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土默特左旗把什村史:青年覺醒投身革命—辛亥前後和大革命時期(1900- 1937)

作者:文史作家任瑞新
土默特左旗把什村史:青年覺醒投身革命—辛亥前後和大革命時期(1900- 1937)

戳上方藍字“土默特之聲”

土默特左旗把什村史:青年覺醒投身革命—辛亥前後和大革命時期(1900- 1937)

土默特之聲歡迎您

土默特左旗把什村史:青年覺醒投身革命—辛亥前後和大革命時期(1900- 1937)

青年覺醒投身革命

1919年,東方睡獅猛醒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五四”運動爆發了, 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号角響徹雲霄,并迅速波及到城鄉各個角落。把 什闆申在北京蒙藏學校讀書的學子昌森、春恒和同校同學一樣,毫不例外 地投入到這股愛國主義洪流中。他們把樸素的民族主義意識提高到了愛民 族、愛祖國、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的思想境界。

1921年,偉大的中國共産黨誕生了。她肩負着從帝國主義、封建主 義、買辦資産階級統治下解放全國人民的任務,并陸續提出了關于中國少 數民族的政策。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決議中就明确提出“蒙古、西藏、回 疆三部實行自治,成為民主自治聯邦”。這一政治綱領,給許多愛祖國、 愛民族的蒙古族知識青年以極大的鼓舞,他們認定中國共産黨是救民族于 苦難的政黨,将會上司中國各民族共同走向繁榮富強。

由于綏遠是少數民族地區,同時又是戰略要地,特别是土默特青年在 北京蒙藏學校讀書的人較多,于是中共北方局非常重視蒙藏學校這塊陣 地。黨的上司人之一李大钊為了發展黨團組織,培養少數民族幹部,秘密 到該校青年中鼓動革命,宣傳黨的民族政策。當時在校的土默特青年榮耀 先、王祥、恒升及把什村的昌森、春恒等,經常聆聽李大钊先生的教誨, 獲益匪淺,深受啟發。其中榮耀先、恒升還參加了北京大學圖書館設立的 “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榮耀先于1923年首先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當年暑期,榮耀先接受北方局的訓示,代表蒙藏學校回土默特地區招 收學生。經過多次交涉、反複宣傳,得到青年學子家長的同意,又獲得了 土默特旗公署發給津貼的支援,就動員了把什村的康濟民、康根成、康富 成(插班生)和其他村的雲澤、雲潤、奎璧、吉雅泰、榮尚義等土默特蒙古 青年去蒙藏學校讀書深造,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為以後開展内蒙古地區 的革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1924-1927年正逢國共兩黨合作,為第一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中共 北方局在蒙藏學校先後發展了數批共青團員和共産黨員,其中有把什村之 康根成、康富成,他們與吉雅泰、孟純、奎璧、雲澤、勇夫等成為蒙古族 早期的共産黨員,而蒙藏學校則成了中國共産黨在少數民族中宣傳共産主 義的思想陣地。這些學生後來成了革命骨幹,有的被派往黃埔軍校,有的 送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有的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學。把什村之康根成在 蘇聯中山大學學習期'滿後被配置設定到遠東伯力地區華人遊擊隊擔任重機槍縱 隊隊長。後又調遠東特别紅旗軍第四科從事秘密情報工作,成為一名國際 主義戰士。康富成則被派廣州到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1926下半年從講習 所歸來,以國民黨省黨部農民運動特派員的身份在土默特地區開展農運工 作。他啟發農民群衆的思想覺悟,教育蒙漢農民團結起來,打倒共同的敵 人一王公貴族、土豪劣紳。康富成走村串戶給蒙漢農民兄弟講解農運道 理,很快在把什村、兵州亥、畢克齊等地組織了 “農民協會”,并發展了 一批共産黨員。

1926年始,晉軍統治了綏遠和土默特地區。都統商震為了搜刮民财, 令歸綏縣知事馮延鑄開放煙禁,重新清丈土地,征收押荒銀,收取地照 費,新增地畝賦稅,收取煙捐煙稅等。如此橫征暴掠、巧取豪奪的卑劣行為,引起了廣大蒙漢農民及社會各階層的廣泛不滿。康富成為了保護農民利益,發動蒙漢農民團結起來,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反清丈鬥争。

1927年剛過農曆正月十五,歸綏縣以趙滁為清丈委員,首先在畢克齊 實施土地清丈。當地豪紳李福田、解佩玉包辦了清丈事務,他們索賄受 賄,營私舞弊,多數農民被勒索敲詐,苦不堪言。

