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遇豺狼,不遇山魈”,那山魈到底是啥?為啥讓人懼怕?

作者:生活小小孩

有這樣一種生物,紅、藍、紫等鮮豔的色彩交織在它鬼魅般的面孔上。鼻兩側有深深的縱紋,颔下一撮山羊胡子,頭部掩映于長毛之中,身上的毛為褐色,蓬松而茂密;腹面為淡黃褐色,毛長而密;背後是紅色,生殖器也一樣;臀部因富集了大量血管而呈紫色,在情緒激動時,顔色會更為明顯。它就是山魈——中國神話傳說中山裡的獨腳鬼怪,《山海經》提到:“南方有贛巨人,人面長臂,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脣蔽其面,因即逃也。”那麼山魈是如何能與兇殘的豺狼相提并論,讓古人發出“甯遇豺狼,不碰山魈”的言論呢?

“甯遇豺狼,不遇山魈”,那山魈到底是啥?為啥讓人懼怕?

豺狼多群營遊獵生活,性警覺,嗅覺很發達,晨昏活動最頻繁。十分兇殘,喜追逐,發現獵物後聚集在一起進行圍獵,可以說在野外被豺狼群盯上,基本是無生還的可能了。山魈作為古人口中比豺狼更可怕的生物,其實是世界上最大的靈長類動物,它們體型健碩,站立高度能夠超過1米,重量可以超過三四十公斤,以群居為主。山魈發起怒來,就連獅子老虎花豹都要怕他三分。在古人認知不夠全面的情況下,将不認識的生物按照習性及脾氣等簡單記載在文獻中,供後世參考。像山魈這種危險的生物,則描寫的恐怖些,以警醒後世。知道了山魈是何種生物,那麼它到底是如何能夠讓人如此懼怕的?

“甯遇豺狼,不遇山魈”,那山魈到底是啥?為啥讓人懼怕?

它是山魈,最性感的猴子,明明可以靠顔值擔當,卻以脾氣暴躁聞名。笃信暴力的它從不知什麼是害怕,它厭惡人類強貼的标簽,它甯可相信獠牙的力量,甚至不懼挑戰花豹。豹子在他眼中一無是處,醜陋、貪婪而又狡猾,雖然有時也不過。它是山魈,它很暴躁,它是死了也要磨牙的勇士。在古代,山魈擅長偷襲人類,且極愛将人類當做獵物來捕捉尤其喜歡吃人類頭部。可能這就是古人發出“甯遇豺狼,不碰山魈”感觸的最主要原因吧。

“甯遇豺狼,不遇山魈”,那山魈到底是啥?為啥讓人懼怕?

現代研究發現,山魈性情兇猛好鬥是一方面,除暴躁易怒經常打架外,還具有極高的智商。在面對敵人時,山魈往往會利用自己又尖又長的獠牙咬傷對方,使其失去反抗能力。但若是一旦發現打不過,則會機智地及時撤出,但仍會進行不間斷的騷擾,換句話說,就是極其的記仇,我打不過你也不會灰溜溜的逃走,打不過你也一定不會讓你好過,哪怕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也在所不惜。山魈的領地意識也非常強,在野外不小心闖入它們的領地,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殺死敵人,包括人,這也是古人怕山魈的一個原因。

“甯遇豺狼,不遇山魈”,那山魈到底是啥?為啥讓人懼怕?

總的來說,山魈就是一種戰鬥力極強傷害賊高但心眼巨小的動物,十分難纏,一旦招惹上便難以擺脫,要不就是死路一條要不就是損傷慘重受其騷擾永不得安生。是以要聽老人言,遠離山魈,野外碰到了繞着走,千萬不要去主動招惹。可别想着挑逗一下跑就完事兒了,要知道山魈的奔跑速度高達50km/h,而成年人類的奔跑速度平均為5~10km/h,哪裡跑得過?剛沒跑兩步就會被抓住,之後的畫面,想都不敢想啊太過于血腥。

“甯遇豺狼,不遇山魈”,那山魈到底是啥?為啥讓人懼怕?

古時與“山鬼”齊名的山魈,現如今已褪去了恐怖神秘的色彩,變成了自然保護區内的“鬼狒狒”,再也沒辦法随心所欲地啃食人頭了。不過,老一輩流傳下來的“甯遇豺狼,不碰山魈”的告誡還是要聽取的。山魈的強健體魄以及聰明的頭腦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當然,對它多些了解也是沒有壞處的,說不定哪天就讓我們碰上了呢對吧?哈哈那如果真的碰上山魈了,還是快回過頭來找豺狼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