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直努力碼字的
來源:錢某某
(ID:qianmoumou2018)
1990年。
金馬獎頒獎典禮。
一個個入圍片段正在放映。
揭曉答案的手卡徐徐展開。
緊張氛圍拉滿。
“獲得最佳女配角的是——”
她幾欲離座起身。
“恭喜張曼玉!”
沒有聽到自己的名字,她眼裡的光黯淡下來。
再與張曼玉角逐金像時,她不再懷抱期待。
但這一次,反而捧回了兩個大獎:
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金像獎最佳新人。
她的作品,她的名字,響徹全場——
“《廟街皇後》,恭喜劉玉翠!”

頒獎晚會群星璀璨,華服夜宴。
她着一身白衣。
大眼靈氣盈盈。
一頭幹淨利落的短發,滿是少年意氣。
很少有人像她一樣。
首部作品就得到雙重獎項。
出道即巅峰,前途一片光明。
按照正常劇情發展,她會是未來的銀幕之星、報紙版面的常客。
但是,生活偏偏丢給她一個爛劇本。
讓她本應絢爛的影視夢,變成一出黑白默劇。
觀衆認識劉玉翠,大多源于兩個角色。
一個是阿紫。
金庸的如椽巨筆,從不吝啬對俏佳人的贊美:
“紫衣少女,身材婀娜,雪白的瓜子臉蛋”、“秀眉星目,纖弱秀美”。
從長相來看,劉玉翠大抵是不符合的。
臉型圓而平。
嘴唇厚而大。
是以,常被稱為“最醜版阿紫”。
好在,她用精湛的演技,彌補了顔值的缺陷。
《天龍八部》中,有這麼一個片段。
蕭峰失手打死阿朱後,悲痛欲絕。
阿紫躲在樹後看他。
幾分心疼,幾分愛慕。
正好對應了阿紫當時的心境:
“在那小橋邊的大雷雨之夜,我見到你打死我姊姊,哭得這麼傷心,我心中就非常非常喜歡你。”
劉玉翠的細膩處理,讓邪氣逼人的阿紫,展露出了為數不多的真。
而另一個經典角色,自然是建甯公主。
建甯和阿紫一樣,不讨喜又難演。
她不懂,公司高層為何總把這種角色給她。
雖然心裡抵觸,但最終還是選擇服從:
“那時我不懂得拒絕,完全不會說‘不’,給我的角色好好演,從不主動争取。”
來源:新京報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她熟讀《鹿鼎記》,從中找到建甯的人物特質——
瘋。
在古靈精怪與刁蠻潑辣之間,遊走的瘋。
人設雖差,但在她的诠釋下,觀衆始終恨不起來。
時至今日,劉玉翠版的建甯,仍是毫無争議的經典演繹。
後來者難以望其項背。
出衆演技傍身,出圈角色加持,劉玉翠卻始終陷于一個困境:
戲紅人不紅。
路人見她,第一反應是:“你是那個阿紫!”
少有人識得劉玉翠。
螢幕光影前,她活潑靈動,元氣滿滿。
但被黑暗籠罩的另一面,是綿延不盡的陰影。
很多演員窮極一生,都在追求兩件事:
主流獎項,代表作品。
劉玉翠入行不到十年,便盡數完成。
可對于一個有天賦、有追求的演員來說,
這還遠遠不夠。
她雖有代表作,但大多都是配角。
她一直向往王語嫣那樣的角色。
美麗端莊的。
仙氣飄飄的。
可現實是,隻有人設差的、扮醜搞怪的,才會落到她頭上。
比如《封神榜》裡的鄧婵玉。
比如《西遊記Ⅱ》裡的蜘蛛精。
那時,與她合作過的陳浩民、張衛健,都當上了主角,紅透半邊天。
而她隻能在怪圈裡做困獸之鬥:
“我還在當配角?所有人都還在叫我阿紫,無論怎麼拼命都沒法大紅大紫,我就隻有‘紫’而已。”
2004年,在公司的要求下,劉玉翠接下《皆大歡喜》。
拍攝這部戲,難度小而報酬多。
美中不足的是。
戲份太少。
人設平凡。
劉玉翠苦于沒有發揮空間,是以一直郁郁寡歡。
曾經,她沒做準備,剛剛出道就斬獲大獎。
如今,她傾盡全力,怎麼卻淪為陪襯綠葉?
