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悅聽|樹樹桃花暖人心

悅聽|樹樹桃花暖人心

聽最真的聲音

讀最美的文字

賞最好的故事

歡迎來到您心靈的栖息地——

《悅聽》

悅聽|樹樹桃花暖人心

今天

讓我們一起聆聽

《樹樹桃花暖人心》

朗讀者:卞 渝

樹樹桃花暖人心

邵玉田

龍岡向北,沙崗上的一片桃園,棵棵桃樹,約好了似的,齊齊綻放在眼前,紅色、粉色、深粉、淺粉,扯天連雲,倚雲嬌羞。卻又像一團火,燃燒着空氣,也燃燒着我的記憶,絢爛明媚,溫暖人心。我發在《鹽阜大衆報》的一篇文章,便有了這樣的文字:

桃花紅梨花白,同是生命之花。

紅與白,各有各的韻味,蘊藏着不同的生命内涵。

特殊的年代,“桃源”于我,享受的不僅僅是果品,那些物質……它引導着我,向着綿延的深處奮力泅渡。

退休後對于第二故鄉的情感熱度絲毫沒有減退。一年一度的桃花節,我仍然在場。我的那些文字演繹而成的朗誦《桃園引》至今留線上上:

四季分明的桃園,向人們展示的是時序之美。

如果說,春天用所有的花朵和枝葉,招搖舒展,向天空緻敬;那麼秋天就是以它全部的果實和落葉,俯下身來,向大地感恩。

接着,為下一輪春風到來,留出生命的空白。

新時代“鄉村振興”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從美學層面探讨鄉村文化的重建思路,是鄉村振興戰略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我們欣喜地看到:一茬接一茬的龍岡人,他們用地域文化特色展現時代感。

譬如康熙二十五年,因為水患,挑挖蟒蛇河,39歲的國子監博士孔尚任來到了龍岡。之後,十餘年三易其稿,一出《桃花扇》名揚天下。

恰好《桃花扇》中,桃花扇上的桃花由楊友龍将李香君飛濺的血點綴畫而成。扇上的題詩,末句則是“清溪盡是辛夷樹(紫玉蘭),不及東風桃李花”。

龍岡“桃園勝境”,大片妖娆的桃花,撲面而來,讓孔尚任由此而生發創作的靈感。

不論古今,隽永的古典藝術總給人以美之啟迪。

鄉村美學是一個回歸的主題。

這個回歸,具有雙重意義。一是物質意義上的回歸,遊子回歸故土;二是從功利追逐的入世生活,回歸到純樸自在的心靈生活。

龍岡,是從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的浩瀚長河中,撷取和打撈出的一名頂流明星,以曆史故事撩撥時代發展之琴弦,不斷加快了桃園規劃、開發和建設的步伐,匠心獨具,創造桃園新的詩情和意境。壬寅(虎年)三月,再次來到龍岡,從空中俯瞰桃花園景區,建立成的空中棧道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美麗。

傳統文化,猶如一棵幾千年的老樹,如今賞花人已經在樹下雲集,正期待它開出更絢爛的花朵。

悅聽|樹樹桃花暖人心

邵玉田

邵玉田,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

悅聽|樹樹桃花暖人心

卞 渝

鹽都區融媒體中心主播

悅聽|樹樹桃花暖人心
悅聽|樹樹桃花暖人心

聲明:凡“鹽都人”原創稿件,轉載或引用請注明來源及原作者!部分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來源:鹽都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王 穎

複審:王兆光

審發:俞立峰

監制:邵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