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代》2022年第3期夏初面市!丨新刊

《當代》2022年第3期

長篇小說

縱我不往

阿袁

象牙塔早已不是遁世的所在,塔下人的重負甘苦自知。阿袁善寫知識分子的生活境遇,這部長篇新作聚焦于“青椒”即高校青年教師群體。“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甯不來?”在她那裡,“掉書袋”的說話方式得到了重新定義——毫無學究氣,卻有煙火味。

阿袁,1967年生于江西樂平,畢業于南開大學,現在大學任教。2002年開始小說創作,著有長篇小說《魚腸劍》《師母》,小說集《鄭袖的梨園》《米紅》《梨園記》等。

中短篇小說

縣城美人(二題)

張惠雯

《南方的夜》中的紅霞有股“港味兒”的帥氣,《麗娜照相館》裡的麗娜人如其名,别具異域風情——這兩位縣城美人,曾讓八九十年代的少年們在驚鴻一瞥間獲得“美”的啟蒙,但她們并未是以獲得命運的偏愛。掩藏不住的傷疤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曆?

張惠雯,祖籍河南,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現居美國波士頓。已出版小說集《兩次相遇》《在南方》《飛鳥和池魚》等。曾獲海内外多種文學獎項。

鐵鏽新鮮

阿 郎

阿郎筆下的案件絕不止于案件本身,除了對人性的另類書寫,這一次還多了詭秘的悲劇氣息。東北小城由此抽象,升華,成為意義糾纏之地。

阿郎,《看電影》雜志主編,影評人。著有《并指如刀:阿郎看電影》《肥夢》等。

天鵝

李鳳群

去國之後,關系不是那些關系,俗世卻還是那個俗世。對于中國人而言,大世界可以瞬息萬變,小世界卻總有執拗的恒定感。

李鳳群,女,安徽人,2002年開始小說寫作,著有長篇小說《大野》《大風》《顫抖》《大望》等。《大望》入選2021年度“中國好書”。

烏鴉的炸醬面

王若虛

在生活中的随波逐流似乎是順其自然,但實質上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作品用《故事新編》裡的意象,表達了對當代人生活的發現:單一的富足是一種另類的貧困。

王若虛,男,1984年生,畢業于上海大學金融專業。中國作協會員,上海作協專業作家、理事。已出版長篇小說《馬賊》《尾巴》《限速二十》《火鍋殺》等六部,中短篇小說集《在逃》等四本,短篇小說集《守書人》即将出版,另有中短篇散見于《萌芽》《小說界》《收獲》《上海文學》等刊。曾獲首屆“澎湃·鏡相”非虛構寫作大賽一等獎(合著)、第四十一屆時封包學獎小說佳作獎等。

百花殺

楊知寒

百花園市場曾是這座東北城市的潮流地标,也是她們與顧客殺價博弈、與同行明槍暗箭的戰場。當市場一天天走向衰敗,這兩朵争奇鬥豔的花兒,怎樣接受被“鬥敗了”的命運?

楊知寒,女,1994年生。作品見《人民文學》《上海文學》《花城》等刊,曾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中華文學選刊》等刊選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獲豆瓣閱讀征文大賽最佳人物獎、蕭紅青年文學獎。現居杭州。

講談

“沉睡的地圖在動了”——博物學視野裡的西南聯大

劉東黎

西南聯大就像一支永遠唱不完的歌,本文作者用博物學的眼光來看待這段往事。行雲流水、萬物生機,既是西南聯大的科學精神,也塑造了它的文化性格。

劉東黎,哈爾濱人,東北師範大學畢業,資深出版人、編審。著有《北京的紅塵舊夢》《月湧大江流》《印象玫瑰》《江河在上》《黃花落 黃花開》等多部作品。

紀事

共惜豔陽年——博物館裡的話劇史之一

劉 琳

整整七十年前,“北京人藝”宣告成立,曆史原點處的因緣際會與意氣風發,就珍藏在一篇題為《四十二小時談話》的稿件之中。本文是“博物館裡的話劇史”專欄開篇之作,該系列将通過一件件道具、一張張戲單、一頁頁信件、一行行手稿,講述當代中國話劇台前幕後的精彩故事。

劉琳,北京大學教育學碩士,現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研究館員。長期從事北京人藝院史及戲劇類藏品的研究、整理,緻力于話劇史資料的收集與戲劇文化的傳播,多次擔任焦菊隐、曹禺等名家紀念展及各類戲劇專題展的策展、撰稿,并主持“記憶深處的北京人藝”口述曆史項目,搶救性挖掘親曆者的記憶。

《當代》2022年第3期目錄

本期微信編輯:劉玉階

圖檔來源于網絡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新刊

《當代》微店

訂閱《當代》:

1.《當代》郵發代号/2-161

2.《當代長篇小說選刊》郵發代号/80-194

點選“閱讀原文”即可訂閱新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