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位父親的心聲:兒女重複着父母的人生,無法擺脫,才是悲哀

01

有這麼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放羊娃。

有一位記者采訪放羊娃:你每天都放羊,那你未來想要做什麼呢?

放羊娃說:我每天放羊就好。等我長大了,我要娶媳婦,生孩子,讓孩子也來放羊。孩子的孩子長大了,繼續來放羊。

放羊娃的一番話,其實讓人感覺到特别恐懼——為什麼他全家都陷入到死循環當中呢?

放羊娃的父母,絕對也是放羊的。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後代,依舊在放羊。那他們的人生,除了放羊,難道就沒有意義了嗎?

有一句話特别不好聽,但很現實:“如果每個人的人生就跟一個模子印出來一般,那他們不就跟工廠裡面的标準化産品一樣嗎?”

人生,不該是标準化的産品。但是,人間是一個标準化的工廠。在人間當中,沒有人能夠依照自己的個性而活,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死循環”當中。

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這般死循環的遭遇,難道就隻有放羊娃遇到了嗎?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是“放羊娃”,隻是我們沒有發現罷了。

02

一位56歲父親沉默,兒女重複着父母的人生,才是悲哀。

陳先生的兒子今年已經28歲了,到了結婚生子的年紀。望着已然長大的孩子,陳先生想起了年輕時候的自己,既感覺到欣慰,也感覺到惆怅。

欣慰在于,兒子長大了,終究能夠組建自己的家庭了。而惆怅在于,兒子所經曆的人生,跟父母經曆的人生,貌似沒有什麼差别。

兒子畢業于211大學,算是鄰裡街坊口中的高材生了,如今從事着營銷的工作,賺的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至少月入過萬了。

但是,兒子卻為了3件事兒而發愁——買房、結婚和生子。

一個人要想成家立業,至少先要有個小窩,然後才能找到配偶,繁衍後代。跟動物界的生物一樣,完成基因延續的使命。

身為父親的陳先生想到這裡,突然感覺到一陣寒戰,因為他知道,這樣的人生,也是他經曆過的。隻不過,孩子如今的壓力更大,也許以上三件事,就能壓垮他的一生。

買房,要成為三十年的房奴;結婚,風險太大,過兩年就一地雞毛了;生子,就跟自己一樣,成為一輩子的孩子奴,一代為了一代而憂心忡忡。

如今,陳先生沉默了,這人生,不就“循環”了嗎?

03

這個世界,就像是一個“重複器”,一代又一代人在重複,就跟模闆一樣,絲毫沒有太多的意義。

按照陳先生的思路,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人這一生,到底需要做什麼呢?

年輕的時候,在封閉的校園當中讀書。所有人都被束縛在一個小地方,所有家長都讓孩子去刷題,不去挖掘孩子的興趣和愛好。

慢慢地,他們成為了隻會刷題的機器人。

讀完書之後,去到社會打工賺錢。很遺憾地說,99%的人,都隻能成為打勞工,拼死拼活,也不見得擁有什麼,還被伴侶嫌棄,說沒有本事。

慢慢地,他們成為了隻會賺錢的機器人。

中年的時候,房貸加身,失業加劇,還要養活孩子,問題層出不窮。可是,父母希望孩子能夠過得更幸福,便繼續堅持下去。

慢慢地,他們成為了隻為了孩子而活的機器人。

晚年的時候,病痛來了,人也差不多走向盡頭了,才恍然大悟,自己的人生,貌似跟沒有活過一般,因為自己也重複着上一代人的人生。

慢慢地,他們成為了對于人生麻木的機器人。

04

以上四個方面,有這麼一點是讓人唏噓感歎的,那就是我們都希望孩子可以活得更幸福。

孩子,真的可以比父母活得更幸福嗎?這幸福的标準,又是什麼呢?

有些人覺得,幸福的标準,就是按部就班地活好這一生。而如今的孩子,能夠按部就班地活着,就已經很不錯了。

有些人覺得,幸福的标準,就是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去賺錢。而如今的孩子,大多學曆比較高,能夠去工作,已經很幸福了。

有些人覺得,幸福的标準,就是有吃有喝,衣食無憂。而如今的孩子,早已衣食無憂了,又何談不幸福呢?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每一種觀點都是符合現實的。但是,有一點是我們無法否認的,那就是我們的孩子,依舊過着跟我們相似的人生。

以往我們都覺得“放羊娃”很不幸,可如今我們不妨想想自己,我們和孩子,也不過是城市裡面的“放羊娃”罷了。本質,都是一樣的。

如果我們問孩子,有什麼想法,那他們絕對會說,買車買房,結婚生子。那後代呢?也同樣重複着這樣的人生。

這,不就跟放羊娃說“娶媳婦,生孩子,繼續放羊”的本質,是一樣的嗎?

現實,總讓人難以接受。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