再回顧那段歲月時,她形容自己“每天就像心掉在地上”。
淩晨兩點,她勉強入睡。
淩晨三點,又被噩夢驚醒。
夜闌人靜時,她隻能站在酒店陽台上,感受着城市的空蕩蕩。
陪伴她度過漫漫長夜的,是遠處那塊霓虹燈牌。
劉玉翠清楚地記得,牌上寫着幾個字:
章記茶餐廳。
它每隔五秒就會閃爍一次。
閃到第700下,是淩晨四點。
閃到第1400下,是淩晨五點。
閃到第2000下,東方露出魚肚白,她又開始工作了。
一連四天,她睡不着覺,工作時也焦慮非常。
出外景時,她甚至幻想自己是隻鴕鳥。
能就地刨個洞,把頭埋進土裡,然後消失在世界上。
無法排解郁悶時,她流着淚祈求上天:
“天呐,不要讓我瘋了好不好。”
意識到自己狀态不對,她開車找到心理醫生。
醫生告訴她:“劉小姐,你這是抑郁症。”
劉玉翠拿着藥離開醫院,一路上止不住淚流。
回到家。
她焦慮地踱步,暴躁地砸摔。
突然,有人從身後抱住了她。
用溫柔安撫了這場發洩。
他是一個很普通的人。
長相不出衆。
職業是室内設計師。
業餘愛好是攝影。
對于女明星來說,他實在不是擇偶的上乘之選。
但劉玉翠初次見他時,卻心生自卑:
“他那麼有才華,怎麼會看上我一個小小的演員呢?”
愛好廣泛。
特立獨行。
周到體貼。
···
她心中的完美戀人,莫過于此。
後來,她如願以償,跟他相戀。
一切宛如夢境。
她經常難以置信地問他:“你喜歡我什麼?”
“喜歡就是喜歡,沒有為什麼。”
問題幼稚又重複。
他卻不厭其煩回答了二十幾年。
劉玉翠抑郁那段時間,男友經常在身邊守着。
她沖他發脾氣,他從不生氣,隻有心疼。
正是因為有了他的包容,劉玉翠才勇敢地走出陰霾,徹底擺脫了抑郁。
後來,男友還寫了一封信給她:
“當你向我發脾氣的時候,我了解你是身不由己。
我告訴自己,是你的精神又發燒了,就像感冒發燒一樣,沒有什麼差別,是不受你控制的。
我相信你有能力把病消除,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你終于恢複到當年的那個你了···”
主持人魯豫平和地叙述着,一旁的劉玉翠早已淚流滿面。
光陰流轉,歲月蹉跎,夫妻始終相伴相守。
可是,為何換不來二人的良緣永結?
時間回到1966年。
劉玉翠生于一個特别的家庭。
積蓄特别少。
人口特别多。
父親先與母親生育了9個孩子,後來又帶回來一個女人,以及8個小孩。
一家二十口人,全靠開計程車的父親養着。
生活的壓力,家庭的瑣碎,令父親變得暴躁易怒。
隻要他稍有不滿,就會對她的母親拳腳相加。
争吵。
啜泣。
尖叫。
充斥她整個童年。
父母的失敗婚姻,給她的内心蒙上一層陰影。
有一天,男友将求婚戒指遞到她眼前。
深情款款,态度真誠。
面對此情此景,她不知道怎麼去回應。
答應了,擔心重蹈父母覆轍。
拒絕了,害怕他會離開自己。
最終,她還是用三個問題,中斷了求婚程序——
“我爸媽結婚了,但是他們幸福嗎?”
