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億級爆款藥

作者:阿基米德Biotech

國内創新藥卷王是誰?

研發管線紮堆于抗惡性良性腫瘤領域,特别是肺癌大适應症,同一家藥企布局單藥+多種聯合療法,出現周伯通式左右手互博的情況。

據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統計,2020年登記試驗數量TOP10的靶點依次為PD-1、CYP51A1、VEGFR、PD-L1、DNA、微管、EGFR、HER2、PARP、GLP-1R,其中前三個靶點登記的試驗數量均超過60項。除GLP-1R與糖尿病治療相關,其他9個靶點集中在惡性良性腫瘤治療領域。

同質化競争導緻臨床資源浪費,臨床試驗獲批後1年内啟動受試者招募的不足一半,甚至有20%在臨床試驗批件3年有效期到期仍未能啟動招募。

創新藥正值冷靜期,需要以終為始,根據市場化導向設計管線。

在群起追逐的賽道之外,還有廣闊天地,月朗星稀。在競争烈度較低的差異化領域,也存在大市場,更容易跑出爆款藥。

由于國人三高一低(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和低纖維素)的飲食習慣,在消化領域存在巨大未滿足的臨床需求。據Frost&Sullivan報告, 2023年,國内消化道藥物預期市場規模為1580億元。

很多人都經曆過飯後胃酸分泌過多而引起的反流、燒心症狀,國内抑酸藥物市場空間廣闊,目前由質子泵抑制劑(PPI)主導,2019年PPI市場規模達300億元以上。

國産首款新一代抑酸藥物已上市,羅欣藥業1類新藥替戈拉生片具有對現有PPI類藥物全面替代的優勢,可望成為50億級爆款藥。

01

兩條神奇曲線

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奶茶、咖啡、肥仔神仙水(可樂)、奶油、甜品、燒烤流行,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病率近年呈上升趨勢。

胃、十二指腸内容物反流引起食管黏膜破損,内鏡下可見到食管糜爛、潰瘍。

反複燒心、反流,輕則影響睡眠、飲食,重則導緻并發症如食管狹窄、潰瘍、出血及巴瑞特(Barrett)食管,後者為癌前期病變。

大陸每周至少發1次燒心症狀的患病率為1.9%~7.0%,GERD患病率為4.1%-7.3%,5700萬~1.03億人口深受困擾。

抑酸藥物一直具備爆款體質。

傳統PPI藥物有着諸多缺點,半衰期短,抑酸不足,服藥時間受限制,起效慢,副作用明顯,但銷量卻締造神奇曲線。

2019年,國内公立醫療機構治療消化性潰瘍藥物中,PPI藥物霸榜銷售前十,年銷售額均在10億元以上。

艾普拉唑屬于不可逆型的質子泵抑制劑(PPI),是麗珠集團第一大單品,創造放量奇迹。注射用艾普拉唑鈉于2018年1月獲批上市,2019年通過談判納入全國醫保,近3年銷售增速均達三位數。

2021年,艾普拉唑系列(口服腸溶片+注射液)銷售收入約30億元。今年一季度,預計艾普拉唑針劑銷量同比增長超過50%,片劑銷量同比增長超過30%。

武田制藥的伏諾拉生是新一代抑酸藥物P-CAB,2019年及2020年全球收入分别達6.68億美元和7.94億美元,持續放量中。

02

最強抑酸藥物

P-CAB是一種新型鉀離子競争性酸阻滞劑,能夠可逆地阻斷分泌胃酸的質子泵,可望替代PPI市場佔有率,成為主流抑酸藥物。

相較于PPI,P-CAB具有全面的臨床優勢:

活性藥物,無需進食後的酸激活,藥效發揮不受餐食影響。

半衰期長,長久抑制胃酸分泌(19小時),一天僅需服藥一次。

快速抑酸,服藥後0.5小時起效,1小時内血藥濃度可達峰。

首劑全效,無需服藥數天累積疊加達到最佳效果。

晝夜全程,能夠解決夜間酸突破現象,保持症狀控制穩定。

依從性好,不需要制成腸溶制劑,不會帶來吞咽困難。

全球範圍内獲批上市的P-CAB類藥物有4款,國内僅有2款。今年4月,羅欣藥業1類新藥替戈拉生片獲批上市,成為國産首款P-CAB藥物,用于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相比競品武田制藥伏諾拉生,替戈拉生起效更快,不會引起肝酶升高,藥物互相作用(DDI)風險更小。

替戈拉生療效顯著,4周中重度RE(反流性食管炎)粘膜愈合率高達97.5%。

競争格局寬松。伏諾拉生在中國的專利将于2026年到期,短期内仿制藥還不能對新藥造成沖擊。揚子江藥業以最高22億人民币的費用引入非蘇拉贊(P-CAB)在國内的權益,去年7月啟動Ⅰ期臨床,離上市還遙遠。柯菲平醫藥研發的柯諾拉贊,去年9月30日上市申請獲得受理,可望明年獲批。

