是菩提。想起了惠能祖師的詩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六峰山的印記

欽江河

下山的路,看到了欽江另外的妝景,剛才山頂暢想地回眸一笑,現在變成是四目相對的明眸皓齒。不同的角度總是能讓我領略到你的千嬌百媚。

惜别六峰山的時候,心裡面總是在想,曾經愛過和現在愛着的人,總有一天可以攜手共賞大美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