“你是要限制我嗎?”
“你真的愛我嗎?”
當時劉玉翠已至不惑,卻還是畏懼、抵觸婚姻。
這可能意味着,她永遠都不會結婚了。
而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
婚姻才是一段親密關系的終點。
是以。
她不敢奢望對方的了解,甚至做了最壞的打算。
沒想到,男友包容了她的不安:
“我了解,你可以先不戴上。
可是,你可以把它收下嗎?”
她點頭。
戒指被她妥帖安放,封存在絲絨圓方盒裡。
等待愛意,再次将它開啟。
有一天,她回到家。
見桌上擺着一張請柬。
展開之後,是一對朋友的兩張照片。
左邊是十幾歲的他們。
右邊是五十幾歲的他們。
四十個年頭過去,夫妻倆一如既往,親密依偎。
見好友婚姻美滿,劉玉翠濕了眼眶。
原來,并非所有婚姻都困于圍城。
原來,婚姻也可以這樣曆久彌新。
在這一刻,劉玉翠下了決心,要做他的妻子。
她制作了燭光晚餐,找出了那枚戒指,做足了情緒準備,靜待他回家。
一見面,她卻故作輕松起來:
“幫我戴起來吧。”
可惜,她事先設想的劇情沒有上演。
男友拒絕了。
接着将三個問題奉還給她——
“你爸媽結婚了,但是幸福嗎?”
“你是要限制我嗎?”
“你真的愛我嗎?”
劉玉翠臉頰泛紅,羞得捂住了臉。
男友拉下她的手,緊緊地握住。
然後,堅定地看着她說:
“其實不一定要結婚的,我們兩個在一起開心就夠了,你不用勉強自己。”
他的細心體貼,令劉玉翠終于放下執念。
不再去糾結要不要結婚。
不再去羨慕婚姻的光陰紀念。
不再去憂慮夫妻有朝一日會離她而去。
與過往和解後,劉玉翠愈發自在随心。
2020年。
她正式更名為劉喬方。
以新的身份,開啟新的人生。
她早早就搬來内地,在廣州安了家。
空閑時,喜歡在網上分享生活日常。
在街邊跳舞。
用水彩作畫。
為家人下廚。
處于半退休狀态的她,偶爾也上上直播。
今年年初。
劉玉翠攜手建甯縣委副書記。
用“建甯公主”的影響力,向全國網友推薦“建甯”好物。
她助推建甯縣産業發展的行為。
被人民網點名表揚。
同時,她又拾起擱置已久的演藝事業。
2015年。
在電影《可愛的你》中,她扮演一位母親。
2017年。
在熱播劇《楚喬傳》中,她飾演宋大娘。
2021年。
在《新天龍八部》中,她飾演阿紫的母親阮星竹。
都是配角。
都是中年婦女。
表演施展空間不大。
媒體用“淪落”形容她的下沉。
觀衆亦在歎息美人遲暮。
曆經幾次沉浮後,她不再理會紛擾的聲音。
而是坦然接受現狀——
“這個年紀我在轉型,不在乎角色和戲份,有發揮就滿意了。”
來源:新京報
曾經令她無法入睡的夢魇,如今已成為一笑泯然的過往。
當年那個目光如炬,穿着白綢襯衣,留着利落短發的天才少女。
從此抛卻執念,守住初心。
在影視的藝術殿堂裡拾級而上。
從此穿枝拂葉,步步生花。
參考資料:
劉喬方百度百科
靜距離:華麗回歸劉玉翠 壓力過大曾患抑郁
我是演說家_劉玉翠_另一個我:牛肉碎
解讀香港女藝人劉玉翠患上抑郁的康複密碼
劉玉翠:不懂拒絕才接演阿紫、建甯
建甯:明星IP植入品牌建設,央企幫扶助推産業發展
聽到自己男友給自己寫信,劉玉翠很感動,眼淚止不住地流
注:本文部分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