替戈拉生正在拓展患者基數更大的兩個适應症。

十二指腸潰瘍(DU)患病率約7.5%,國内患病人數1.05億,臨床表現上腹部持續疼痛,嚴重患者睡眠和日常生活,伴穿孔和消化道出血的并發症。

幽門螺杆菌為世界級一類緻癌物。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世界範圍内一半以上人口感染幽門螺杆菌,大陸至少 7 億人感染幽門螺杆菌。荟萃分析表明,根除幽門螺杆菌的感染者胃癌發病率低于未接受根除治療的感染者,胃癌發病風險可降低一半。P-CAB與适當的抗菌療法聯用根除成人幽門螺杆菌感染市場前景廣闊。

替戈拉生片十二指腸潰瘍及幽門螺旋杆菌感染兩種适應症目前均處于臨床III期試驗中,預計2024 年左右獲批上市。

羅欣藥業還将開發替戈拉生注射劑型,應用場景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胃腸道手術及ICU重症患者。替戈拉生注射劑在全球範圍内尚無産品上市。

在公立醫院消化系統及代謝藥品的銷售規模中,治療胃酸相關類疾病的藥物僅次于糖尿病用藥,是第二大用藥市場。

浙商證券分析,P-CAB逐漸替代PPI國内消化道潰瘍和胃食管返流病的潛在用藥空間大,預計約1000億-1500億元。

覆寫消化領域三大适應症,替戈拉生3到5年内峰值銷售額可望達到50億元級别。

03

雙重擠壓下突圍

面臨Biotech和集采雙重擠壓,老牌藥企普遍出現業績波動,但優勢是生存韌性強,商業眼光精準。

石藥集團低迷2年,終于爬出泥潭,創新藥均衡發展,并把能力圈拓展至mRNA疫苗。華東醫藥逐漸消除阿卡波糖及泮托拉唑集采、百令膠囊醫保談判的負面影響,從去年Q4開始,扣非淨利潤保持正增長,多線布局醫美、合成生物學、CDMO、創新藥。科倫藥業基本消化集采影響,今年一季度淨利潤2.91億元,同比增長66.09%,長期以來的拖油瓶川甯生物終于振作,實作淨利潤1.01 億元,同比增長 74%。

面對逆境,是歲月淬煉的淡定,是永不言棄的上進。

羅欣藥業始創于1988年,早在2006年即跻身中國制藥工業百強企業,現擁有6000餘名員工。

2015年開始布局P-CAB藥物,進行差異化轉型。替戈拉生的上市,标志着羅欣藥業從仿制藥領域龍頭,到消化領域引導者的轉變。

羅欣藥業在消化領域一直有深厚的根基,2019年消化系統類業務收入19億元,擁有上一代抑酸主流藥物蘭索拉唑、奧美拉唑鈉,2021年6月中選第五批國家集采。

替戈拉生肩負重任,将化解集采沖擊,鞏固羅欣藥業在消化系統領域國内領先的地位。

為對壘武田伏諾拉生,并橫掃上一代PPI藥物,羅欣藥業引入外企消化業務王牌團隊掌舵營銷。

阿斯利康消化業務素來強勢,在PPI藥物市場一騎絕塵,主導整個艾司奧美拉唑口服用藥市場。

董莉君是前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消化及全産品拓展業務部總經理,帶六千人的團隊。她曾經臨危受命,推動消化業務線連續三年實作業績雙位數增長,使得阿斯利康中國重回消化市場佔有率第一。2021年8月,她出任羅欣藥業副總經理、首席營運官,強化公司在消化領域的銷售能力,進一步完善直營團隊建設,形成核心縣域兩軍并行,藥店、電商、網際網路醫院全面開花的市場布局。

4月28日,替戈拉生片正式向全國各大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和零售藥房開展供應。今年預計入院1000家,藥店6000 家。

在後續消化領域爆款儲備上,普卡那肽可望成為國内首個獲批的治療慢性特發性便秘的鳥苷酸環化酶激動劑,投入研發費用已近1億元,目前進入III期臨床階段,預計2025年商業化上市。第三代含魚油三腔袋全腸外營養品 Winuf即将進行 III 期臨床研究,适用于無法通過腸内途徑攝取營養的患者、大劑量放化療營養不良患者、嚴重消化功能障礙患者等,目前國内尚無同類産品上市,可望開拓全新業務領域,成為公司利潤增長新引擎。

從上消化道的食管、胃至下消化道的腸道及肝膽胰,羅欣藥業将搭建消化領域全産品矩陣,繞開紅海,在一個差異化領域深耕,也會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