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稱之為“土狗”的蟲子,你們那裡叫什麼?有哪些危害和用途呢?

作者:三農密碼

#奇妙知識季#

在商洛市,人們普遍将蟋蟀稱之為土狗,将蝼蛄稱之為大土狗。那麼,其他地方呢?

被稱之為“土狗”的蟲子,你們那裡叫什麼?有哪些危害和用途呢?

蝼蛄的種類俗稱和危害

蝼蛄是蝼蛄科昆蟲的總稱,在全世界約110種,在中國已查明有11種,分别為:東方蝼蛄、單刺蝼蛄、金秀蝼蛄、河南蝼蛄、武當蝼蛄、馬邊蝼蛄、周氏蝼蛄、圓翅蝼蛄、短腹蝼蛄、細齒蝼蛄、台灣蝼蛄等,不同種類的蝼蛄在形态上有一定差異,但都是農田的主要地下害蟲,在部分地區危害十分嚴重,在部分地塊情況危害性甚至于超過蛴螬和金針蟲。

蝼蛄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後開始活動,5~6月份是危害的主要時期,7~8月份溫度太高,停止危害,秋季溫度下降以後的9~10月進入第二個危害高峰期,溫度降低以後進入土壤深層越冬。

蝼蛄分布範圍很廣,在各地都有不同的種類分布,是以各地的稱呼非常多,主要包括扒扒狗、糞蟲子、拉拉蛄、蝼蝈、喇狗、蝲蝲蛄、勒蛄子、天蝼,耕狗、土狗、土狗子、土狗崽、土地狗兒、土行孫、地狗子、地拉蛄、地蝲蛄、田小狗、水狗、草狗、都猴、非洲蝼蛄、小蝼蛄、蠹蚍、剪绺仔等。

蝼蛄以成蟲和若蟲咬食植物幼苗的根系和嫩莖,造成農作物根根系與土壤分離,導緻幼苗沒有根系或者根系幹枯。

被稱之為“土狗”的蟲子,你們那裡叫什麼?有哪些危害和用途呢?

蟋蟀的俗稱和危害

蟋蟀是蟋蟀科昆蟲的總稱,也有不少種類,常見的稱呼為蛐蛐兒、促織、趨織、鬥雞、油葫蘆、夜鳴蟲、将軍蟲、秋蟲和地喇叭等。

蟋蟀屬于雜食性昆蟲,分布于全國各地,每年的8~10月為危害盛期,白天休息,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磚石瓦塊間隙、土縫中、草叢之間,雄蟲在夜晚活動期發出不間斷的鳴叫聲。

蟋蟀不是地下害蟲,經常取食幼嫩的幼芽、嫩莖和葉片,特别是在大白菜、蘿蔔播種期危害特别嚴重,造成大面積缺苗和整片幼苗受害,防不勝防。

被稱之為“土狗”的蟲子,你們那裡叫什麼?有哪些危害和用途呢?

蝼蛄和蟋蟀的用途

古代人都喜歡在荒野種找到兇殘的蟋蟀進行娛樂,那就是我們常常聽說的“鬥蛐蛐”。至今,都有人以鬥蛐蛐進行娛樂。

國内有的地區有吃蝼蛄的習慣,蟋蟀很好吃,在泰國、高棉等國家,就有油炸蟋蟀作為美味佳肴的習慣。

蝼蛄可以入藥,有一定的醫藥價值。

蝼蛄的防治方法

施入腐熟的農家肥,可以減少農家肥含有蝼蛄的卵,也可以減少田間蝼蛄的數量。

蝼蛄數量較多的地塊,在播種、扡插或者移栽苗木以前進行土壤處理,每畝地使用2.5~3公斤的50%辛硫磷顆粒劑與細土攪拌均勻後,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後翻入土中,可以毒殺蝼蛄。也可以用0.1公斤的90%敵百蟲加5公斤炒熟的玉米面或豆餅,加水5公斤制成毒餌。每畝地使用1.5公斤毒餌,撒施在畦面或者是播種溝内進行誘殺。

如果蝼蛄數量不多,可以用0.3公斤的50%辛硫磷乳油拌種100k公斤再進行播種。

播種以後發現蝼蛄危害,可以進行灌根或者誘殺蝼蛄。選用50%辛硫磷1000倍液、50%辛氰乳油4000倍液、80%敵百蟲1000倍液進行灌根。在地塊内挖坑放入新鮮空氣牛糞或者馬糞,覆寫雜草,撒毒土誘殺蝼蛄。

被稱之為“土狗”的蟲子,你們那裡叫什麼?有哪些危害和用途呢?

蟋蟀的防治方法

防治蟋蟀很難,需要及時預防,除了消滅農田周圍的雜草、草堆、石塊等,破壞蟋蟀的環境,可選用人工捕捉、毒餌誘殺、堆草捕捉、毒土、噴粉、噴霧等方法進行防治。

見到蟋蟀就人工消滅,讓蟋蟀沒有生存之地。

毒餌誘殺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在蟋蟀數量較多的時候,用90%晶體敵百蟲50克分别拌入炒香的麥麸5公斤,加适量水配成毒餌;35%甲基硫環磷乳油40毫升,拌餌料4公斤做成餌料;用20%甲基異柳磷乳油10毫升,棉籽餅和麥麸各2.5公斤,加水5公斤,制成毒餌,于傍晚撒施在地塊周圍和行間。

被稱之為“土狗”的蟲子,你們那裡叫什麼?有哪些危害和用途呢?

菜地堆草捕捉。在菜地裡放置一些10-20厘米的小草堆,每天清晨揭開捕殺。

播種期撒毒土。每畝用20%甲基異柳磷乳油20毫升,加水2.5公斤,或者用50%辛硫磷乳油50~60毫升,拌細土50公斤,撒入田中,殺蟲效果在很好。

每畝撒施2.5%敵百蟲或1.5%甲基1605粉劑1.5-2公斤。噴施20%甲基異柳磷1000倍液或5%來福靈乳油2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