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1日普京下令停止強攻亞速鋼鐵廠後,俄聯軍改變了政策,堵住了該工廠外圍包括通風口、下水管道在内的所有可被用于逃跑的通道,将亞速營以及烏軍殘部牢牢的封鎖在了地下設施之内,可謂是一個蒼蠅都飛不出去。不過亞速鋼鐵廠在僅僅維持了12天的平靜之後,再次傳出了猛烈的爆炸聲,再次回到了此前的交戰狀态。

亞速鋼鐵廠内部冒起滾滾濃煙
據俄羅斯RT電視台報道,馬裡烏波爾市的亞速鋼鐵廠已經恢複了交戰狀态,廠區内部傳出了猛烈的炮擊聲,滾滾濃煙升起。烏克蘭媒體也證明了RT電視台的報道,稱亞速鋼鐵廠突然遭到了俄軍重炮以及航彈的攻擊,鋼鐵廠此前的平靜狀态已經不複存在。根據俄媒的報道,在俄軍宣布停火之後,原本隐藏在地下設施的亞速營的武裝分子和烏克蘭武裝部隊鑽了出來,占據了廠區内和工廠建築物的有利射擊陣地,俄聯軍被迫利用火炮以及戰機對這些火力點進行清除。
而在亞速鋼鐵廠重新陷入交戰狀态之前,在聯合國以及國際紅十字會的協助下,數百名平民通過俄軍設立的人道主義通道撤出了亞速鋼鐵廠,目前鋼鐵廠内部除了烏軍殘部之外,已經基本上沒有了平民,而網傳隐藏在亞速鋼鐵廠内部的“大魚”也浮出了水面。
4月28日,參與圍攻亞速鋼鐵廠的頓涅茨克民兵發言人對媒體表示,在亞速鋼鐵廠地下設施中隐藏着一名北約進階将領,而這個人可能是一名加拿大軍隊的将軍。此前有加拿大媒體就披露了加拿大陸軍中将特雷弗·卡迪爾正在烏克蘭,随後加拿大軍方火速滅火,稱此人已經在4月5日退役,不屬于加拿大軍方人員。根據媒體的消息,特雷弗·卡迪爾是加拿大陸軍中将,曾有機會成為加拿大陸軍參謀長,隻因個人生活作風問題被檢舉,不得不去烏克蘭“戴罪立功”,試圖通過在俄烏戰場的戰績重新執掌加拿大陸軍。有媒體推測,特雷弗·卡迪爾前去烏克蘭并非個人行為,而是受北約的指派,擔當北約被烏克蘭的進階别指揮官。
在俄聯軍圍困亞速鋼鐵廠之前,烏克蘭軍方就多次派出直升機強闖馬裡烏波爾撈人,隻不過營救行動都以失敗而告終,先後有5架直升機被俄聯軍擊落。烏總統澤連斯基也曾對俄羅斯喊話稱,如果亞速鋼鐵廠内部的烏軍被消滅,那麼俄烏兩國之間的談判就會終止,并且指令鋼鐵廠内部的烏軍不得投降。種種迹象表明亞速鋼鐵廠内部肯定有烏克蘭需要不惜一切代價營救的“大人物”。
根據最新消息,加拿大退役陸軍中将特雷弗·卡迪爾在逃跑的過程中被俄軍生擒,已經被送往俄羅斯接受審訊。作為北約在烏克蘭的最高指揮官,卡迪爾手中除了掌握着很多機密的作戰資料之外,還掌握着美國在烏克蘭生物實驗室進行緻命病毒研究的資料,一旦俄羅斯拿到了這些資料,将會對美國極為不利。
不過在北約“大魚”落網之後,盤踞在亞速鋼鐵廠内部的烏軍并沒有舉手投降,而是趁着俄軍停火撤離平民之際占據了鋼鐵廠地上的有利射擊位置,企圖頑抗到底,鋼鐵廠再次發生猛烈的交火。這表明了除了卡迪爾這條“大魚”之外,工廠内部還有更大“魚”,烏軍為了能夠讓更重要的人物逃離封鎖區,不惜冒着生命危險再度與俄聯軍爆發激烈的交火。
而在“大魚”落網之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專程到克裡姆林宮拜訪普京,要求俄羅斯準許聯合國以及國際紅十字會參與亞速鋼鐵廠撤離平民行動。同時梵蒂岡教皇方濟各三度向普京送出請求,讓馬裡烏波爾内部的平民從亞速鋼鐵廠撤離到一艘懸挂梵蒂岡國旗的船隻上。其實明眼人就知道聯合國以及教皇想要撤離的絕非所謂的平民,而是擁有重要影響力的“大人物”,如果亞速鋼鐵廠内部的大魚僅是一名加拿大陸軍中将的話,根本犯不着動用聯合國以及教皇的力量去撈人。
其實俄軍早已經在馬裡烏波爾設立了幾條人道主義通道,隻要是平民均可以通過通道離開馬裡烏波爾,根本就不需要國際社會的參與,更何況亞速鋼鐵廠本就沒有多少平民。作為俄烏戰争的操縱者,美國在烏克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馬裡烏波爾鋼鐵廠裡最大的“魚”也被指與美國政府高層有直接的聯系。
雖然亞速鋼鐵廠地下設施有6層,但絕非堅不可摧,隻要俄軍下定決心,拿下僅是時間問題。在俄軍強大的攻勢下,深藏在地下最大的“魚”或将逐漸浮出水面,可能會讓俄羅斯獲得更大的談判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