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0年代美國最先宣傳海豚是人類朋友,卻暗中訓練海豚當自殺炸彈

作者:博物館狐狸

中情局繪制的“氧氣海豚”作戰模拟圖

近日,西方媒體高度關注俄羅斯海軍在塞瓦斯托波爾港使用海豚執行了軍事行動。西方還特别指出,俄軍此舉意味着并不是隻有美軍擁有軍用海豚。

在世界範圍内,美國海軍是最早将海豚投入軍用的,相關研究和應用非常深入。然而令人諷刺的是,美國人一邊宣傳“海豚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一邊卻在訓練海豚當自殺性武器!

1960年代美國最先宣傳海豚是人類朋友,卻暗中訓練海豚當自殺炸彈

美國首先宣傳“海豚是人類的朋友”

美國是最早人工訓練海豚的國家之一。大約在1960年,美國人帶頭開始宣傳“人類和海豚交朋友”,特别是通過60年代的影視節目《Flipper》,在美國乃至全世界形成了海豚流行文化。

1963年出品的電影《Flipper》虛構了一隻可愛的聰明海豚,生活在佛羅裡達州,在自然保護區擔任巡邏任務,并與犯罪分子作鬥争。海豚Flipper很聰明,服從指令,是人類可靠的朋友。一年後美國電視台又推出了同名劇集(1996年再次翻拍),進一步将“與海豚交朋友”變成了公共話題,逐漸在大衆心目中樹立了對海豚友善的意識。

1960年代美國最先宣傳海豚是人類朋友,卻暗中訓練海豚當自殺炸彈

但是與之平行的另一個隐蔽世界裡,美國海軍和中情局卻在1960年代開始了對海豚軍用化的試驗,絞盡腦汁設計了各種将海豚作為武器的嘗試,其中一些想法非常殘忍!

早期披露的美國軍用海豚主要是美國海軍的項目,包括海豚被用于港口掃雷和清除障礙物,或者使用毒針或氧氣針攻擊敵方蛙人(會讓蛙人死狀極慘)。1970年美國海軍首次将軍用海豚投入越戰,在港口擔負防禦越軍蛙人的工作。但是,這些都隻是海豚“武器化”的滄海一粟,真正黑暗的故事則是中情局的“氧氣海豚”。

1960年代美國最先宣傳海豚是人類朋友,卻暗中訓練海豚當自殺炸彈

海豚被訓練攜帶核彈?

近些年來,美國中情局的海豚秘密試驗逐漸被披露,其中最關鍵的是1964年啟動的“氧氣計劃”,其中内容不僅有寬吻海豚充當間諜,還有讓寬吻海豚攜帶爆炸物,執行自殺性攻擊任務。

曾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環境保護局研究與發展辦公室在1964年11月的一份檔案曾披露,該部門對“氧氣計劃”持謹慎樂觀的态度:“坦率地說,這個項目的進展比我們預期的要快,盡管目前毫無節制的熱情是不合理的。”該檔案指出,盡管操作者和海豚之間存在通信問題,并且需要确定适當的有效載荷形狀,但他們認為中情局(CIA)可以在1965年1月之前進行全面測試。

1960年代美國最先宣傳海豚是人類朋友,卻暗中訓練海豚當自殺炸彈

雖然攜帶爆炸物是“氧氣計劃”的關鍵部分,但中情局的檔案未披露海豚攜帶哪種爆炸裝置,但後世學者指出,中情局可能計劃使用正常裝置,例如二戰時期潛水員使用的“林佩特”水雷。但另一方面,中情局也很可能考慮讓海豚攜帶核武器。1960年代,美國已經成功讓核彈實作部分小型化,盡管相對于海豚仍然太大,但随着技術進一步發展,核彈早晚可以變得能讓海豚攜帶。1965年2月的一份檔案中,中情局報告曾稱“兩隻海豚現在定期運送模拟載荷”。

與此同時,美國中央情報局負責海上和沿海行動的海事部門對使用海豚(CIA稱其為“無人系統”)非常感興趣,比如如何駕駛訓練有素的海豚往返于世界遙遠的地方完成某些任務,以及訓練如何讓海豚等哺乳動物潛水執行任務。最終,中央情報局決定使用一艘經過改裝的船來運送“氧氣海豚”進出任務區。

當時,中情局曾制作過一張印刷品(題圖),描繪了“氧氣海豚”從潛艇上滑落,用系在海豚鼻子上的安全帶牽引炸彈。很明顯,這種作戰方式是自殺性的,海豚幾乎不可能從任務中幸存下來。

1960年代美國最先宣傳海豚是人類朋友,卻暗中訓練海豚當自殺炸彈

“氧氣海豚”計劃的失敗

中情局設想了許多針對海豚的秘密任務,其中包括“對各種船型的攻擊”、“通過攝影手段進行港口和沿海偵察”、專門的電子情報收集以及“聲納、聲學和地震浮标”的放置該機構甚至設想海豚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傳感器,包括“火箭探測浮标”、生物戰和化學戰傳感器,以及用于探測核爆炸釋放到大氣中的放射性元素的微量元素傳感器。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打算讓海豚搜集核試驗資料的任務,竟然與中國有關。因為中國在1964年剛剛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中情局迫切希望檢測到進一步的核試驗資料。

1960年代美國最先宣傳海豚是人類朋友,卻暗中訓練海豚當自殺炸彈

盡管該計劃取得了進展,但中情局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海豚作為野生動物,性格很古怪,也不是特别可靠。早在1964年1月,中央情報局就承認,使用野生動物作為“制導武器”存在局限性,并向海軍海軍研究辦公室尋求幫助。一個月後,美國研究與發展辦公室生命科學部門的負責人表示,他們擔心海豚會變得專注于“取悅馴獸師”,在執行任務時可能會忽略不熟悉的現場特工。

1967年,中情局的技術委員會建議改變政策:“氧氣海豚”将專注于情報收集。在他們的新設想中,海豚将從至少12英裡外接近敵對國家。在這個經典的“死滴”(間諜用語中轉移物品的一種技術)的水上版本裡,海豚會取回間諜留在淺水中或漂浮在岸邊的物體。然而,委員會指出,訓練海豚穿越陌生水域超過12英裡是困難的。

1960年代美國最先宣傳海豚是人類朋友,卻暗中訓練海豚當自殺炸彈

1967年9月,中情局對“氧氣計劃”的支援開始失去動力。另一方面,關于該計劃成為國防部/中央情報局聯合計劃的提議毫無進展,國防部進階研究計劃署(DARPA)曾希望幫助資助該項目。然而到1970年,中情局的“氧氣計劃”的資金已全部歸零。

至此,美國中情局訓練“間諜海豚”的計劃徹底失敗,人類訓練員無法讓海豚意識到他們工作的重要性(如果可能的話)。另一方面,美國海軍則繼續着自己的軍用海豚計劃,該計劃利用哺乳動物搜尋水雷和其他水下爆炸裝置,該計劃一直持續到現在。(作者:陶慕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