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作者:飛行的船長

本文主要介紹美國著名的F-16“戰隼”戰鬥機,全文約3100字。

上篇主要從發展概況、主要特點、服役狀況、實戰應用和基本性能等方面,對F-16戰鬥機做一個簡要的全景描繪。下篇主要介紹F-16家族龐大而複雜的衍生型号。

作為一個軍迷、航空迷,你知道多少F-16的各種衍生型号?通過本文,你會對F-16龐大的家族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F-16在數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10多種改型,最主要的型别有4種:A型、B型、C型和D型。每一種型号在生産中持續改進,形成了不同批次的改進型,裝置越來越完善,作戰能力越來越強。

F-16A:第一種生産型,1976年12月首次試飛,美國空軍采購674架,1985年3月全部傳遞完畢。機載電子裝置較為簡單,不具備超視距空戰能力,早期批次空機重量僅6870千克。

F-16B:由F-16A發展的雙座戰鬥/教練型。由于安置第二座椅占據油箱空間,内部燃油減少17%。第一架F-16B于1977年8月首次試飛,美國空軍采購121架,1985年3月傳遞完畢。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一架早期的F-16B

Block 1/5/10/15:早期的幾個生産批次差異相對較小。安裝的是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F100-PW-200發動機(最大推力64.9千牛,加力推力106.0 千牛)。

Block 1:第一批次,共生産94架,顯著特征是機頭黑色雷達罩。

Block 5:第二批次,共生産197架,機頭黑色天線罩改為灰色。

Block 10:第三批次,共生産312架,與前兩批次差別很小,内部線路做了一些優化。

Block 15:第一次重要改型,改進包括:進氣道兩側下方新增挂架,提高翼下挂架載重量,水準尾翼面積增大30%以抵消新挂架增加的重量,換裝改進型AN/APG-66(V)2雷達,增強了内部電子裝置等。Block 15是生産數量最多的一個批次,1982年至1996年共生産983架。

Block 15 OCU:從1987年起開始生産更新标準(OCU,Operational Capability Upgrade)的Block 15的改進型。改進包括,換裝F100-PW-220發動機(最大推力64.9千牛,加力推力105.7 千牛),具有發射AGM-65“小牛”空地飛彈、AIM-120先進中距空空飛彈和AGM-119“企鵝”空艦飛彈的能力,改進電子戰系統、座艙儀表和航空電子系統。最大起飛重量提高至17000千克。包括Block 10在内,共有214架早期F-16接受了此項改裝。

Block 20:1991年至1997年專為中國台灣地區空軍生産的批次,機體、發動機和航空電子裝置以Block 15OCU為基礎,機翼和機尾以F-16C/D Block 52為主的混合機型,具有全天候精确對地和反艦作戰能力,共生産150架,包括120架F-16A和30架F-16B。

F-16C:F-16A的改進型,是經過整體規劃、改進設計的全新型号,性能大幅提高。外觀上一個比較明顯的差別是垂直尾翼根部加寬,向前延長段上增加一個小型刀狀天線。1982年12月首次試飛,1984年7月傳遞美國空軍。非官方綽号“毒蛇”(Viper)。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美國空軍裝備的F-16C

F-16D:由F-16C發展的雙座戰鬥/教練機。1984年9月,第一架F-16D傳遞美國空軍。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南韓空軍裝備的F-16D

Block 25:F-16C的最初生産批次,1984年6月首次試飛,同年9月傳遞美國空軍。裝備AN/APG-68雷達,具備夜間精确攻擊能力,安裝普拉特·惠特尼F100-PW-220E發動機(最大推力64.9千牛,加力推力105.7 千牛)。美國空軍是這個批次機型的唯一使用者,共生産209架。

Block 30/32:第一批可以在生産線上選擇發動機的批次,可根據需要選配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F100-PW-220E發動機或通用電氣公司的F110-GE-100發動機(最大推力76.3 千牛,加力推力128.9 千牛)。

版本号以0結尾的使用F110發動機,以2結尾的使用F100發動機。主要改進包括增加了使用AGM-45“百舌鳥”和AGM-88“哈姆”反輻射飛彈的能力。從Block 30開始為推力增大的F110發動機設計較大的進氣口,Block 32無此修改。1987年開始傳遞使用,共生産733架。

Block 40/42(F-16CG/DG):改進批次,此批次可以使用低空導航和夜間紅外瞄準吊艙(LANTIRN,音譯“藍盾”)執行全天候對地攻擊任務,獲得“夜間戰隼”的綽号。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F-16C Block 40“夜間戰隼”,機腹下挂載的就是藍盾吊艙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藍盾吊艙

改進包括加長和增強起落架以配合LANTIRN吊艙,換裝改進的雷達系統和GPS接收器。1988年開始傳遞使用。從2002年開始,此批次能夠使用新一代的對地武器,包括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JSOW、WCND以及增強版的EGBU-27炸彈。此批次共生産615架,在5個國家服役,是美國空軍的主力機型。

