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朔爾茨被罵“戰争販子”,埃爾多安願做和事佬,欲邀俄烏首腦和談

作者:十一處

俄烏沖突牽連甚廣,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土耳其這次也當起了和事佬。

據環球網5月2日報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當日表示,俄烏上司人可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或首都安卡拉舉行會晤,商讨烏東局勢。

朔爾茨被罵“戰争販子”,埃爾多安願做和事佬,欲邀俄烏首腦和談

相較于白俄,在土耳其舉行談判想來澤連斯基更願意接受,不然總有一種城下之盟的窘迫。

目前為止,這隻是埃爾多安的一廂情願,普京跟澤連斯基最近都沒有表達過要跟對方見面的想法。

普京是一直都沒這個打算,沖突前沒有,現在也沒有。

澤連斯基在沖突前不止一次的想跟普京面對面談話,甚至是想要跟拜登、普京來一次三方會談,但都未如願。

俄烏沖突爆發後,澤連斯基便很少提過幾次,偶爾有過,但也都設下種種難以實作的前提。比如俄方需完全退兵,或答應烏方的要求之類。

那為什麼埃爾多安會對此表現得如此積極,三番五次的跳出來“主持大局”?

實際上,如果俄烏停火恢複貿易,那土耳其将成為最大的獲利者。

2014年普京執意奪下克裡米亞,今年2月末又發動軍事行動攻占烏東以及部分南部地區,難道僅僅是為口中的“潛在威脅”嗎?沒人會蠢到為尚未發生的事情,而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如果沒有潛在的利益,普京沒理由發動這場戰争。

朔爾茨被罵“戰争販子”,埃爾多安願做和事佬,欲邀俄烏首腦和談

俄羅斯雖國土面積遼闊,但可用于經商的港口不多,處于西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港口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如果能連通克裡米亞至烏東到莫斯科的交通,以後便可自由往來于黑海,再經伊斯坦布爾過愛琴海,出入地中海。

屆時俄羅斯商貿環繞歐、非和中東三地,既可以北上過直布羅陀海峽,又能南下入蘇伊士運河。

可以說在普京的美好規劃之下,俄羅斯的海上商貿帝國就從克裡米亞開始了。

從土耳其的角度考慮,自己擁有法理上和軍事上對黑海的實質掌控權,背後又有北約作背書。如果俄烏停火,雙方要通過黑海經商肯定是要得到自己的首肯,屆時每年的過路費就有好大一筆。

反之,再這樣打下去,先不說損失多少收益。萬一北約要通過土耳其,将力量輻射到俄烏戰場上,那自己肯定深受其害。

這也是為什麼近來北約軍演,土耳其随便找個跟希臘合不來的理由,就堂而皇之的退出了。

衆所周知,土耳其在很多事情上都跟西方合不來,俄烏沖突這件事上也一樣。近來歐洲國家步步緊逼,一向寄希望俄烏停火的德國也一改往常态度,開始對俄羅斯下重手了。

朔爾茨被罵“戰争販子”,埃爾多安願做和事佬,欲邀俄烏首腦和談

據央視新聞5月2日報道: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德國将在今年夏天停止進口俄煤炭,在年底前逐漸停止進口俄石油,并大幅減少俄天然氣的進口。

同時,德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也是越來越過火,生怕烏軍崩潰。

盡管德國學界和工業界數次發出警告,國内群眾也不斷舉行反戰的示威遊行,但德國政府仍一意孤行。朔爾茨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背後,或許存在一些政治交易,這需要用時間去證明。

德國是整個歐洲的經濟中心,如果德國的态度發生轉變,那歐洲各國可能也會有所動搖。

俄烏局勢的持續發酵,讓各國都基于自身利益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俄軍前線每天都需要巨額投資,等歐洲從能源危機中喘口氣出來,俄羅斯的日子怕是真不好過。

俄烏沖突一時半會不可能結束,眼下為解決錢的問題隻有兩步棋可以用。第一步是擴充外貿夥伴,俄印關系一直不錯,這次在西方聲勢浩大的制裁中,莫迪也是頂住了很多壓力。

朔爾茨被罵“戰争販子”,埃爾多安願做和事佬,欲邀俄烏首腦和談

印度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國,即便不當這個中間商,對俄能源也是剛需。再加上印度馬上要成為西方重點投資的制造業基地,俄出口石油剛好填補上巨大的工業血液的空缺。

第二步是優化國内經濟平衡,攘外必先安内。

盧布與天然氣錨定隻是保住盧布匯率的第一步,如果不想使國内财富大幅度縮水,還需要調整國内經濟結構。

關起家門過日子的生活,俄羅斯人不是沒有體驗過。這倒是讓我想起來一首詩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今朝不同往日,俄羅斯能不能挺過西方封鎖制裁這一關,着實讓人有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