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的變異和進化仍在進行中。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最新資料顯示,雖然變異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的亞型BA.2仍然是美國主要流行毒株,但另一種新亞型BA.2.12.1導緻的感染病例正在快速上升。

美疾控中心資料顯示,截至4月23日的一周,BA.2.12.1導緻的感染病例已占全美确診病例總數的近30%。在東北部一些區域,BA.2.12.1已超過BA.2成為主要流行毒株。
美疾控中心主任蘿謝爾·沃倫斯基日前表示,BA.2.12.1的傳播力可能比BA.2強25%,其對新冠疫苗有效性的影響目前正在研究。
沃倫斯基同時說,專家們認為接種了新冠疫苗的人,尤其是打了加強針的人,即便是面對BA.2.12.1,在預防重症方面仍能獲得較好的保護。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邁克爾·奧斯特霍姆表示,新冠病毒的變異比最初預想的更快、更廣泛得多。
多個新變種在美傳播
除了BA.2、BA.2.12.1,《華盛頓郵報》日前報道說,奧密克戎毒株的新亞型還在不斷出現。
其中,就有此前南非科學家發現的BA.4和BA.5亞型毒株。
根據南非專家的研究,感染過奧密克戎之前的新冠病毒的人,對BA.4和BA.5可能不會有太多免疫能力;那些感染過奧密克戎但沒打過疫苗的人,獲得的免疫保護也不強;而對于打過疫苗且感染過奧密克戎病毒的人群,他們獲得的保護相對而言是足夠的,至少能有效避免重症。考慮到BA.4和BA.5較原始奧密克戎病毒的變化并不算大,這個結果令人意外。
正因為病毒增強了傳染性和逃脫免疫的能力,研究人員認為,BA.4和BA.5有可能導緻“新的感染潮”。
美國衛生專家證明,BA.4和BA.5已經開始在美國傳播。盡管目前感染BA.4和BA.5的病例在美國測序病例數中占比很小,但這兩種變體已被列為“值得關注”的變體。它們是否會造成美國新冠疫情病例數激增還有待觀察。
根據全球流感共享資料庫(GISAID)資料顯示,美國現有12例BA.4變體、5例BA.5變體。
專家:病毒不會厭倦我們
外媒稱,目前看來,新冠病毒毒株将會演變出更多變體或者亞變體,而且病毒毒株還有很大的“演變空間”,這是人類難以控制的。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當地時間4月29日表示,新冠疫情大流行并沒有結束,美國不太可能消除新冠疫情,但應努力控制病毒。福奇強調稱:“它(新冠疫情)并沒有結束,我們仍在經曆一場全球大流行。”
前白宮新冠病毒應對工作組協調員黛博拉博士表示,美國南方各州可能出現的夏季新冠病例激增,政府應該做好準備。她解釋說,人體自然免疫力一般會在4-6個月後減弱,屆時将會造成大量的病例激增。她還強調稱,公共衛生官員需向公衆表明,自然免疫力會随着時間的推移而減弱,并提醒易感人群和低抵抗力人群應采取預防措施。
不過,藥物公司研究新冠的專家麥迪遜認為,BA.4可能會使南非新冠确診病例數量上升,但同樣的情況可能不會在美國發生。他解釋說:“各國人與人之間接觸模式不同,人體免疫性質也不同,是以美國和南非的情況可能不太相同。”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病毒學家安迪也認為,盡管BA.4和BA.5都存在突變,但是感染BA.1和BA.2後所獲得的抗體對BA.4和BA.5仍可能有用,是以不大可能出現“爆發式”确診病例數增長。
不過南非專家圖裡奧對此表示不贊同。他認為,此前感染過BA.1變體的人,仍有很大可能感染BA.4和BA.5。圖裡奧說:“我們可能厭倦了病毒,但是病毒不會厭倦我們。”
雖然專家們對于病毒的變異有着不同的見解,但他們普遍認為,接種疫苗仍是預防感染、維持免疫力的最佳方式。
上海新聞廣播綜合自新華社、上觀新聞
編輯:嚴萍
責任編輯: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