Block 50/52(F-16CJ/DJ):改進批次,Block 50使用F110-GE-129發動機(最大推力78.3千牛,加力推力129.0千牛),Block 52使用F100-PW-229發動機(最大推力79.2千牛,加力推力129.5千牛)。

此批次裝備改進的GPS接受器/慣性導航系統,可以使用頭盔顯示器,突出了精确對地攻擊能力,可攜帶的武裝包括“魚叉”反艦飛彈,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JSOW和WCMD等。1991年開始傳遞使用,是美國空軍的主力機型。

Block 50D/52D:綽号“野鼬”,主要擔任壓制防空任務(SEAD),可攜帶AN/ASQ-213高速反輻射飛彈标定系統(HTS),還可攜帶自衛用ALQ-119電子幹擾吊艙。Block 50D/52D是現役唯一擔負壓制防空任務的機型。

Block 50/52+:座艙布置、航空電子構架和發動機與Block 50/52相同,配備最新的航空電子裝置,可以使用新的保形油箱。所有雙座型的還加裝脊背航空電子艙。

F-16E/F (Block 60):出口阿聯酋的增強改進型,外觀上與Block 50/52相似,換裝F110-GE-132發動機(最大推力84.5 千牛,加力推力143.0千牛),最大起飛重量提高至22700千克,機背兩側安裝保形油箱,航空電子裝置主要包括AN/APG-80有源相控陣雷達,整合式前視紅外瞄準系統,一平三下全玻璃化座艙等,性能先進,價格昂貴。2003年12月首次試飛。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土豪版最強F-16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土豪版最強F-16

F-16N:裝備美國海軍打擊與空中戰術中心,用于模拟假想敵戰鬥機。使用F110-GE-100發動機,但保留了F-16A/B的APG-66雷達,使用結構經過增強的機翼,部分機體結構使用钛合金,飛行性能有所提高,但沒有裝備機炮和自衛電子幹擾機,不挂載飛彈,相關電子裝置和線路也被拆除。美國海軍共訂購26架,1987年開始傳遞,1988年傳遞完畢,1995年全部退役。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假想敵部隊使用特殊的塗裝

F-16/79:低性能出口型,響應美國政府對先進武器的出口限制,發動機換為通用動力公司的J79-GE-119渦噴發動機,由于發動機推力較小,機體重量增加,飛行性能下降較多。衆多潛在出口國不接受此條件,後由于美國政府允許出口原版F-16,F-16/79停止發展。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垂直尾翼上的廣告打得很明顯

F-16XL:采用箭形三角翼,取消了平尾和腹鳍,改善了低空高速飛行時的平穩性。機體重量增加了1300千克,武器外挂點多達17個。1982年7月3日首次試飛,在雙重任務戰鬥機(DRF)和增強版戰術戰鬥機(ETF)的競争中輸給F -15E,僅生産了2架原型機,後交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使用,主要用于試驗先進的無尾折線大三角翼形的超聲速飛行特性。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F-16XL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與F-16A比翼齊飛的F-16XL

F-16AFTI:技術驗證機,用于(AFTI,Advanced fighter Technology Integration,“先進戰鬥機技術綜合應用”),在進氣口側下方加裝倒V型的鴨翼,機身加裝額外的電子裝置,大迎角飛行性能提高,并驗證了數字式飛行控制系統、自動駕駛和攻擊系統以及近距空中支援系統等。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可見進氣口側下方加裝的倒V型鴨翼

F-16I:以色列空軍裝備的型号,在F-16 Block 52基礎上改進,2004年2月開始傳遞,共生産102架。加裝了保形油箱和機背電子戰元件,約一半的航空電子裝置換為以色列國産裝置。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F-16 Block 70:綽号“超級蝰蛇”,出口印度的最新改進型号,融合了以往改型的優點,換裝AN/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可比肩第五代戰鬥機,座艙航電系統更新,采用了新型的中置顯示器,飛行員配備頭盔瞄準器,機體結構也進行了重大更新,結構壽命可達12000小時。

F-16V:針對F-16早期型号的最新改進型,非官方編号,啟動客戶為中國台灣地區空軍。2015年10月20日,以F-16 Block 20為基礎上改裝的F-16V首次試飛。更新的核心是換裝AN/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新的任務計算機和大容量以太網資料總線,,整合了使用AIM-120C和AIM-9X空空飛彈的能力,改進還包括現代化座艙和加裝保形油箱等。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台灣地區空軍通過現有機體改裝獲得的F-16V

F-2:日本三菱重工以F-16C為藍本,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聯合研制日本航空自衛隊使用的型号,機體、機翼面積放大,以對地打擊和反艦作戰為主要任務,共生産98架。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看着很像,但又不是,隻能做表兄弟

靈巧戰隼,三代機先鋒(下)——軍用飛機/戰鬥機/美國F-16戰隼

F-2與F-16機體輪廓對比

繼續閱讀