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還在做最後的掙紮?歐盟一頓操作“猛如虎”,連拜登也看不下去了

作者:小黑說生活

近日,東歐局勢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然而,歐洲跟着美國制裁俄羅斯石油,似乎有了不一樣的“進展”。說起來,還是挺有“意思”的,這是為什麼呢?

還在做最後的掙紮?歐盟一頓操作“猛如虎”,連拜登也看不下去了

據了解,歐盟高呼要禁運俄羅斯能源,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甚至還不斷“放話”正在制定制裁措施。與此同時,卻有一組資料顯示,歐洲的俄羅斯石油進口量還在持續反彈!其中,俄羅斯港口出發運往歐盟成員國的石油出口量,從3月份的平均每天130萬桶,上漲至4月份的平均每天160萬桶。相較于上個月羅馬尼亞、愛沙尼亞、希臘等國的石油進口量,簡直是翻了一倍!

說到這,或許有人不禁要問,這是不是意味着歐洲不制裁俄羅斯能源了?

我隻能告訴你,還是太“天真”了!要知道,歐洲人這麼要“面子”,怎麼可能會在“明面上”買俄羅斯石油呢?那我們這就來看看,歐洲是如何一頓操作“猛如虎”,把自己給“坑到家”的!

還在做最後的掙紮?歐盟一頓操作“猛如虎”,連拜登也看不下去了

出于對批評聲音和未來制裁措施的擔憂,歐洲“背地裡”可下了不少“功夫”!首先呢,俄羅斯的石油先是被運到“不明目的地”,然後再有其他遊輪上的石油進行混合,進而達到“模糊”石油來源國、規避制裁的效果。此前伊朗和委内瑞拉在遭受西方制裁的時候,出口石油時也用過類似的方法。

事實上,早在月初的時候,不少歐洲能源公司就已經公開宣布停止在現貨市場購買俄羅斯石油。然而,他們還是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那就是,如果混合的俄羅斯石油含量不超過49.9%,就可以視作非俄羅斯産的石油并進行交易。看看,這不是“耍流氓”嗎?

如今,歐洲表面上跟着美國制裁俄羅斯,背地裡又通過各種“灰色”管道購買俄羅斯石油,還在做着最後的掙紮。估計啊,就連拜登也看不下去了,這個隊伍簡直太難帶了!不過呢,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歐洲國家甯願做這些“掩耳盜鈴”動作,也不願放棄制裁俄羅斯,還是暴露出了歐洲國家的三大問題!

還在做最後的掙紮?歐盟一頓操作“猛如虎”,連拜登也看不下去了

第一個、歐洲國家離不開俄羅斯的能源,目前還沒有找到可以替代俄羅斯能源的國家。

第二個、歐洲國家内部分歧嚴重,就連歐盟目前也仍未能就制裁俄羅斯石油的具體細節達成一緻。

第三個、歐洲國家幾乎沒有自己的話語權,盲目跟随美國制裁俄羅斯。

也不知道這些歐洲國家制裁俄羅斯圖啥,要能源沒能源,要糧食沒糧食,這就是亂認大哥的下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