康富成(以下稱賈力更)、王建功和孟純,與畢克齊中共黨支部負責人 郝靜淑、張剛等開會研究對策,決定發動農民進行反清丈鬥争。他們拟訂鬥争計劃,決定必要時率農民舉行暴動。他們在畢克齊财神廟戲台前召開了群衆大會,揭露趙滁勾結土豪劣紳魚肉鄉民的罪行,沒收了他們搜刮來的銀元、煙土。解佩玉聞訊外逃,李福田認罪較好,且揭露趙、解罪行, 得到農民諒解免于鬥争,趙則被群衆押解示衆。會上,農民協會宣布清丈結果一律無效,将原有土地、錢财全部歸還原主。會後在“反對貪官污 吏、打倒土豪劣紳、反對清丈土地”的口号聲中,押着頭戴紙糊高帽的趙 滁,浩浩蕩蕩遊行示衆,之後将其驅逐出境。反清丈鬥争取得初步勝利, 接着便趁熱打鐵,在歸綏市開展了有數千人參加的孤魂灘反清丈鬥争。這 次鬥争除了農民協會組織廣大農民外,歸綏城中各中學和土默特高等國小 的學生成了另一支主力軍。其中有把什村之丁林秀、丁貴和、富崇仁、雲 文林、康福成、康振邦等。他們四處講演、張貼智語、呼喊口号,沖在遊 行隊伍的最前面。

大會群情激奮,秩序井然,搗毀墾務局,燒燼清丈地畝冊和檔案簿, 砸了縣知事馮延鑄住宅。之後遊行隊伍浩浩蕩蕩湧向新城,向綏遠都統商 震請願。商震聞訊避而不見。時已一整天,示威群衆水米未進,圍觀群衆 異常憤慨,姑子闆農民燒水煮粥,回民促進會動員商販送饅頭送焙子。遊 行群衆得到支援,情緒更加激奮,歌聲、口号聲此起彼優,徹夜不斷。次 日又向商震提出警告,他若再不接見便卧鐵軌就義。商震唯恐事态擴大, 便接見了大會十一位代表。經雙方協定:收回清丈地畝和開放煙禁指令, 撤銷墾務局總辦馮曦、歸綏縣知事馮延鑄之職務,歸還發放赈災流通券五 十一萬元。鬥争取得勝利。

1927年,蔣介石公開背叛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三大政 策,在全國開展“清黨運動”,到處破壞共産黨組織,屠殺共産黨人。賈 力更無疑地被列入其清洗名單而被通緝。當獲知察哈爾工委書記多松年同 志在張家口英勇就義的沉痛消息後,賈力更甚是憤慨,決心讨還血債。他 和“老一團”搞兵運工作的李森同志取得聯系,采取各種方式和敵人進行 鬥争。

賈力更來“老一團”前,土默特革命青年吉雅泰、奎璧、高布澤博、 趙誠、勇夫等已先後在該團隊中以“副官"、“文書”的身份為掩護開展 工作。賈力更到來為,他們更是如虎添翼。賈力更常給同志們說:“我們 的革命要向土默川草木那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們的革命工作 也要像黃河之水,奔流不息,百折不回。”短短數言,充分展現了他那堅 強的革命意志和偉大胸懷,鼓舞了同志們的堅強信心。

此後他以該國軍人作掩護在土默特地區開展工作,給後來的王若飛、 吉合、劉仁等同志在内蒙古開展工作打下了基礎。是以“老一團"如前所 述,成了我黨地下工作同志的“家” 了。

1929年賈力更赴蒙古學習,恰好烏蘭夫由莫斯科回國,并在把什村一帶開展工作。把什村秘密組織了農民協會,其成員有雲光霖、雲萬虎、丁 樹林等二十餘人。其時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甚重,軍閥還不時攤派,加之 兵匪到處搶劫,群眾生活十分艱辛。而歸綏縣又增加的鍋厘稅使群眾的日 子更是雪上加霜。于是農會研究決定組織抗稅鬥争。雲光霖(善慶)負責監 視收稅人員,當發現收稅人進村時,雲光霖便鳴鑼聚衆,村中青壯年手持 棍棒圍攻收稅人,讓其講明稅收理由。當其難以啟口講明時,群眾便憤怒 的揮舞着棍棒高喊:既然說不明白,就把狗日的攆出去!不走就打狗日的! 收稅者見衆怒難犯,便趁機逃之夭夭。抗稅鬥争又取得勝利。

當劉仁、吉合等同志得知把什村農會取得這一抗稅鬥争勝利的喜訊後 非常高興,多次來把什村向群衆、農會了解情況,并鼓勵把什村蒙漢群眾 團結起來,争取更大的鬥争勝利。此後不久,1933年,吉合同志介紹雲光 霖在東溝門與趙紅紅同時加入了中國共産黨。這樣,把什村繼賈力更之後 又增加了一位黨員。共産黨的紅色種子在把什村生根發芽,為後來的抗日 戰争、青年人踴躍參加革命播下了火種。

轉載自《把什村史·上卷》

編輯:任瑞新

土默特左旗把什村史:青年覺醒投身革命—辛亥前後和大革命時期(1900-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